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吸烟与抗突变型瓜氨酸波形蛋白抗体及相关自身抗体疾病活动关系的研究

来源 :中华风湿病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az123_famil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RA患者吸烟与抗突变型瓜氨酸波形蛋白(MCV)抗体及相关自身抗体、疾病活动的关系。

方法

收集632例RA患者临床及实验室资料,记录RA患者每日吸烟量、吸烟年限;采用ELISA法检测所有患者血清中的抗MCV抗体、抗CCP抗体,乳胶凝集法检测RF;应用t检验、方差分析、SNK-q检验及Spearman相关分析等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抗MCV抗体滴度与DAS28评分、ESR、CRP、关节压痛数呈正相关(r=0.091,0.119,0.122,0.124,P<0.05);RF滴度与DAS28评分、ESR、CRP呈正相关(r=0.182,0.192,0.171,P<0.05)。吸烟的RA患者抗MCV抗体、抗CCP抗体、RF的阳性率分别是不吸烟RA患者的1.631倍、1.489倍、1.350倍,三者95%CI分别为(0.721,3.690),(0.573,3.871),(0.781,2.334)。吸烟患者CRP值[(38±64)mg/L]高于不吸烟患者[(30±51)mg/L,t=-2.653,P<0.05]。吸烟量10~19包年及≥20包年RA患者的CRP值[(73±76)mg/L,(39±63)mg/L]高于吸烟量为1~9包年的RA患者[(12±25)mg/L,P均<0.05]。

结论

抗MCV抗体较抗CCP抗体、RF能更好地反映疾病活动。尚不能认为吸烟是抗MCV抗体、抗CCP抗体、RF的危险因素。CRP与吸烟量有关,余疾病活动指标与其无关。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RA患者血清中期因子(MK)与辅助性T细胞(Th17)/调节性T细胞免疫平衡相关因子的表达及其相关性。方法应用ELISA法检测60例RA患者(活动期32例和非活动期28例)和30名健康体检者血清中MK水平,流式细胞术(FCM)检测RA患者和健康对照者外周血中IL-17+CD4+ T细胞(Th17细胞)与CD25+CD4+Foxp3+ T细胞(调节性T细胞)的百分比,RT-PCR检测调节性T
目的探讨男性APS的临床及实验室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至2015年4月于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住院的男性APS患者33例,选择同时期住院女性APS患者114例作为对照进行分析。并且在女性患者中,选择以血栓为主要表现的68例患者再次与男性APS患者进行比较,探讨男性APS患者的血栓临床特点及实验室特征。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及t检验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33例男性患者中,原发性APS
目的评价依那西普较柳氮磺吡啶治疗AS前后骨代谢标志物、骨密度、影像学及血清骨保护素/细胞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OPG/RANKL)的变化。方法平均随机数字表法将60例AS患者随机分为2组:依那西普治疗组30例和柳氮磺吡啶治疗组27例(脱落3例),疗程均为24周。观察指标包括治疗前后患者BASDAI和急性期反应物水平;血清骨钙素、β-胶原降解产物(CTX)、RANKL及骨保护素的水平;采用双能
期刊
期刊
期刊
目的研究SSc患者外周血CD4+CD25+调节性T细胞的表型和功能及与纤维化病变的关系。方法用流式细胞术检测SSc患者及健康对照者外周血CD4+CD25+调节性T细胞叉头翼状螺旋转录因子(Foxp3)、CD127、T细胞毒性相关抗原(CTLA)-4、CD69所占比例,ELISA法检测血清TGF-β1、IL-10细胞因子水平,并分析调节性T细胞与患者胸部高分辨CT(HRCT)评分、修订的Rodnan
期刊
期刊
目的研究RA患者血清内脂素水平变化,探讨其与RA发生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方法50例RA患者根据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分为有斑块组33例和无斑块组17例,同时分别测定其血脂、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RF、抗CCP抗体、内脂素等指标水平,以50名健康体检者为健康对照组。分析RA患者内脂素水平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统计学方法采用t检验、方差分析、Spearman相关分析、多元逐步回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