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创新驱动发展评价

来源 :经济体制改革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iqing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基于“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从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创新投入、创新成果、创新效益、创新环境4个维度,构建创新驱动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权TOPSIS法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虽然成绩显著,但示范区整体发展水平依然较低,东中西部示范区发展差异较大;示范区创新成果、示范区创新环境对示范区创新驱动发展水平贡献较小,而示范区创新投入、示范区创新效益贡献较大.主要原因在于:各示范区创新要素的投入不同,各示范区创新要素的吸引、集聚、配置能力差异较大.鉴于此,应实施示范区的“链主”战略,培育示范区成为双循环的“重要节点”,构建示范区为“高质量人才高地”,打造示范区为内外循环“避风港”.
其他文献
西部地区开放开发一直受到对外联通与边境屏蔽效应的制约而成效有限.2019年8月,国家发改委印发《西部陆海新通道总体规划》,主要就西南地区与北部湾设施联通进行总体规划,试图打通我国西部地区与海洋的联系.但是,规划并没有体现出云南作为西南开放辐射中心的功能定位.因此,本文提出我国西部陆海通道应沿着南方丝绸之路规划两条陆海通道,即一条通过北部湾连接太平洋的西部陆海新通道,一条通过滇缅铁路连接西部地区与印度洋的西南国际大通道,并提出西南地区开放开发的政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