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交网站中网络符号的使用心理分析

来源 :科教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ozhengzz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文章从两个方面:自我意识与自我实现及符号化与视觉奇观分析了社交网站中网络使用者对文字、图形、影像等网络符号的使用心理特点。旨在启发人们关怀、思考、辩证的看待网络交往,以及促使人们了解与反思自己与自己的生活,从而建构一种更人性化和更合理的网络公共空间。
  关键词 网络符号 自我意识 自我实现 视觉奇观
  中图分类号:B844.2 文献标识码:A
  Abstract This article from two aspects: self-awareness and self-realization and symbolic and visual spectacle analysis of Internet users use social networking sites for text, graphics, images and other symbols of the psyc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network. Aims to inspire people to care, thinking, dialectical view of network communication, and encourage people to understand and reflect on themselves and their own lives, and thus construct a more humane and more rational network of public spaces.
  Key words network symbols; self-awareness; self-realization; visual spectacle
  《巴利特常用語录》(Bartlett’s Familiar Quotations)收录的加拿大媒介理论家麦克卢汉语录里有这样一条:“电子技术使人相互依存的新局面以地球村的现象重新塑造着世界”①电子技术已经无孔不入的影响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麦克卢汉指出,任何媒介施加的最强大的影响就是改变人的关系与活动,使其形态、规模和速度发生变化,犹如地球村的现象发生一样。电子时代的人成为“信息采集人”(麦克卢汉语),媒介成了人们的经验世界变革、人们的互动关系变化乃至人们如何使用感知的动因,这里所谓的感知是经由媒介延伸过的感知。
  麦克卢汉的媒介有冷热之分。且不论其冷热的涵义,并且其理论也有些随意和逻辑上的矛盾,但给人的启示之一在于,研究媒介需要关注不同媒介作用于人的不同方式、所引起的不同的心理和行为反应以及使用者使用某种媒介的心理特点和行为习惯等,恰如加拿大学者特伦斯·戈登对麦克卢汉的解读:“他指出了理解这一切新技术的道路:不是理解新技术本身,而是理解新技术间的相互关系及其与旧技术的关系,尤其理解新技术与我们的关系——与我们的身体、感官和心理平衡的关系”。②
  网络不仅仅是一种技术工具,还是一种思维工具。媒介不仅是信息,还是一种需要,一种思维,一种生存方式。我是谁?我们是谁?这一古老的问题涉及个人身份与文化身份,在网络世界里同样被不断拷问和反思,甚至成为更为重要和突出的问题。因为在网络世界里,人们的关系网变得更复杂化、更具流变性。身份和网络本身一样,不是既定事实和静态的存在,而是均处于建构和变化中,在建构中变化着,在变化中被建构着。网络中的身份认知、认证问题甚至使人们更加困扰。
  1 自我意识与自我实现
  1.1 自我意识的呈现
  按照自我意识双因素理论,人的自我意识包括两种不同的表现,一表现为“公开的自我意识”(public self-awareness),二表现为“私下的自我意识”(private self-awareness)。前者重视个人的社会属性和社会认知度,是社会性的。后者是较为私人的层面,如个人的心情、感受等。在网络交往中,网民们更关注的是“公开的自我意识”。
  在CMC(以计算机为媒介的沟通)条件下,不同于面对面(F2F)的沟通和电话交流等方式,由于缺乏各种社会线索渠道的支撑,人们的性别、相貌、声音、举止、性格、身份、社会地位等因素很大程度上被屏蔽,一系列的社会制约性大大降低,平等的交流变得相对可能和容易,参与者愿意打开心扉,从而轻松的宣泄自己的情绪表达自我的想法,使自我意识在这个虚拟的空间中被唤醒和呈现。这就是所谓的RSC(Reduced social cues)模式。这种网络去抑制性(disinhibition)的出现会导致“公开的自我意识”得以呈现。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3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2年12月底,我国社交网站用户达到2.75亿。而中国即时通讯(IM)用户规模达4.68亿,使用率高达82.9%。手机即时通讯切合了移动社交的特点。即时通讯的功能相对较丰富,从单纯的聊天工具发展至综合化平台,集资讯、娱乐、社交等多种功能及企业客户、电子商务等多种服务,从而使用户方便发布、获取各种信息。IM方式多(QQ、微信、易信、飞信、Skype、Lync、阿里旺旺等)、易于获得、操作简单、空间充足。为个人的网络行为去抑制化提供了机会和舞台,使自我意识较大程度上得以呈现。使用者个人主页上海量的自我相关信息即是证明。
