煤炭企业文化建设的路径探析

来源 :当代青年·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ires20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或一个组织在自身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以价值为核心的独特的文化管理模式。作为一种新的社会现象,企业文化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的作用越来越大,成为企业竞争力的基石和决定企业兴衰的关键因素。本文从探索创建煤炭企业文化的现实意义入手,探讨企业文化的形成机制,进而对煤炭企业文化建设的路径予以分析。
  【关键词】企业文化;形成机制;路径分析
  企业文化是存在于企业之中的共同的价值观和以共同的价值观为核心形成的准则、企业形象的集合体。当今的大中小企业都逐步认识到了企业文化的重要性,并已经或正在展开着形式多样的建设。能否营造适合自身企业的文化氛围成为衡量企业文化建设成功与否的首要标准。
  一、创建煤炭企业文化的现实意义
  (一)创建优秀的企业文化是煤炭企业国际化的必然要求
  煤炭产业作为我国传统的产业为国民经济的平稳较快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在当前资源枯竭而导致很多煤炭企业面临发展瓶颈的情况下,适时开展国际化运作,可以为这些面临无煤可采境地的企业找到进一步发展的空间,实现煤炭企业整体做大做强。在大型煤炭企业国际化发展已是大势所趋现实背景下,更新企业的经营管理理念,建设优秀的煤炭企业文化能推动煤炭企业的改革与发展。煤炭企业文化建设能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引进国际先进管理模式,对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二)创建有特色的企业文化是煤炭企业自身的发展需要
  随着改革的进一步深入,企业文化在煤炭企业核心竞争力中越来越占有重要地位,优秀的企业文化能够推动煤炭企业更好地适应市场经济环境。从表面看,煤炭企业是一个生产型的企业,企业里的一切围绕着生产和经营展开活动,只有经济价值观,少有文化价值观。但现实却是在企业的一切经济活动中无不充满着文化的气息,文化的价值观始终主宰着企业的一切生产经营活动和它的经济价值观。而现实是由于历史原因,我国煤炭企业还面临着经营理念落后、管理模式陈旧、人才激励机制迟滞等不足,还没有形成较强的企业凝聚力和竞争力。因此煤炭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国内外市场竞争中获得一席之地,并得到持续健康的发展,就必须结合煤炭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创建具有煤炭企业特色的企业文化。
  (三)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
  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企业文化建设是煤炭企业整体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充分调动各个方面积极性的有效手段。科学发展观强调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辩证统一。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是推进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优秀的企业文化,在促进职工的全面发展、增强煤炭企业凝聚力等方面,与思想政治工作是融会贯通、相辅相成的。企业文化可以在更大的领域里为思想政治工作提供形式与载体,并易于与国际接轨,是在新体制、新机制下把精神文明建设落到实处的有效手段。企业文化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建设企业文化,会转变煤炭企业经营管理理念,由传统的注重物转到注重人的观点上来,把人的发展作为煤炭企业发展的根本动力。煤炭企业文化建设既要注重物质文化建设,又要注重精神文化建设,融合企业经营管理模式与职工的理想、职业道德修养等,促进煤炭企业物质与精神文明的共同发展,从而落实科学发展观。
