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国的官僚约束机制

来源 :成长·读写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yu_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权力的发展需要制衡,楚国通过两套体系,一是官僚体系自身的约束力;二是外在的社会约束力形成了楚国的官僚约束机制,以此来防止权力的滥用,加强廉政建设,保证人民的基本权利,维护自身的统治。由于廉政建设卓有成效,使得楚国能够在春秋战国乱世时期成为雄踞南方平原的大国。
  【关键词】楚国;廉政建设;官僚体系;约束力
  一、楚国廉政建设的背景
  楚国廉政制度的形成有其特殊的歷史背景,是在现实条件下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的结果。首先,春秋战国诸侯纷战,唯图强才能自立,唯自立才能在政治舞台上有话语权。楚国建邦之初,是南方众多异性诸候中的一个小国,《国语·晋语八》中写到,“昔成王盟诸侯于岐阳,楚为荆蛮,置茅蕝,设望表,与鲜卑守燎,故不与盟”,此时的楚国地位低下,诸侯会盟没有与会资格,经过几代楚王筚路蓝缕,以启山林的创业,楚国日益国富兵强。到了楚武王的时候,据《史记·楚世家》记载,三十五年,楚伐随,随曰:“我无罪。”楚曰:“我蛮夷也,今诸侯皆为叛相侵,或相杀,我有敝甲,欲以观中国之政,请王室尊吾号。”由此可见,楚国实力已大大的增强,与此同时伴随着疆域的扩大,国家机制及官僚政治体系的发展,对官吏的廉政建设成为政治管理的重中之重。然而,中国古代社会是一个人治社会,人治社会的核心就是自上而下的官僚体系,法律制度的不健全,使权力被赋予在人的身上,当权力被人所操控,就不可避免的出现弊端。所以如何使官员既能有效的行使权力,又使权力不会被滥用,那就需要一个行之有效的约束机制,这个约束机制就像一张既有形又无形的大网,使官员在为政的时候不能逾越自己的权限范围。
  二、官僚体系自身的约束力
  (一)官员本身权力范围的约束
  对官员本身权利范围的约束主要从两方面入手,首先法律制度对每一个职位的职责、权限进行相对明确的规范,对该职位上官员的品秩,俸禄做出规定,只有如此才能让每一位官员各司其职,但是由于史料的匮乏,很难找到楚国关于每一官职在这些方面直接明细的规定,只能从其它的一些史料里间接的反映出在当时的楚国在这些方面确实是有明文规定的。
  (二)自上而下的权力约束
  楚国和其他的诸侯国一样,权力体系是呈金字塔式的,国王处于金字塔的顶端,通过考核和监察实现层层的管理,使权力能够延伸到社会底端。为此楚国建立了如“巡行”、“巡县”、“上计”制度。“巡行”和“巡县”制度由西周时期的“巡狩”制度演变而来,到了战国时期巡行制度的范围变得更加广泛,不仅包括国君巡行地方,也包括相国、郡守到所属的县去巡行。巡行的目的除了加强对农业生产的管理以外,还在于整顿吏治,考核政绩,惩处不法行为。与此对应的还有一套“上计”制度,“上计”制度是由世卿世禄制演变而成的封建官僚制度,它要求地方行政长官在每年年终将自己一年的施政情况以“计书”的形式逐级呈告给朝廷,主要内容包括本地本年的民户、垦地、赋税情况等等。这些举措从制度层面保证了考核和监察制度的有效实施。考核和监察的结果往往是作为官员奖惩升黜的重要标准。对敬业奉公,刚正廉洁的官员进行奖赏和升迁;对贪污受贿,违反法律法规的官员,严惩不贷。
  三、社会约束力
  (一)思想教育
  思想教育是预防官员贪污腐败的关键环节之一,对官员的作为有着重要的影响,它的影响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官员自身注重道德修养,主动使自己具备为官所应有的素养;另一种是上层统治者注重运用廉政思想对官员进行思想道德方面的教育。楚先民鬻子也认为一个执政者要注重自身修养,严格要求自己行善改恶。他说:“吾闻之:政也,知善不行者谓之狂(狂悖之人),知恶不改者谓之惑(昏惑),夫狂与惑者,圣王之戒也。”执政者,要为天下之人的表率,要时时修身养性,将忠、信之德作为立身处世的根本。在人治社会当中,只有为政者自身具备了较高的道德素养,才有利于廉政行为的产生。屈原在《招魂》中写道:“朕幼清以廉洁兮,身服义而未沫。”表明自己从小就秉承清正廉洁的美德,坚守正义永无休止。这些美德的具备就是思想道德教育所起的效用。