  用于交流的信息又有着不同的表现方式和内容。网络中,除了自我交流,在双方间产生的交流也不可同日而语。个体与个体、个体与群体或个体与匿名的群体交流时,所产生的心理和效果往往各不相同。在面对至亲好友或虚拟主体时,如面对一般意义上的网络调查,基于无危险、无个人隐私泄露之忧,个体呈现的是较多的“私下的自我意识”。但面对熟悉的或有熟悉可能性的、有利弊相关性的个体、群体时,个体心理的防御机制开启,呈现的是较多的“公开的自我意识”而隐匿了私下的自我意识。   辩证而言,去抑制和抑制如同一枚硬币的两面。比如在BBS虚拟社区中,人际互动的主体是ID,ID可以多个,可以无名或匿名,在相对自由、独立和开放的可能性下,使用者可以藏匿自己的身体和内心,使互动的重点集中于互动的内容而非对互动双方自身的探究上。这种以ID为主体的交流一方面可以实现德国社会学家哈贝马斯所谓的“理想的交往行动理性模式”,但另一方面,因为交流双方的不可视性使交流变成ID主人一种非真实的表演,缺失了社会线索束缚的交往,往往会成为一种不现实的即时宣泄和或类似路人般的看看热闹、发发牢骚。交流变得非理性化、碎片化。因为ID主人清醒的知道自己只是拥有暂时的真实身份缺失和难以查证。比如QQ、博客、微信等更实名化的工具,其自由也时时受到现实力量的掣肘。在沟通过程中,很多社会线索其实也被运用和制造着,比如视频、音频、图片、表情等,这些社会线索无形中也抑制着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主体意识的表达。主体意识的呈现是相对而非绝对意义上的。
  1.2 主体性的虚拟实现
  研究者们指出,在这样一个讯息密集社会,诸多网民出现了数码焦虑、自主性丧失以及“脱离肉体效应”(discarnate effect)等症状。在网络文化中,一个个电子人诞生。多伦多大学“麦克卢汉研究中心”主任纳尔逊·塔尔指出,今天,电子技术将人脑加速到一个异乎寻常的速度,而人的肉体却原地不动。这样形成的鸿沟造成了巨大的精神压力。人的大脑被赋予了能够浮出肉体、进入电子虚空的能力,它可以在一瞬间达到任何地方。于是你就不再只是血与肉了。③于是,生存和生存环境被虚拟化了,个体的存在和交流都被置于“社会真空”(social vacuum)中。在《比特之城》中,作者威廉·J·米切尔预言了人们通过上网与电子器官连接的情形:“我们都将成为变形金刚一样的电子人,可以随时随地改头换面——根据需要的不同,在资源允许的范围之内,租用外在的神经纤维和器官,并重新调配我们的空间延伸部分。”④
  实际上,电脑人清醒地认识到并接受着主体性的虚拟实现这一既定事实。和现实生活里的体验一样,不确定性就像人的荒诞感如影相随。法国哲学家鲍德里亚早就告诫人们,这一时代富于特征的革命就是非确定性的革命,而非确定性涉及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尤其是人们的身份认同感。
  除了形式上凸显的可能性和丰富性外,本质上,主体性于网络世界中的实现与现实世界中并无二致,荣格所谓的人格面具戴在每个网民的脸上。
  1.3 身份认同与媒介交流
  被认知到并被重视自己的存在是作为一个人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需要。这也就是美国社会心理学家马斯洛所谓的自尊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哲学家曼斯菲尔德指出,一个不可否认的事实就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名称,以把自己同所有其他的人区别开来。而人们也正是根据这个事实表明每个人作为个体都是重要的。人们未必同等重要,但是人的重要性却是根据每个人是一个个体这一点加以判定的。
  除了表明自我的与众不同外,基于身份的社会属性,人们还具有将自己与他人认同的倾向。这种认同既来自自我,也来自他人。“自我本身并不来自于其拥有者,而是来自于他行动的整个场景。”(戈夫曼)⑤身份认同于是同媒介、技术、互动时刻相连。网络使用者也以对网络语言的使用建构了他的社会交互行为即行动的整个场景。