  (四)创建煤炭企业文化是增强煤炭企业组织的凝聚力的内在要求
  企业文化建设是煤炭企业增强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优秀的企业文化有助于提高煤炭企业组织的凝聚力,促进企业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协同发展。煤炭企业文化建设要结合煤炭企业实际,根据煤炭企业的规划发展目标,建立具有自身特色的文化,激发出职工积极的群体意识,促进企业文化的塑造和创建。优秀的煤炭企业文化会影响到员工的思想、行为等,使员工在潜移默化中接受企业的文化意蕴,把个人价值观、信念、目标与企业文化融合在一起,增强煤炭企业企业凝聚力。
  二、煤炭企业文化的形成机制
  煤炭企业在各类企业中有其特殊性,因此,煤炭企业文化的形成,自始至终体现行业的特点。如不畏艰险,勇于进取,无私奉献,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作出巨大贡献,就其内涵来说,它既传统文化和管理文化于一体,在实践中逐步发展,不断创新。作为一种矿风文化,他的变化和效能正是生产型企业文化体系中的精华,这种精华恰恰是煤炭企业文化生成的根和源。
  (一)企业文化是在一定社会环境中企业生存发展的需要形成的
  企业文化的核心价值观的形成和市场竞争有关。在残酷的竞争环境中,企业生存和发展的过程就是企业核心价值观形成的过程。例如,“用户第一,顾客至上”的经营观念就是在计划经济向商品经济转化的过程中市场发展不平衡,市场由买方所主导,所以才会把用户排在第一。而同为能源企业的大庆“为国分忧、艰苦创业、自力更生”的企业精神和20世纪五六十年代我国面临的特殊国际国内形势有关。当时国际上对我搞封锁,国民经济又面临着种种困难,在此形势下石油生产的分散性和危险性就形成乐那振奋人心的八个字。煤炭企业在整个能源市场中占据主体地位,已方面要生存发展,另一方面又面临着一些制约因素。要在千变万化的市场环境中求得生存和发展,就必然形成自己的价值观和行为模式。也只有这种价值观和行为模式所反映出来的企业文化,才能对大多数员工产生强大的凝聚力。
  (二)企业文化发端于少数人的倡导与示范
  文化是人们意识的能动产物,不是客观环境的消极反映。在客观上出现对某种文化需要往往交织在各种相互矛盾的利益之中,羁绊与根深蒂固的传统习俗之内,因而一开始总是只有少数人首先觉悟,他们提出反映客观需要的文化主张,倡导改变旧的观念及行为方式,成为企业文化的先驱者。正是由于少数领袖人物和先进分子的示范,启发和带动了企业的其他人,形成了企业新的文化模式。
  (三)企业文化是坚持宣传、不断实践和规范管理的结果
  企业文化实质上是一个以新的思想观念及行为方式取代旧的思想观念及行为方式的过程,因此,新的思想观念必须经过广泛宣传,反复灌输才能逐步被员工所接受。例如,日本经过几十年的宣传灌输,终于形成了企业员工乃至全民族的危机意识和拼命竞争的精神。企业文化一般都要经历一个逐步完善、定型和深化的过程。一种新的思想观念需要不断实践,在长期实践中,通过吸收集体的智慧,不断补充、修正,逐步趋向明确和完善。文化的自然演进是相当缓慢的,因此,企业文化一般都是规范管理的结果。企业领导者一旦确认新文化的合理性和必要性,在宣传教育的同时,便应制定相应的行为规范和管理制度,在实践中不断强化,努力转变员工的思想观念及行为模式,建立起新的企业文化。   三、煤炭企业建立企业文化的路径分析
  虽然企业文化不能直接产生经济效益,但建设企业文化的目的就是为了最好的去实现企业经济目标和谋求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营造具有煤炭企业特色的企业文化氛围,是煤炭企业当前企业文化建设需做的努力。
  (一)企业文化应体现公司的细节和特色
  全面推进企业CI,通过理念识别、视觉识别、行为识别三者的相互作用,带动企业经营管理、塑造企业形象。
