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雨后的两种人

来源 :作文周刊·小学六年级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tianmei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今天我读了一篇短文,感觉立意深刻,颇有道理。短文里有这样一句话:“有人说,大雨过后有两种人:一种人抬头看天,看到的是雨后彩虹,蓝天白云;一种人低頭看地,看到的是淤泥积水,艰难绝望。”
  抬头看天的人,看见的是生活中美好的一面,对待生活永远都是积极乐观的,与人相处时会友好待人,为人处事时会心平气和,每天都会面带微笑,充满正能量,我们称这样的人为“乐观主义者”。反之,喜欢低头看地的人则是“悲观主义者”。在他们看来,生活中时刻充满了不如意,与人相处时脾气暴躁,动不动就发火生气,一天到晚哭丧着脸,与忧虑为伴。
  有人说这要看心情,谁也无法保证时时刻刻都能拥有阳光,时时刻刻都积极乐观。在我看来,“心若向阳,何惧忧伤”?也许有人说,每天会有许许多多的烦心事缠着你,会有数不胜数的麻烦事骚扰着你,如何才能拥有好心情呢?
  其实,我们可以从生活小事中做起。早晨起床后,对着镜子说:“今天我要拥有一个好心情!”一整天的时间里,我们尽量做到对人微笑,处理事情积极乐观,最重要的是,心中要时刻想着他人,学会换个角度看问题。这样你会发现,快乐是如此简单!它隐藏在乐于助人中,因为帮助别人的同时我们能收获他人的谢意;它隐藏在努力付出中,因为获得成功的同时得到了大家的认可。例如,一个学生刻苦学习,最后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他一定是快乐的。
  快乐是什么?它不是粮食可以储存,更不是美酒越陈越香;它不是树上的果子可以采摘,也不是一件商品可以买卖。快乐是一种能力,需要我们用心去创造;快乐也是一个过程,需要我们用心去感受。
  我相信,只要时刻保持乐观的心态,我就会永远快乐!
  点评
  小作者巧妙借地用一个生活情境向我们阐明了两种生活态度的不同表现,并详细论证了保持好心情和快乐的意义。整篇习作已初具议论文的雏形,严肃又不失活泼,让我们仿佛看到了一个沉思中的孩子。这要得益于文中句式的不断变化和多种手法的运用:首先,反问句“心若向阳,何惧忧伤”似问非问,答案就在其中,排比句“它不是……更不是……;不是……也不是……”一气呵成,增强气势;其次,文中或联系生活实际,或使用我们熟知的事物,用通俗的语言说明了积极乐观的心态非常重要。(苏忠菊)
其他文献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清明时节即将到来,绵绵的细雨诉说着我们对抗日先烈无尽的怀念与敬仰。  硝烟弥漫,百年沧桑。然而,在一次次的事故变乱中,在侵略者们冰冷的枪口下,中华民族依然顽强抵抗着。为了民族独立,为了国家昌盛,面对敌人的威逼利诱,英雄们从不屈服,哪怕是抛头颅、洒热血,也毫不在乎。他们凭借着自己刚强的毅力、坚定的信念和一颗拳拳爱国之心,浴血奋战,拼死抵抗,谱写了一曲激动人心的壮歌
期刊
“啪!啪!”随着一串清脆的响声,对面的矿泉水瓶应声倒下。这是在干吗?原来,我和我的小伙伴代杰正在进行射击比赛呢!我们的比赛不像奥运会那么正规,没有标准的场地,没有货真价实的手枪,就连个像样的靶子都没有。不过没关系,我们的装备富有儿童特色——枪,是塑料做的玩具枪,靶子,是喝剩的矿泉水瓶。别看条件简陋,我们照样玩得有滋有味!  我们的比赛规则简单明了:每人打十枪,谁打倒的瓶子多,谁就赢。  “剪刀、石
期刊
这一年的清明节,天空中飘着牛毛细雨,却阻挡不了人们去扫烈士墓的步伐。光滑的大理石台阶上行进着许许多多的人,他们不打伞,不戴帽子,只是平静地向山顶的纪念碑前进。此时阴霾的天气正如他们的心情,忧伤而沉重。  我也随父母来到烈士墓,默默地走上台阶,走近灰黑色的纪念碑,心中升腾起一种奇异的感觉,这是之前来这里时从未有过的感觉。纪念碑上镌刻着碑文,虽然我看不清上面的内容,但我知道一定是对革命先烈的悼念。  