  (二)社会舆论
  社会舆论是指一定范围内多数人对某些事件倾向性的议论,虽然社会舆论在外延,规模和存在形态上和民意有所区别,但是社会舆论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体现民意的。“得民心者得天下”这是为政者的共识,所以舆论在一定的情况下也会成为一种对权力的约束力,引导权力更加公正的实施。据《左转·昭公二十七年》中记载,“郤宛直而和之,国人悦之”这引起了费无极的嫉妒, 他党同鄢将师共同制造了“郤宛之难”,杀害了郤宛全家。“楚郤宛之难,国言未已,进胙者莫不谤令尹”,全国怨声载道,在舆论的压力下“九月已末,子常杀费无极与鄢将师,尽灭其族,以说于国。谤言乃止。”[3]费无极和鄢将师之所以能得到应有的惩罚正是舆论起了作用。
  四、余论
  从楚先民开始由历代楚王不断完善的一套行之有效的对官僚的约束机制,使得楚国的廉政建设成效斐然,政治上的清明廉洁是楚国得以由南方蕞尔小国发展为春秋五霸,战国七雄之一的重要保证。廉则兴,贪则亡,这是历史留下的一条亘古不变的真理。到了楚怀王的时候,楚国由盛而衰,末年政治已经腐败不堪。出现了只求自保的令尹昭阳,昭鱼,佞臣靳尚等等,在其位不谋其职,整个官僚体系失去了约束力,王国的大厦一推即溃,最后被秦消灭,走向亡国。楚国的兴衰变迁,留给后人深刻的思考,无论是自上而下还是自下而上的腐败,其核心都是官僚体系失去了约束力,官员可以为所欲为,置民心,民意,民情于不顾,以公权谋私利,只图自身的安逸享乐。这启示我们一方面当代的公务员要自觉做到“有权不可任性”,权力的使用要符合法律法规;另一方面从内而外,自上而下的约束机制对廉洁政府的建设是必不可少的。
  参考文献:
  [1]司马迁.史记[M].长沙:岳麓书院,1988.
  [2]魏昌.楚国史[M].武汉出版社,2002.
其他文献
【摘 要】文言文教学方法历来传统、老套,课堂气氛沉闷、压抑,老师满堂灌,学生被动接受,这种现象严重背离了新课改的精神,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已迫在眉睫。  【关键词】心得体会;整体感知;悬念;故事穿插;兴趣;拓展;提升  普高语文课本中选入了大量的古代文学作品,必修与选修大概有40篇左右的文言文。职高语文课本中的文言文数量也不少。每次一上文言文的课,学生就昏昏欲睡,那些“之乎者也”让学生觉得无比厌烦。身
期刊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辉”,孝亲敬老,感恩亲情,是中华民族伦理观念和道德品质的精华。然而在当今社会,由于物欲膨胀、价值观扭曲及虚拟世界的冲击,孩子中普遍存在着唯我独尊、自私冷漠的心理趋势,孩子们渐渐远离了感动,忘却了感恩,以为父母的养育和教诲都是理所当然的。针对这种道德的缺失,寻乌县实验小学开展了“学会感恩,与爱同行”主题教育活动,运用活动引领,细节渗透,文化熏陶等有效的策略,让孩子找回感恩的心,
期刊
【摘 要】魏晋是中国历史上最混乱、最恐怖的时代,却充满了极度自由和解放的文化气息。这种蔓延整个社会的称情独往、遗世独立之精神,被后世称为“魏晋风骨”。《世说新语》顺应当时品评人物的风气而生,虽是小说,却通过记述魏晋名士的言行,反映出他们精神面貌。  【关键词】世说新语;魏晋;魏晋风骨;名士  常言道:“分久必和,和久必分。”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割据混战,随之迎来的是秦汉“大一统”;然而,由于“后汉
