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中段语文阅读教学中批注式阅读方法的实践运用

来源 :未来英才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87332260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批注是实现小学语文课程的思维的一个途径,能有效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在实际教学中,批注也被广泛使用。如圈词,注音,写词和短语,写意义等,这可以算是最简单的积累批注。
  关键词:批注;中段;阅读能力
  阅读,不仅是眼睛与书本的阅读,还是大脑与书本的阅读,在阅读材料上进行“圈、注、释”,就是学生阅读时思维的活动痕迹,现如今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批注越来越多地被使用,教师应关注语文教材中可用作批注的教学内容,有效提高学生自主阅读能力。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一个学生,老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要让三者更好的对话,可以借助“批注”的桥梁。从小学语文中段开始,学生阅读学习逐渐过渡到对文本认同的理解,欣赏,感知,质疑的积累。学生如果从多个角度感知文本,并使用批注来表达自己的意见,就可以实现人与文本的有效对话,从而提高个人阅读能力。
  批注作为阅读教学的一种手段,被语文教师越来越多运用。现将笔者在小学语文中段学生课文阅读教学中使用批注的认识和实践进行分享。
  一、批注和批注分类
  所谓批注,就是学生阅读学习时,在文章的空白处将自己对文字的理解、情绪、评价写下来,作为学生理解文本,感知和评价能力的体现。
  语文阅读通常教学中,教师根据批注特点,可以分为符号批注和文本批注。
  1、符号批注要求统一标准,清晰美观。
  第一,规范符号批注的标准。小学语文一般常用以下几种符号:“□”用于新词;“○”用于容易读错的字; “ - ”用于表示这是个重要的声明; “·”用于文字下方表示关键词; “①②③??”用于几句并列的句子内容; “~~~~~”和“===”分别用于精妙的词句和文章关键句子(比如过渡句、总起句、中心句等);“‖”“/”用于分割段落和级别。
  教学中,教师指导学生认识批注符号,要求不能自由改变符号,以此规范批注教学操作。
  第二,使用多种颜色或多种类型的笔进行批注达到清晰美观的效果。建议初学者用铅笔进行批注,避免使用過程中保留的文字不够美观,容易出现错误或不可避免地有不满意的地方,等学生熟练运用批注后,可使用不同颜色的笔进行批注,既体现不同的批注内容,又方便全班交流或者自己后期查阅。
  2、文本批注。文本批注是学生阅读时,在文章空白处将自己对文字的理解、情绪、评价用书面形式呈现的部分。
  二、文本批注特点以及使用策略
  学生在中段阅读学习首次接触批注,切入点应从教材精心安排的“泡泡”入手。“泡泡”在语文教材中随处可见且类型丰富,具有小而密的特点,是教师引导学生阅读学习时练习批注能力有效切口。
  1、文本批注的具体化。
  第一,捕捉语文书中关于推敲关键词的泡泡。中段语文教材用精美的泡泡作为载体呈现,专门针对语用关键词做学习提醒。这部分设计既是提醒教师设计教学环节时要抓住关键词引导学生学习揣摩语用的精妙,也是告诉学习者体会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提高学生语用能力的一种方法。
  比如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三课《荷花》中“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句子边有泡泡提示:“冒”用得真好。
  教师根据文本,分步设计教学环节帮助学生理解“冒”字用的好。第一步让学生通过字典查出“冒”字面意思:液体或气体往外或往上涌;第二步让学生使用替代方法尝试弄清“冒”字的妙处。用长、钻、露等动词替代冒字;第三步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实现文本场景的内容体会——怎样生长才是“冒”?第四步引导体会“冒”字的妙处:既写出了荷叶多、绿,更突出了白荷花美丽动人、生机勃勃。通过四步引导,让学生将感悟写在“冒”字的边上,完成对关键词的批注。
  学生按照四步学习,由词意入手,联系上下文,分析关键词表在文本中表情达意的精妙之处并批注。
  第二,对生字词进行注音、注解。阅读学习中,学生通过查找工具书把不认识的字词注音或者注释帮助理解。
  比如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十八课《盘古开天地》授课时,教师给学生提供课外补充材料,在材料中学生发现“溘然长逝”的“溘”不认识,借助《新华字典》查找并注音,然后根据字典上的注解理解字义,进而理解整个词的意思。
  2、文本批注多样化。
  第一,关注语用的批注。中段语文教材中除有关键词提示的“泡泡”,还有其他语用提示,比如提示学生注意文本中表达方法的“泡泡”,注意文本内容理解、中心句理解、过渡句用法的“泡泡”等。
  例如:《富饶的西沙群岛》一课中对“西沙群岛的海里一半是水,一半是鱼”这句话的边上有“为什么这样说呢?”的提示,《赵州桥》一课中对“这座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这句话的边上有:“这句话这样写,好在哪里呢?”等等提示,教师在学习中指导学生通过研读和思考可以在“泡泡”的边上写下自己对写作方法的感悟作为批注。
  第二,质疑文本的批注。中段语文教材除了现成的问题会以“泡泡”形式出现外,学生还可以沿着作者的思维进行质疑,并在文中做出相应的批注。