期刊
在萨姆斯岛,风是永恒的主题。这里的人与风有着不解之缘。今天,伫立在这里的21台巨大的风力发电机组,显示了丹麦人与大自然和谐共处的决心。每一个巨大的叶片旋转一圈,就可以产生3度电。这些发电机组属于岛上的本土居民。通过购买股份,每个人都有机会成为大风车的主人。今天,这些源源不断的清洁能源已经超出了岛上居民的使用需求,富余的部分電量汇入国家电网,为大风车的所有者带来不菲的经济收入。今天,萨姆斯岛已经实现
期刊
我们去医院检查身体的时候,有时会拍X光片,同学们有没有觉得“X光片”很神奇呢?一张小小的胶片,就能显示出我们身体内部的状况,这都是X射线的功劳。现如今,X射线已广泛应用于医学领域和工业领域,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诸多便利。然而,X射线刚被发现的时候,是不被世人所接受的,它的发现也只是一个巧合。我们在享受X射线所带来的便利时,也应该思考X射线背后的故事。那这背后的故事是什么呢?让我们走近X射线的发现者—
期刊
題目:以《我的理想》为题,完成一篇习作。要写清楚自己的理想是什么,为什么有这样的理想,以及准备怎样去实现自己的理想。注意运用从其他学科学到的材料,以丰富习作的内容。(出自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习作训练)  布罗迪随便翻了几本,被孩子们千奇百怪的理想迷住了。彼得说,他想当海军军官,因为有一次他在海中游泳,喝了三升海水都没被淹死;亨利说,他要做法国总统,因为他能背出25个法国城市的名字;有想当驯狗师
期刊
逢山开路,遇水搭桥,修路队真能干,修出的公路直又长。  哎呀,不好啦!修路队遇到大麻烦——有个大疙瘩挡在路中央。这个大疙瘩劈不开,炸不烂,只能把它挖出来。上挖挖,下挖挖,左挖挖,右挖挖,终于挖出大疙瘩。仔细一看,原来是个奇形怪状的木头疙瘩。木头疙瘩模样差,锯不出木板当不了梁,打不成家具盖不了房,什么地方都用不上,就被丢弃在大路旁。  一个农民看见了,想把它当柴烧。谁知,木头疙瘩是个硬疙瘩,砍坏两把
期刊
随着自己的成长,时间像筛子一样把我许许多多不断变化的理想进行了过滤,过滤之后剩下的就是我心中还坚持着、依然希望能成真的理想——成为一名作家。因为成为作家,可以让更多人了解我,别人也可以从我的作品里获得愉悦和共鸣;成为作家,可以让自己的精神世界不会太过枯燥,从而不像一些人面对时间流逝只能无聊度日……  有了理想也就有了对未来的憧憬,我要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把理想变成自己内心的信念,时时以实现理想的标准要
期刊
什么动作都做不好,就连在别人眼中轻而易举的趴胯我都下不去。站在练功镜前,镜中的那个自己仿佛也在嘲笑我:“你真没用,看看别人多优秀!再看看你,逃避困难,我为你感到羞耻!你难道忘了来这里的目的了吗?”  “我一定可以的,对,相信自己!”我忍着痛,慢慢地把腿下压!再压!我已说不出什么叫痛,兩胯几乎没了知觉,两行泪水不知不觉流了下来。视线在两腿之间来回移动,而心情也随之变化:茫然、平静、皱眉、惊喜……就在
期刊
成为一名合格而优秀的人民教师一直是我的理想。这个理想源于小时候的那一次聊天。  记得那时候,我还在读一年级,姐姐读三年级。每天晚上,妈妈都会忙前忙后地做家务,所以辅导我功课的任务就落在姐姐身上了。姐姐似乎非常愿意辅导我功课,因为姐姐喜欢模仿老师的样子,在桌子前踱来踱去,还喜欢学着老师的样子把手放在身后。  渐渐地,我上四年级了,而姐姐到城里去念初中了,所以辅导我功课的任务由妈妈担任。一次,妈妈问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