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学困生转化策略研究

来源 :数学学习与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wfriendl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学困生在数学学习中常表现为对数学学习不感兴趣,无法理解教师在上课过程中讲授的知识,对自己能否学好数学并不抱希望,一上课就睡觉等.对于这些学困生,数学教师不能放任他们,而是要通过研究分析,找到学生的问题所在,然后有效调整教学方式,实现对其转化.
  【关键词】小学数学;学困生转换;教学研究
  数学是小学阶段的重要学科,学生通过小学数学的学习可以形成基本的数学思维,具备一定的数学运算能力,为今后的数学学习打下基础.小学数学具有抽象性,很多学生在学习数学时都会感到吃力,其中部分学生因自身不够努力、学习方法不对等,学习进一步受阻,在数学学习上出现较为严重的问题,已经无法通过独立学习跟上班级进度了.若教师不能通过有效的教学策略将其转化,使其跟上集体的脚步,就会对其今后的发展产生不利影响.
  一、数学学困生成因分析
  数学学困生的成因有很多,而不同的成因使得学困生存在不同的类型,若教师不能对其进行有效区分,那么教师就很难通过教学策略的有效实施,帮助学困生突破其困境,达成教学的有效转化.接下来,笔者将结合自身教学研究,对数学学困生的成因进行分析.
  (一)理解能力较差,学习基础薄弱
  很多学困生会认为自己学不会数学知识,是因为自己比其他学生笨.这种观点是不对的,对于小学阶段的知识而言,智力因素造成的差异是微乎其微的,这些学生在数学学习上的困难与自己的数学理解能力有关.除此之外,基础知识掌握差是导致学生学习困难的一个重要原因.数学是一门具有较强连贯性的学科,若对一部分知识掌握不好会,则后续知识的学习会更加吃力.如学生在学习“整数乘法”时没有掌握相关知识,在进行“小数乘法”和“分数乘法”的学习时会比较吃力.
  (二)学习习惯不佳
  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好数学的前提,包括课前预习、课后复习、课上记笔记等.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笔者发现,相当一部分学生并没养成较好的学习习惯,不能按照教师的要求有效利用课上与课下的时间,进行深入思考,这就使学习效果受到了较大影响.长此以往一些学生会陷入学困之中.
  (三)学习主动性的不高
  学习主动性指的是学生自主参与学习的动力,这一动力既受学生学习能力的影响,又会反作用于学生的学习能力.对于学困生而言,学习动力的缺失使其不会主动配合教师的教学行为,从而使其学习能力慢慢降低.而学习能力的降低使学生对学习的信心降低,学生学习信心的降低又使学习动力受到了更大的影响,这在一定意义上恶性循环.
  (四)学习自信心不足
  在长期处于学习困难状态后,很多学生对自己的学习不抱信心,因此学生的学习行为显得被动而消极,学生缺乏斗志.这一情况就使学生难以将精力投入学习,慢慢成为学困生.
  (五)教师的教学方法不当
  不同学生的能力不同,这就意味着对于同样的教学内容,不同的学生的理解程度存在一定差别.笔者经研究发现,很多小学数学教师并没有认识到这一点,只是片面强调教学的推进,单纯关注学生的总体学习情况,这使一些能力较低的学生受到影响,逐渐无法跟上教师的教学节奏,出现了学困现象.除此之外,教学方法单一化是教学方法设计方面的一个突出问题.很多教师受应试教育理念的影响,在教学中乐于使用讲授法进行教学,这种教学方法压制了学生的个性,使得学生的能力发展受到阻碍,造成了部分学生的学困.
  (六)各种不良信息的诱导
  当前,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社会已经进入了信息时代.相较于过去,人们的生活与学习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科技的进步给人们带来了很大的便利,但相对的,随着网络信息的增多,各种不良因素对人们产生了不利影响.小学阶段的学生年龄较小,不具备很强的自制力,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这使得其更容易在各种诱导因素前迷失自己.当前,学生沉迷于网络和游戏是较为严重的问题.学生不加节制地玩游戏,使学习受到了较大影响.
  二、实现学困生有效转化的研究策略
  (一)重视基础教学,转换学习观念
  究其根本,大部分学困生出现学困的本质原因就是学生数学基礎不牢固,对数学概念没有深入而透彻的理解,加上其在学习中畏多、畏难,使其在数学学习上出现了比较大的问题.针对这一情况,小学数学教师在进行学困生转化时,应该认识到学困生的本质原因,从基础教学入手,帮助学困生修补习基础知识,使学困生明白学习数学的意义,使其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扭转其对数学的厌恶心态.