  在理念识别上,应立意深刻并富有文化内涵,能体现煤炭企业的精神,通过理念的传播形成全体员工的认同,使全体员工在企业精神这面旗帜的指引下,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团结协作,尽职尽责。同时提炼企业精神的过程也是对全体员工进行一次深刻的教育,使员工更加了解煤炭企业的历史,明确煤炭企业的使命,对公司的前途充满信心。
  在视觉识别上,要将公司的名称、徽记等标志运用在办公用品、工作现场宣传布置等场所和载体上,并在颜色、模式、风格等方面达到高度的统一,以此在企业形象上形成巨大的视觉冲击力,加深公众的印象。通过建立规范的流程,保证时时、处处都具有统一的模式。
  在行为识别上,加强职业培训,通过严格的规章制度和明确的职责规范员工的行为,使员工工作时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并时刻谨记自身岗位的重要性,做到办公、生产井然有序,每位员工都以良好的精神风貌和一流技术开展工作,全面提升效率和能力。
  (二)企业文化的形成要与沟通机制相结合
  直接沟通,善于沟通,可以使组织内部的凝聚力增强。中国传统企业组织内部的严格等级制度限制了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上级是权威的,不可以质疑的,这使下属对待上司心存顾虑,因此,难以产生一个良好的沟通氛围。领导层与员工进行有效的沟通,不但可以博得员工对领导的信任,对公司的热爱,而且还可以使领导获得真实的信息,有利于团队精神的形成。
  (三)企业文化建设要提高执行力
  正所谓“挂在嘴上,贴在墙上,写在纸上,就怕没记在心上”,企业文化最怕形式主义与口号主义。因此提高企业文化建设的执行力至关重要。海尔的成功就得益于其有效的执行文化:永远战战兢兢,永远如履薄冰;“把每一件简单的事做好就是不简单!把每一件平凡的事做好就是不平凡!”;坚持每天提高1%,70天工作水平就可以提升一倍;抓反复、反复抓,抓重点、抓提高;“日事日毕,日清日高”。 可以看出,执行力首先在于每一位员工对企业文化的高度认同和统一的信念,其次就是执行要从自己做起,带头做起,只要身边的人都这么做,相信其它人就会一起做,关键在于全员的统一行动。
  (四)企业文化要加强宣传
  企业文化不单要在内部的广泛推行,也应透过多种渠道、多种形式向外传播。企业文化既是在企业内部建立所有成员之间共同的信仰,也需要将企业的价值观向社会传达,因为,这也是企业为社会奉献的财富之一。
  (五)企业文化建设要注重加强人力资源管理
  企业文化推行过程中如何让员工保持高涨的参与热情,在于激励与考核措施的充分运用,因此科学的人力资源管理必不可少。通过人力资源管理这一条线,整合企业文化资源、加强员工队伍建设,是扩大企业文化建设有效覆盖面、提高员工素质、保持企业文化旺盛生机与活力的重要环节。
  (六)企业文化建设要注重强化企业培训
  企业文化的建立有赖于职工培训的规范和提高。只有成功的企业培训才能塑造良好的企业文化。这是因为:一是企业精神是企业文化的核心和基石,是企业的一种无形资产。二是提高职工的文化素质有助于增强企业的竞争力。加强企业的职工培训要充分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创建现代企业教育培训和人力资源开发管理机制,以利于提高企业职工的综合素质。三是企业培训要注意融入企业文化的内涵,并形成制度。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增强企业的辐射力。
  要使企业职工素质真正实现提高,企业培训就必须不断创新,以创新促进培训向更新更高层次发展。这种创新包括几个方面:首先,要在职工培训管理体制上创新,努力建立起培训使用待遇一体化的职工培训管理制度;其次,必须建立以市场为导向的培训运行机制;第三,要及时更新、充实、创新培训内容,不断提高培训质量,真正做到与时俱进。
  【参考文献】
  \[1\]周晶.浅析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性\[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7,(21).
  \[2\]陈霞.如何加强企业文化建设\[J\].北方经济,2006,(20).
  \[3\]汪晓民.企业文化的价值取向\[J\].当代经理人,2006,(01).