  在物质丰富的同时,现代人精神上的贫乏日益严重。而“逃避这个混乱的恶梦世界”的有效的方法之一就是“留在已建立的规范中”,留在被最为广泛接受的意义范围中。与这条存在规律的任何背离都会“产生无法承受的心理压力”并陷入非现实的模糊性之中。⑥很大程度上,人们的安全感、成就感、快乐等往往建立在对某种规范的追求和群体的追逐上。处于某一“阶级处境”中的人们,也会关注、使用、消费类似的网络符号语言来表征自己、归属自己。按照德国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的解释,“阶级处境”完全是“市场处境”。同一阶级处境的人有着相似的消费能力和消费趣味。法国社会学家皮埃尔·布迪厄(Pierre Bourdieu)在其《个性特征》一书中指出,现代的消费正是一种建立社会团体之间的差别的方法。消费者们被归类、获得身份识别的资格以及符合身份认定的标准而确证了自己。那么,由对网络符号的运用特点,使用者一定程度上获得了身份认同,由此也可以判断其社会身份和审美心理。
  1.4 主体间性的生成
  法国精神分析学家拉康提出了主体间性。他指出,主体是由其自身存在结构中的“他性”界定的,这种主体中的他性就是主体间性。他针对笛卡尔的“我思故我在”,提出了相反的思想:“我在我不思之处。”杨春时教授认为,主体间性概念在形成历史过程中涉及了三个领域,从而形成了三种涵义不同的主体间性概念:社会学的主体间性、认识论的主体间性和本体论(存在论、解释学)的主体间性。无论是在社会学领域研究作为社会主体的人与人的关系,还是在认识论领域或本体论意义上研究人,都不可否认,当今的互联网世界生成了另一种特别的主体间性。
  网络中所有的信息和符号均来自人的传播、设计、接受与运用等。“在這个意义上,互联网所实现的就不是人(主体)与网(客体)的认识关系,而是人(主体)与人(主体)的关系。这种主体之间的关系所构成的主—客关系,就不再是传统意义上S—R关系,而是一种新型的双向的互动、互补关系,即一种以互联网为中介的新型的认识关系。”⑦
  在网络中,处于交往关系中的人的主体性即是一种主体间性,这是一种“构成主体性普遍网络的交互主体性”。⑧而主体间性的实现则验证了主体性的存在,尽管它是虚拟的。
  2 符号化与视觉奇观
  作为今天最受欢迎的媒介,网络对当代人的视觉喜好了如指掌,以种种新奇、刺激甚至怪异的文字、图片、视频等符号引起人们的选择性注意,侵越人们感官,诱惑人们欲望,满足人们的需要,甚至刺激更多的需要和满足。网络以网络语言符号化激励着大众陷入狂欢与迷醉。网络视觉符号的这种奇观化正是依据并服务于网民们的欲望,正如德国社会学家阿多诺所说的,产品是按照群众的消费需求定制的,或者说是按照计划生产的。   网络还运用各种高科技手段制造出各种新颖的图像、奇幻的影像、赋予网民们一种前所未有的视觉快感:通俗、好玩、轻松、过瘾等。就表现手法来说,网络全面启用各种奇观:文字奇观、身体奇观、美女奇观、动作奇观、场面奇观等来吸引点击者的眼球。网络给人们提供了一个高度视觉化的“视窗平台”,一个论坛、QQ空间、博客、微博、微信等,其中往往充斥着各种符号如文字、图片、视频等,它们以特定的组合方式作为媒介内容而存在。按照格式塔心理学的理解,知觉的完整倾向性会将这些符号作为一个系统化、结构化的符合组合加以整体的认识。比如网络中诸多精彩的博文,以文字、图片、视频等符号组成。除了文字,博文中注释性的图片、或与此相关联的吸引眼球的图片、视频甚至是毫无关系的图片、视频一道,构成了媒介的内容。这种符号组合很大程度上消除了纯粹文字符号所带来的单一和单调,带来一种不可否认的阅读快感。
  同麦克卢汉提到的电话等媒介一样,网络更是一种要求参与的形式。网络符号奇观化的目的就是召唤参与、促成互动、达成某种目的。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网络这种媒介本身远比其内容更重要。比如微博、微信等方式,让人们在参与的过程中体验到种种日常的便利和感官上的快乐。使用和参与是方便而简单的,无需渊博的知识和特别的智慧,快感和满足感是随时和即时的,无需延迟和等待。在被使用的过程中,媒体以一种隐蔽但强大的力量“定义现实世界”。这种媒介方式强调并生成了新的感官体验、形成了新的人际互动关系模式、培养了一种新的线性思维方式、甚至改变了人的个性性格(比如林雄二郎所称的“电视人”,⑨中野收提出的“容器人”⑩)等,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人类的生活面貌,也无疑塑造了另一种新的文化模式,这就是更视觉化的、感官性的、体验式的、通俗意义上的一种现代文化。
  因为对网络符号的使用和体验是更感官的、充满快感的,所以无以数计的网民患上了“媒介依存症”。日常生活中,他们对网络的依赖无以替代。现实生活中,网络已经成为人们的生活必需品、精神鸦片、心灵寄托。网络是一种需要,这种需要折射出我们这个时代的特质与追求,以及很多令人深感忧虑的问题。正如继承麦克卢汉理论传统的美国批评家波兹曼所担心的,长期浸淫于包括网络在内的这些媒介中,就会出现“娱乐至死”。
  在集体沉迷和沦陷网络社交的同时,我们需要对充满诱惑的网络和自我难以自拔的需要进行批判性反思,需要重新面对自我、主体、公共空间,基于理性和人性,以更好的建构我们的生活和文化。
  基金项目:本文系山东省教育厅高校人文社科项目研究成果,编号J12WK60
  注释
  ①②[加拿大]马歇尔·麦克卢汉.理解媒介[M].“特伦斯·戈登序”.何道宽,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11:1:9.
