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基于海德格尔关于存在自身的思想,考察了孔子的“三畏”及“天命”思想的存在批判特性,及其境域性的“天命”与通常义理性的“天道”理解的差异。由此重新阐释了孔子的“中庸”思想之本源的“情”、“畏”、“中”与后发的“意”、“敬”、“和”差别和关联,从而说明了孔子的“畏”应是“畏敬”而不是“敬畏”,以及孔子与后来儒家“内圣外王”在思想超越境界上的差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