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BeAg阴性初治慢乙肝患者恩替卡韦3年抗病毒治疗APRI评分动态变化研究

来源 :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illsmagic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采用无创性评价指标评估恩替卡韦(entecavir, ETV)抗病毒治疗过程中肝纤维化的动态变化。

方法

共纳入303例行肝穿活检的HBeAg阴性未治疗慢乙肝(chronic hepatitis B,CHB)患者,其中196例需抗病毒治疗且接受了至少3年ETV治疗,临床及病毒学评价在基线、1年、2年、3年后各进行一次。APRI评分被用来评估抗病毒治疗过程中肝纤维化程度的动态变化。

结果

根据METAVIR评分系统,F1、F2、F3、F4期CHB患者分别为107、125、54、17例。APRI评分可较好的鉴定出伴严重肝纤维化CHB患者(F3-F4期)。ETV抗病毒治疗1年后F2、F3期患者APRI值显著降低(P<0.01),抗病毒治疗3年后F4期患者APRI值显著降低(P<0.05)。

结论

在需接受抗病毒治疗HBeAg阴性CHB患者中,ETV抗病毒治疗过程中APRI评分可一定程度上反应抗病毒治疗疗效和患者肝纤维化的改善程度。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总结我院创新性使用经导管J Valve瓣中瓣技术治疗二尖瓣生物瓣毁损的临床效果。方法二尖瓣生物瓣毁损患者经过评估外科常规开胸体外循环手术较高风险者,知情同意后于全麻杂交手术室心尖区穿刺,透视下经食管超声心动图监测。支撑导丝引导反向安装改良的J Valve支架瓣膜系统,心脏搏动下置入二尖瓣生物瓣内。结果2019年1月至3月完成9例二尖瓣毁损瓣中瓣的经导管J Valve瓣膜置入术,STS评分在
2017年8月,1例男婴出生前已诊断为右心室横纹肌瘤,出生后即手术治疗。其母孕24周产检行胎儿心脏超声检查见胎儿右心室内一高回声团,考虑横纹肌瘤;胎儿心脏结构及功能正常;胎儿头颅MRI检查未见异常,结节硬化症TSC1/2基因检测未发现存在明确致病突变;羊水体外原位细胞培养并G显带结合微阵列分析,未见胎儿染色体异常。患婴出生后30 min入院,其右心室流出道梗阻,有手术适应证,完善术前准备后,于全麻
期刊
目的探讨食管鳞癌术后全肠内营养(total enteral nutrition, TEN)与早期联合肠外营养(early combined parenteral nutrition, PEN+TEN)对患者恢复的影响,比较两种营养方式优劣。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分组的方法,比较术前、术后患者在营养状态、炎症反应、免疫状态及术后并发症等方面的差异。结果术后第10天血清总蛋白、白蛋白、视黄醇结合蛋白,PE
目的回顾我院肺类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PET-CT在肺类癌上的表现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1月至2017年3月于解放军总医院就诊的肺类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及PET-CT信息,比较肿瘤大小、病理亚型与SUVmax值的关系,评估其判断淋巴结转移的效能。结果33例患者中,典型类癌(TC)10例,不典型类癌(AC)23例。肿瘤长径与SUVmax值正相关(P<0.001),不典型类癌的SUVmax
目的分析双切口胸腔镜辅助Nuss手术治疗儿童漏斗胸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17年7月至2018年5月收治的50例儿童漏斗胸临床资料,男30例,女20例,年龄3.25~16岁,平均6.4岁。胸部CT平扫重建检查示CT指数3.0~6.9,平均4.5。胸部对称35例,不对称15例。在实施Nuss手术中均采用胸腔镜辅助,双切口完成,分析术中、术后的并发症及术后门诊长期随访,评价手术的可行性。结果
目的初步探讨中低温全流量与深低温低流量灌注在左冠状动脉异常起源于肺动脉(ALCAPA)矫治术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0年4月至2018年8月行左冠状动脉起源于肺动脉矫治术患儿51例,男27例,女24例,年龄8~36(29.19±19.43)个月,体质量7.4~35.0(11.73±9.99)kg,心胸比(C/T)0.70±0.09。按照体外循环辅助方式分为中低温全流量组(A组)和深低温低流量组
目的了解人偏肺病毒和博卡病毒在肺炎住院儿童中的分子流行及临床特征。方法2017年11月至2018年5月收集因社区获得性肺炎在承德医学院第二临床学院儿科住院儿童的咽拭子标本333份,并收集患者的临床信息。血清学检测腺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的IgM抗体,RT-PCR或PCR检测人偏肺病毒,人博卡病毒,腺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和人冠状病毒。结果血清学检测显示43例患者为乙型流感病毒Ig
目的分析2014—2016年吉林省婴幼儿腹泻患者中诺如病毒(Norovirus,NoV)的基因特征。方法本研究采集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吉林省小于5岁腹泻住院婴幼儿标本,采用RT-PCR方法将标本进行扩增,对阳性产物进行聚合酶区和衣壳区序列测定,构建系统进化树。结果收集粪便标本共1 335份,阳性总数为177份,阳性率为13.26%(177/1 335)。其中,2014年阳性率为11.8
HIV-1病毒蛋白R(Viral Protein R,Vpr)是HIV-1的辅助蛋白,可以增加HIV-1的感染性,激活潜伏期病毒,并可以协同其他辅助蛋白的功能。多项研究已经证明了Vpr在HIV-1相关神经系统疾病发病机制中的重要作用,Vpr可以破坏血脑屏障的完整性,诱导神经细胞凋亡,并且可能是艾滋病痴呆综合征(AIDS dementia complex,ADC)发生和发展的重要致病因子,但是其确切
目的观察LC3、LC3-II/LC3-I比值、Nrf2和Bcl2在柯萨奇病毒B组3型(coxsackievirus group B tyype 3, CV-B3)感染后引起的心肌炎和4种不同污染源气体颗粒物滴入气管后引起的SD大鼠心肌损害的不同变化,来探讨这些病理条件下心肌细胞自噬与抗凋亡、抗心肌损害作用机制。方法将成年SD大鼠随机分为CV-B3感染组(20只)、汽车尾气组(20只)、煤烟组(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