  【作者简介】
  李珊珊,供职于山西晋煤集团党委办公室。
其他文献
【摘要】费孝通先生将中国传统乡村论述为“熟人的社会”,本文认为乡村的熟人社会与城市的陌生人社会主要是“人情”与“法理”的社会团结的区别,造成两者区分的源头一个是循环论,另一个则是进化论。  【关键词】熟人社会;陌生人社会;乡村;城市  近日读了费孝通先生的《乡土中国》后颇有感触。费老先生关于中国传统乡村的认识可谓鞭辟入里,尤其读到他将中国传统乡村论述为“熟人的社会”时更是深有触发。虽然,中国社会自
期刊
【摘要】文化与旅游是密不可分的。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是旅游主体的出发点与归宿,是旅游业兴旺发达的源泉。旅游是文化的载体,旅游有利于挖掘文化、丰富文化、优化文化和保护文化。两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将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有利于旅游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关键词】文化;旅游;深度融合  旅游如果没有文化的衬托不但苍白无力,而且枯燥乏味。所以,旅游商品必须要有一定的文化内涵,如果缺少文化内涵,那么旅游产品在市
期刊
【摘要】电视新闻作为当代社会新闻传播媒介的主力军,在传播信息、影响舆论方面有其独特的魅力和传播功能。面对激烈的电视媒体竞争,创作出高质量的电视新闻以满足广大电视观众的收视需求。本文认为首先要从电视新闻的真实性、可视性、深度报道、细节捕捉等方面加以把握、思考;按照电视新闻的创作特点在画面构图、同期声的应用、电视新闻采编实践等方面苦下功夫,创作出符合“三贴近”原则,党和政府放心,人民群众满意的高质量的
期刊
【摘要】会计文化是人类社会文化体系的一个分支,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演化、传播,最终成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推动社会主义经济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针对现阶段中国会计文化发展的现状,本文通过对概念的清晰界定,认为以人为本,发展教育,加强会计理论研究,完善法律、法规,提升执行力,加强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建设等措施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社会和谐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关键词】会计;会计文化;
期刊
【摘要】色彩是宣传企业形象与企业产品的重要元素,色彩对平面设计的重要性要求我们理解色彩,并在实践中更好的运用色彩。晟记茶业通过色彩的恰当作用,传达“晟记茶业”的独特精神、经营理念、企业文化、突出企业形象。通过分析个案,本文认为探讨研究企业品牌VI设计中的色彩如何运用时必须把理论与企业个案结合起来深入分析。  【关键词】晟记茶业;品牌设计;色彩;运用  一、“晟记茶业”品牌系列VI设计中的色彩意义 
期刊
【摘要】数字博物馆是信息化时代诞生的新事物,但是对数字博物馆的研究和认识大都集中在数字博物馆的建设和数字博物馆的实践,对数字博物馆理论却缺乏足够的认识。理论研究上的欠缺导致了对实体博物馆和数字博物馆在具体实践操作上没有一个明确的界定,数字博物馆的发展只能可能流于形式,没有内涵。而物作为数字博物馆的核心要素,是其理论研究的基础,研究数字博物馆物的存在形式及价值,能够对数字博物馆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期刊
【摘要】语言伴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而社会的变化与词汇层面的关系最直接,词汇对社会中的一切变化反映最敏锐。本文通过对外来词借入原因和外来词语用功能的分析,得出结论:外来词是一个客观的现象,外来词对于俄语来说是一把双刃剑,但是总的来说是利大于弊,同时外来词对于俄语发展来说又是必不可少的。  【关键词】俄语外来词;借入;语用功能  据语言学家Л.П.Крысин统计,俄语中外来词数量占其总数的百分之十
期刊
【摘要】企业文化对于企业的影响一直以来是众多学者探索研究的热点,只有少数学者关心企业文化对于员工行为的影响。本文选择了一个拥有清晰的企业文化的企业,采取实证研究的方法,深入分析在该企业的“光谱”企业文化下的员工行为,并结合企业文化对员工行为提出优化。  【关键词】光谱;企业文化;员工行为  经过长期的努力,X集团结合自身行业特征和特色,建立了以“光谱”为文化主题和文化象征的企业文化体系,在该企业的
期刊
【摘要】明初建文帝所统治的朝廷被只据一隅之地的燕军覆灭,这和朱元璋的政治意图不无关系。朱元璋深知功臣武将是朱明江山的不利因素,故而大肆翦除功臣,他急于建构一个以文臣为主体的政府,但他同时也封建藩王,希望通过“文官治理、藩王拱卫”的战略来保护大明江山,然而他的这一做法恰恰造成了建文朝廷的覆亡。  【关键词】朱元璋;建文帝;文官;功臣武将  明代初期的靖难之役,发端于建文帝削藩,燕王朱棣以此为借口起兵
期刊
【摘要】文章选取我国著名散文家朱自清笔下的《荷塘月色》的两种英译本为语料,自建微型语料库比较分析了分别来自中国译者朱纯深和《中国文学》译文的两个不同英译本。本文主要采用定量分析的研究方法,利用语料库软件AntConc和ParaConc从词汇方面入手,并在最后分析了两个译文的平均句长,对译者的翻译策略进行了比较研究。  【关键词】语料库;译文分析;翻译策略;比较研究  一、引言  语料库和翻译研究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