  比如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争吵》让学生质疑“他们都说在外边等着对方,俩人想的一样吗?”并在本文中写下批注;也可以让学生在学习文本后,对重点句的表达方式进行质疑,比如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惊弓之鸟》学习中写下 “让这只大雁掉下来的真的是更羸的弦声吗?”等批注。
  提高学生阅读质疑能力,建议尝试从课题中提问,从词语和句子的文本中提问,从文本的焦点难点提出问题??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经验的积累,学生质疑将越来越深入,质疑价值会越来越高。让学生在文本学习时根据文本或者语用进行质疑,会让他们阅读走心,就好像与作者对话。 这样的批注阅读,可以帮助学生具有质疑和探究的精神。
  第三,针对文本人物的批注。中段教材中人物传记类文章比较少,但作为向高段过渡,进行批注教学可以从外观,语言,动作,心理描述等入手,通过情节分析和环境描写等描述进行人物形象点评。
  比如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惊弓之鸟》文本最后“泡泡”中写道“更羸的判断真准确呀!”教师应引导学生从更羸的语言和故事的剧情中思考:更羸的判断是如何得出的,他为什么可以做出如此精确的判断? 通过对人物的语言和故事的分析,得出更羸是一个善于观察、善于射箭的形象,将此作为批注。
  三、结语
  筆者在这里只是根据中段语文文本适合批注教学的部分归纳一番,阐述几点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批注教学运用的策略。在阅读教学中,批注是一种学习形式,使用批注的根本目的是旨在促进有效阅读。在语文阅读教学的实践中,如果教师可以耐心引导学生写有效的批注,让学生通过动笔来拓展思维,做到有疑而注,有得而写,这种坚持不懈,小小的批注也能为学生阅读能力提升做出巨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 刘小英.《“批注式”阅读——让学生个性飞扬》[J].《语文学刊》, 2009(18):46-47
  [3] 夏立新.《批注式阅读:阅读教学走向真实的有效途径》[J].《小学教学参考:语文版》,2007(16):11-12.
  [4] 李红燕.《利用“泡泡” 学作批注》[J].《教师博览:科研版》, 2012(6):25-25.
  [5] 蒋李莎.《不动笔墨不读书——有效开展批注式阅读的几点意见》[J].《小学时代:教师》,2011(4):14-15.
其他文献
人走在人生路上,求学、创业、奋斗、失败、成功种种,像极了人行走在沙滩上。在沙滩上,我们留下了脚印,或深或浅;在沙滩上,有我们堆积的沙堡,或大或小;在沙滩上,有我们精心挑
摘 要:广播电视新闻,分为广播新闻和电视新闻两个部分。其中广播新闻是指利用广播手段对某些新近发生、发现、变动的有价值的事实的传播,而同样的,电视新闻则是利用电视手段对某些新近发生、发现、变动的有价值的事实的传播。两者所要达到的目的是相同的,只是传播新闻的媒介不同而已。  关键词:广播电视 新闻 功能  一、 广播电视新闻的特点  1.广播新闻的传播特点和传播特性  广播是一种电声结合的传播方式,包
语文教学实际上就是师生间情感的相互交流、语言的相互启迪,是师生共同开发和利用语文资源的过程,这一过程正是“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最佳“平台”.教学实践过程中通过选好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一、班级常规共同制定  有效的规则秩序有益于班级活动的管理和师生互动,一个班级混乱的原因,往往是因为幼儿不知道该做什么,教师的期望是什么。开学初,我与孩子们共同讨论:哪些行为是班级所接受和赞赏的,哪些行为是班级所不允许、应该被禁止的,违反班规的结果将会如何。我尽量让每一个幼儿都有参与讨论、表达意见的机会,然后根据讨论的结果,师生共同规划、订立全班遵守的班级常规。在执行过程中,我遵循公平、守信,多鼓
社会保障和公共财政有密切的关系:社会保障依靠着公共财政的资金支持;公共财政的职能要求建立社会保障制度。在公共财政视角下,完善养老保险制度,必须实施社会保障制度优先的财政
庐山上有大大小小的别墅二千多幢,每一幢都有一个古老的故事……  “山椒云气易为雨”,庐山云雾多,来庐山正逢初夏多雨的季节。  透过密密的雨帘,一栋具有百年沧桑英国卷廊式
内容摘要:随着各种教学资源的运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弊端凸显。网络资源在外语教学中发挥了重大作用。但网络资源因其自身特点也对外语教学提出了更大的挑战。本文在对网络资源的来源、类型、优势以及劣势的分析的基础上,探讨“翻转课堂”在法语教学中的应用,以期促进教学模式的转变和课堂空间的延伸,提升法语教学的效果。  关健词:网络资源 法语教学 翻转课堂  一.引言  网络资源的日渐丰富,使得传统教学模式的短板日
栖居于诗意在大地之上,聆听灵魂诉说的声音,感受自然对身心的洗礼,回味这一路走来的欢喜伤悲。忆追梦,给予心灵独特的升华。  成长,是什么?成长就是你我挣脱父母温暖怀抱,独立面对
摘 要:当今社会,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的生活方式有了明显的改善,在紧张忙碌的工作之余,生态旅游成为人们缓解压力,亲近大自然的的一种生活方式。而人们在游山玩水、享受生活的同时忽略了生态环境的保护,随处乱扔垃圾、破坏植物等等问题导致了生态旅游出现了环境污染问题,影响了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本文分析了生态旅游中存在的环境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生态旅游 环境问题 解决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