期刊
【摘 要】唐代的柳宗元擅長于描写山水游记,他的山水游记对于社会的发展有很深远的意义,揭露了社会生活并且在艺术上有很高的造诣。他把山水游记发展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开创了别具一格的山水游记。  【关键词】柳宗元;山水游记;特点  我国山水游记的散文在不同的阶段都有所发展,但是最开始的先秦的诸子散文和历史散文中还没有出现过山水游记。山水游记作为一种文学样式,是到魏晋南北朝才开始发展起来的。游记类散文经历
期刊
【摘 要】由于中国古典园林是受传统文化的影响而产生,于是就形成了它本身独有的美学思想,体现出“崇尚自然,师法自然”的艺术特征。中国的古典园林是我国古代人民留下来的瑰宝,是中国园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对中国古典园林艺术的发展历史和特点进行了简要总结,结合绿化实际,从造园技艺的角度分析了中国古典园林艺术对现代造园的影响现代园林如何继承传统中优秀的部分、博采众长,摒弃传统思想的某些束缚的认识观点和技
期刊
琵琶的音乐表达能力在民乐中是极为丰富的,无论是文曲低吟的涓涓温婉,还是武曲所述的铮铮磅礴,无不淋漓地展示着中国民族音乐的博大精深。  我国著名的琵琶演奏家、教育家、作曲家刘德海先生,现代琵琶音乐的一代宗师,自上个世纪六十年代以来就致力于琵琶乐曲的演奏、改编和创作,以他独有的音乐特点和演奏风格享誉海内外。著名的琵琶曲《天鹅》,创作于1984年,刘德海先生第一次大胆地运用了西洋大小调式,这对琵琶演奏来
期刊
微雨止还作,小窗幽更妍。  自此冰澌溶泄,东风又暗换年华。鹧鸪声声,唤醒沉寂在冬夜里的旧友。腊梅花大概是都谢了,不曾留下旧年的暗香。晨起时,春日微凉,犹自带着冬末的残留的余寒。西窗外,一枝玉兰却不知何时横斜过来,含苞待放,露出鲜嫩粉红的颜色。这应是我对春天最初的映象,后来渐渐演变成了对生命最初的记忆,总是象征着伊始。那是脆弱的却执着的颜色。  一声杜鹃啼,会惹急了整座城的杜鹃;一曲锦瑟音,能融化长
期刊
【摘 要】本文主要以中国的道家思想为引线贯穿全文,用对立统一的辩证观点分析在色彩绘画中常见的因素,以及色彩绘画中对立统一在实际绘画中的表现和探索。从而能进一步的掌握在色彩绘画中矛盾关系的运用。  【关键词】色彩绘画;矛盾;对立统一;表现;运用  绘画中的对比关系有很多, 明暗、冷暖、疏密、虚实、曲直、纵横、方圆……这些对比关系正是画面造成美感的构成要素。对比与调和是我们处理画面对比关系的基本手段,
期刊
【摘 要】在川端康成的《古都》中,紫花地丁与北山杉作为两个重要意象伴随着千重子个人命运的变化出现。每当情感波动,它们的形象就不自觉地在千重子的脑海中浮现。紫花地丁的绽放和凋落暗合着千重子对自我生命的认知。而千重子在找寻自己生命源头的过程中,北山杉不仅是她的“家”,更以纯洁坚强的形象使她找到心灵的归属。  【关键词】紫花地丁;北山杉;孤儿情结;家  一、紫花地丁与千重子的孤儿情结  (一)紫花地丁与
期刊
【摘 要】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精神世界的追求越来越重视,室内设计作为当前社会生活品质的反映,是人们追求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一个载体,是人们对个性化生活和舒适生活的一种追求。本文通过对我国室内设计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阐述其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其在未来发展的趋势。  【关键词】室内设计;现状;方向  一、我国现代室内设计的现状  近年来,人们生活水平有了显著的提高,开始注重对精神文化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