  ③ [美]戴维·申克.信息烟尘[M].黄锫坚,等译.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2001:36.
  ④ [美]威廉·J.米切尔.比特之城:空间、场所、信息高速公路[M].范海燕,胡泳,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9:31.
  ⑤ [德]约斯·德·穆尔.赛博空间的奥德赛[M].麦永雄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168.
  ⑥ 贝尔热.现代意识中的宗教[M].[法]让-克鲁德·考夫曼.女人的身体 男人的目光[M].谢强,马月,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282.
  ⑦ 孙玉祥.网络时代与人的存在方式变革[J].求是学刊,2001(1).
  ⑧ [美]弗莱德·R.多尔迈.主体性的黄昏[M].萬俊人,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27.
  ⑨ 林雄二郎在其《信息化社会:硬件社会向软件社会的转变》一书中指出,“电视人”指伴随着电视的普及诞生和成长的一代,他们在电视画面和音响的感官刺激环境中长大,这种封闭的、缺乏现实社会互动的环境,使他们成了注重感觉的“感觉人”,往往跟着感觉走,性格孤独、内向、以自我为中心。
  ⑩ 中野收在其《现代人的信息行为》一书中指出,深受大众媒介影响,在现代大众传播环境下成长的一批人,孤立、封闭,内心世界如同封闭的容器。由于孤独而渴望接触,而自我保护意识以及内心的矛盾与抵制使保持距离的接触只是容器外壁的碰撞,并无内心世界的交流选择。
其他文献
接触《世界知识》纯属偶然。有天在旧书摊淘宝,随手翻了一本旧杂志,顿时被其内容吸引,蹲在地上一口气把一本杂志读完,当即毫不犹豫花五角钱买下这本叫《世界知识》的杂志,同时一元钱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大事记》,如获至宝。恰逢报刊征订期,于是赶到邮局订阅,这一订就是30年,从未间断。  上世纪80年代,我在哈尔滨一个外贸公司任董事兼副总经理,开展对苏边贸。不论是国内出差还是出访苏联,是商务洽谈还是在苏中友好
托吡酯(topiramate,Topamax)片和胶囊的说明书中,警告和注意事项部分加强了服用后可引起患者视觉综合征(ocular syndrome)的信息。一项对825,000多名患者的监测显示,托吡酯
十五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指出,今后五到十年,是进行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时期,要把结构调整作为制定和实施“
全球经济的一体化已经把我国融入世界经济的大循环中。奋力跻身世界经济舞台,努力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已成为各地发展经济的必然选择。锦州——这颗镶嵌在辽西走廊的璀璨明珠,
当南汇桃花节刚刚拉开序幕,座落在芦潮港的新开业的欧亚明清红木雕刻艺术研究所,便作为一个观光景点迎来了一批又一批的参观者。研究所的创办者屠杰虽然十几年来已创办了近2
《倚天屠龙记》是智冠公司继《射雕英雄传》、《笑傲江湖》之后推出的又一部金庸武侠中文 RPG 佳作(ROLE PLAY GAME,意为角色扮演类游戏)。容量高达33M,片头采用全动画演示,
高效率的太阳能铝板墙美国资源保护公司与全美再生能源实验室共同研制成的高效率太阳能铝板墙被评为1994年全世界100项重要科技成果之一。这种铝板墙是用经过表面处理的黑色铝板制成
本病首由Eulenberg氏(1886年)依据其仅于遇冷时发生肌强直及无力两大特征而从先天性肌强直与营养不良性肌强直中区分出来作为一个独立的疾患。其主要临床特征为:1.单个常染
温煜娟是大家一熟悉和喜爱的国家一级演员,她在电影《喜盈门》中饱尝贤惠媳妇水莲,在《你在想什么》中饰青年矿工方玫,在《这样的人》中饰齐丽娟,在《咱们的退伍兵》中饰哑
祖国医学很早就以观察指纹作为诊断小儿疾病方法之一。清朝陈复正在《幼幼集成》中对观察指纹重要意义曾作如下分析:“幼科指纹总无正论,且游移不定,莫可稽考,有谓不必用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