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三台”融合 唱响好声音

来源 :中国广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ihuax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时下,“跨界”一直是个热门话题,给人带来新奇感。此次“三台融合”,也是一次跨界创新。所谓“三台融合”的创新,绝不仅仅是将三家媒体的人员进行简单的聚合,而是引導各台的优秀工作者相互合作、细致分工,在专业性上互相补足。而三台融合后,三台的顶尖创作人员也集结在一起,发挥原本各台的内容优势。集合后互相取长补短,发挥出1+1+1>3的效果。同时,一体采访、一体录制大大减少了重复制作的成本。
  在传播渠道方面,此前三台各有自己的媒介领域,电视台是“看”,广播电台是“听”。融合之后打造出全新的全媒体——电视节目在电视台和网络平台同时播出,弥补了电视台播放无法暂停以及不在家时无法看电视的不足;广播可以“听”电视节目则打破了开车时和行走中无法观看节目的桎梏,几乎将媒体覆盖到生活中的所有场景。三台融合后,整体推介宣传造势自然会优于单独一台,使得宣传效果大大提升。
  在节目编创和制作上,以往各台节目播出较为独立,即使各自有着可以相互借鉴的优势项目,但互相合作依然非常困难。“三台融合”实现了创作资源、制作能力的互相补足,电视台的弱项可以在网络平台得以补充,广播又补充了电视台和网络平台的不足,相得益彰。
  在节目主持上,优选三台既有出众主持功底、又有表演能力、且受到听众观众喜爱的播音员及主持人跨界合作,共同参与节目主持和表演。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央电视台(中国国际电视台)、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三台融合”,是媒体在巩固自身优势的同时,积极拥抱技术进步与创新改革的一次尝试,有利于唱响中国好声音。
  (成宇迪文,摘自《光明日报》2018年4月12日)
其他文献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以下简称中央电台)对港澳节目中心广州节目制作室制作的公益广告《水脏了,该用什么洗?》获得2016年亚广联奖公益广告类推荐奖。评委评价:“(本节目)从孩子的角度对
【摘 要】在全媒体时代的今天,作为传统媒体的广播,要在对港澳舆论引导中立于不败之地,出路在于以内容创新为基础、以赢得听众为手段、以舆论引导实际效果为目的,谋求对港澳广播的转型。  【关键词】创新 听众 有效广播 对港澳广播  【中图分类号】G221 【文献标识码】A  互联网的快速普及,移动终端的迅猛发展,给媒介格局带来了深刻变化,给传统媒体的对港澳广播也提出了严峻挑战。传统广播需要用积极的心态迎
黄河流域(片)防洪规划,对缓解流域(片)防洪减灾所面临的突出问题、保障流域(片)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因工程涉及范围广、任务重,故需要合理安排、分期实施,根据黄河流域(片)的
对江河大堤调研中的渗流控制措施和防冲问题,通过计算分析探索了减压沟、减压井的失效原因和设计、施工、管理维护工作注意事项,提示了压差土的设计方法,讨论了悬挂式防渗格崩岸
光动力疗法(Photodynamic therapy)是基于光敏剂的化学物质的光行为.光敏化氧化指一种光敏性物质吸收特定波长的光,经过一系列物理、化学或生物反应,导致另外一种物质(底物通
期刊
在系统分析实测资料和洪水期间航片资料的基础上,概化了黄河下游不同时期漫滩洪水演进模式,初步揭示了中常洪水演进特点及发生机理,指出滩区行洪及滞洪条件的改变是“96.8”洪水传播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对港澳节目中心广州节目制作室每天负责制作五档录播节目(合共4.5小时),节目涵盖了音乐、经济、文化、公益、评书等话题,每年推出的精品节目数量也很多.但面对录播节目交流感弱、节目覆盖区域小的现状,制作室同仁不禁思考:这些辛苦采制的精品节目如何进行更为广泛的二次传播?2015年,通过不断的尝试和探索,笔者找寻到一个方法:通过二维码技术以及媒体融合,让节目不断得到持续的传播.
自1998年推行“三项项制度”以来,黄河下游防洪工程的建设管理取得了很大成绩,但也存在施工进度缓慢,工程结算和施工管理不规范、个别施工工序控制不严等问题。分析认为,当前的防洪工
采用黄河下游实测洪水资料,通过分析不同河道边界条件下洪水传播的特点,深入研究了黄河下游宽河道洪水削减和传播时间的变化规律,认为到水沙条件和河道边界条件的对比是决定洪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