  例如,在进行“分数乘法”的教学时,教师要从基础概念知识的教学入手,使学困生明白分数乘法运算的算理,掌握分子乘分子、分母乘分母的规律.由于学困生基础薄弱,在进行这一部分内容的教学时,教师要引导学困生分数的相关概念进行总结,引导学困生感受分数运算规则与整数运算规则不同,加深其印象.又比如,在每一课的内容学完之后,数学教师可以帮助学困生对本课的知识内容进行梳理,了解其基础知识掌握情况,教给其学习方法.
  (二)联系教学实际,培养良好习惯
  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对学生的发展是非常重要的,也是帮助学困生实现转化的重要途径.小学数学教师应该认识到这一点,以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为教学的目的,尝试制订有效的教学培养计划.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严格要求加悉心劝导的方式,让学生认识到课前预习、课后复习、课上记笔记的重要性.这样一来,学生的习惯就可以得到有效培养.
  例如,在进行“小数乘法”一课的教学时,为了实现对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教师可以联系这一课的教学内容,进行相应的教学设计.在教学前,教师给学生布置明确的预习任务,提出预习问题,让学生进行本课内容的预习.对于学困生而言,其自学能力发展程度可能较差,教师要给他们安排较为简单的任务.在课后预习和课上记笔记方面,教师可以进行类似的设计.这样一来,学生将在学习过程中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困生也就得以转化.   (三)结合生活资源,激发学习兴趣
  数学学困生往往失去了学习数学的兴趣,认为数学知识难学、无聊、没用,缺乏学习动力.为了实现学困生的顺利转化,打破恶性循环,教师在教学中应采用合理的教学手段,结合生活中的实际案例来开展数学教学,让学生在实际的案例中看到數学的实际运用价值,体会到数学学习的快乐,全身心地投入数学学习.这样一来,学生的学习兴趣就可以得到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也可以得到提升
  例如,在进行“面积”一课的教学中,教师要先让学困生正确理解“面积”的概念,然后结合实际生活中的图形案例,让学生感受不同大小的图形的面积的关系.又比如在进行“圆”一课的教学时,教师可以拿出圆形木板让学生观察,然后问学生生活中常见的圆形物体有哪些.在此时,教师要注意的是,要尽量多地给学困生回答问题的机会,让其结合生活中的经验回答这些问题,激发他们的探究兴趣.若学困生正确回答,则教师要及时对其进行表扬;若学困生回答受挫,则教师要鼓励其,帮助其完成解答.
  (四)借助鼓励教学,树立学习自信
  学困生对数学学习提不起兴趣,除了自身基础差之外,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学困生失去了学习数学的自信.或许在过去的某一刻,他们也曾想过改变,也曾努力过,但方法不对或努力程度不够等原因造成了失败的结果.这就使学困生认为自己学不好数学是因为自己笨.带有这种心态,怎么能学好数学呢?为了实现对学困生的转化,数学教师应该在教学中给予学困生鼓励,尽可能多地让他们回答问题,表扬他们的闪光点,让其认识到自己只要多动脑、勤思考,也可以和其他学生一样.教师可以结合实际爱因斯坦、贝多芬等人的案例激励学生,让学困生尝试将自己的精力投入学习.只要师生同心协力,就一定会有收获.
  例如,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可以为每名学困生建立一个学生档案,记录其入学以来的成绩情况,再结合其在过去学习中的表现,找到其学困的时期,确定学困原因.在确定其学困原因之后,教师就要对症下药,跟学困生做一个深入的沟通交流,同时请学困生家长配合,帮助其摆脱学困状态.在教学中,教师也要能借助张海迪、海伦·凯勒等人的故事激励学生,帮助学生树立学习信心.
  (五)优化教学方法,实现有效发展
  对于前文提到的教师教学方法中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教师若想实现对学生的有效培养,实现学困生的转化,就要结合当前的教学情况,对自己的教学方法进行优化.首先,教师要认识到理论讲授教学法存在的不足,引入其他有效教学方法,改变教学方法单一化、低效化的现状,这对学困生的转化和其他学生学习成绩的提升都是非常有利的.除此之外,教师要能贯彻新课标的要求,在教学中开展分层教学,重点关注学困生的发展,按照其发展的层次给其制订与其发展情况相适宜的教学要求.在学困生的学习有所改观后,教师就可以逐步提升教学的要求.
