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提出恩格斯"和平长入新社会"思想的质疑——与张有军先生商榷

来源 :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WCS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恩格斯“和平长入新社会”思想探析》一文,有三个值得质疑的地方:恩格斯晚年是否提出与倡导了“和平长入新社会”;在恩格斯晚年看来,暴力革命是否由于社会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越来越失去了应有的作用;普选权的实行是否意味着选举权就能够由历来的骗人的手段变成工人阶级解放的手段。 “Engels” Peacefully Growing into a New Socialist “Thought Explore” article, there are three questions worth asking: Does Engels propose and advocate in his later years to “grow peace into a new society?”; In Engels’s later years, the violent revolution was due to The development of society and the progress of technology have lost their due role more and more. Whether the implementation of universal suffrage means that the right to vote can be turned into a means of liberation of the working class by the always deceptive means.
其他文献
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围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主题,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基本问题,从而把马列主义党的学说、毛泽东党建思
发展才是硬道理,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是靠自己的发展,实现四个现代化就是中国最大的政治.而如何发展,这就必须解决两个问题:第一,确定一个发展的目标,以及达到这一目标的
马克思恩格斯社会和谐思想的理论来源,一是对西方传统文化特别是德国古典哲学"和谐"思想内核的科学继承,二是对空想社会主义社会和谐思想的批判继承,三是同各种错误思潮以及
“文化大革命”给中国带来了极其惨重的损失,邓小平对此作了深刻的反思,同时针对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现实问题提出了一系列的原则和要求,从而形成了体系宏大完整、内容严谨科
马克思主义必须经过"民族化"的中间环节才能够被"运用",这个"运用"是一个理论和实践的辩证运动过程.马克思主义"运用"的中国化,避免了其"幽灵化"的命运,马克思主义获得新的生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的提出是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现实所需,是我党执政理念的重大深化和发展.加强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必然要求,是树立法律权
抗战时期中共边区的“三三制”政权思想巩固和扩大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打击了国民党顽固派的投降妥协倾向。它的产生除了受共产国际的指导和中共自身的民主要求影响外,更重要
“前见”,就是解释主体在理解对象之前已经存在于头脑中的意识结构,是伽达默尔的哲学解释学中相当重要的一个概念,是主体解释时的先决条件。本文以伽达默尔思想中所重点论述的“
“两个务必”既是历史昭示的必然结果,也是共产党人永葆先进性的必然要求;既是现实的需要,也是人民的心愿。 “Two Musts ” is both the inevitable result of historical
如何在复杂的社会现实下继续保持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活力和感召力,是摆在马克思主义者和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者面前重大而紧迫的问题,这既是马克思主义理论自身发展的迫切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