  例如,在进行“分数的意义和性质”一课的教学时,教师可以采用更加有效的教学方法来进行教学.教师可以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来组织学生自学.为了照顾学困生,教师可以在进行小组划分时,以学困生为核心进行小组的创建.这样一来,在学习进行中,其他学生可以给予学困生一定的帮助,这对转化学困生是很有效的.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进行分层教学,给学困生制订与其发展程度向适应的教学要求.在本课中,教师就可以将分数概念的理解作为其学习的主要目标.通过教师教学方法的调整,学困生就可以进行更有效的学习.
  (六)正视网络作用,做出合理引导
  网络与其他事物一样,都具有两面性,为了帮助学生突破学困,教师要重视看合理引导.教师需要用辩证的眼光看待网络媒体,不能一味禁止学生上网,否则有可能激发学生的抵触心理.所以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网络检索学习知识的示例,让学生认识网络的正确用途.对于学生玩游戏的情况,教师要能明确态度,使学生了解适度游戏是可以的,但沉迷游戏是绝对不行的.为了防止学生由于自控力不足而沉迷游戏,教师要联系学生家长,与家长共同制订合理的管理策略.
  例如,在进行“扇形统计图”的教学时,教师可以在这一课的教学中对用网络检索图形资源的方法进行展示,使学生认识到网络的合理用法.教师可以检索一些常见的统计图,使学生对统计图的相关知识有所认知,同时对网络的正确用法有了一定认识.
  综上所述,为了实现小学数学学困生的转化,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中要从基础做起,对学困生的情况进行改变.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基础内容的教学,转换教学观念.教师要结合生活中的数学资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还要开展鼓励式教学,找到学生的学困原因并帮助其突破,帮学生树立学习信心.只要教师有耐心,学生有决心,“丑小鸭”就能变成“白天鹅”.
  【参考文献】
  [1]陆晓兰.小学数学学困生的成因分析与转化策略[J].基础教育研究,2016(20):53-54.
  [2]杜晓云.谈小学数学学困生形成的原因及转化策略[J].学周刊,2017(17):11-12.
  [3]谭晓红.新课改下小学数学学困生的成因及转化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2016(33):158.
  [4]王创明.小学数学学困生的成因及转化策略[J].甘肃教育,2016(19):48.
其他文献
【摘要】全面实施新课改以来,在全新课程理念的引领下,教师的课堂教学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与此同时,对新课程理念的一些误读也导致了课堂教学的失效.以下是笔者对多年教学中的所见所闻或亲身经历的一些现象所发表的一些拙见,希望与广大教育工作者一起交流、探讨.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失效  新课程改革实施以来,在新课程理念的引领下,教师的教育观念、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等发生了很大改变,在这个过程中,师
利用SV300测绘软件制作县乡公路网数字地图,是使用公路部门熟悉的AutoCAD为平台的,解决了CAD中没有专用地形符号,图块填充颜色少的问题,所制成的数字图便于修改、编辑、更新,且可
近日,澎湃新闻从中国人大网了解到,全国人大代表、湖南永清环保集团董事长刘正军在《关于尽快出台(固废十条)的建议》中,建议国务院尽快出台《固废十条》,针对固体废物污染防治工作
采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逻辑分析法,从回顾河北省竞技体育发展历程入手,以近三届全运会成绩为主要依据,分析当前河北省竞技体育发展所面临的形势,查找存在的问题,并从金牌
采用文献资料调研、问卷调查、实地访问、数理统计等方法,对湘鄂渝黔边区居民体育现状进行了调查分析,并提出针对性的对策和建议。研究结果表明,参与体育锻炼的居民大多选择
山西省交通环境监测中心成立于2000年5月,隶属于山西省交通环境保护中心站。拥有山西省质量技术监督局颛发的计量认证合格证书、省环保局颁发的环境监测资格证书(环境质量乙级
“‘互联网+’为塑料回收再生行业转型升级提供了新思路和新手段,目前行业正在积极探讨与互联网有机结合的模式,希望利用互联网手段降低交易成本、提升交易效率。”针对国家发改
运动作为一种应激,可以引起机体免疫细胞发生变化.运用文献综述的研究方法,论述了运动对免疫细胞的影响,并对它们的调节机制进行了探讨.
在分析水泥混凝土路面的各种损坏形式及损坏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水泥混凝土路面修补材料的选择原则和修补材料的相容性概念,并对各类修补材料进行了评述。
运用文献资料法,在研究阳光体育运动本质特征的基础上,分析了高校体育课程改革存在的问题,借鉴国外高校体育的优势资源,将阳光体育运动与高校体育课程改革相结合,提出对于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