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教学中的学科渗透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taxx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生物教学中,适当地进行相关学科知识的渗透,对学生来说,可以学习运用多学科知识,分析和解决某些生活、生产或社会实际问题,建立多学科间融合、贯通的知识体系,提高综合素质;对教师来说,可以借助其他学科的知识解决某些教学难点,开阔教学思路,让教学过程更生动、活泼,从而提高教研能力。
  一、语文学科的渗透
  中国的古诗词蕴含很多生物知识,在教学中,有选择地穿插古诗词,可以创设情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与环境的关系”一节中,笔者引用了“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和“两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诗词借助课件勾勒出生物与环境和谐相处的画面,此情此景让人陶醉其中,让学生带着强烈的求知欲望进入新知识的探索。教学食物链中生物之间的关系时,引入“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让学生思考其中蕴含的食物链,思考“蛙声”与“丰年”的关系,并以此为例引出生物间的关系。这些诗词的引入,让生物课堂更生动活泼,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顺利实现教学目标。
  教师可以引入不符合生物学观点的古诗词,让学生从另一个角度学习生物学。例如,在教学“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水循环”时,引用李白的“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返”的诗句,引导学生从水循环的角度剖析诗句中的片面性,然后结合事例进行分析,认识植物对水循环的作用和对人类生存发展的意义,形成爱护和保护绿色植物的情感意识。运用语文的诗词辅助生物教学,让学生在享受古典文学熏陶的同时,思维得到发散,提高认识水平。
  二、数学学科的渗透
  在生物教学中,有时适当渗透点滴数学知识,胜过教师的几番讲述。例如八年级上册的“细菌”一节涉及细菌繁殖速度,如果一味地讲述细菌繁殖速度如何之快、数量如何之多,课堂教学就会显得极其单调,学生就会厌烦。让学生亲自计算课后技能训练中细菌的繁殖速度,计算之后,学生大多发出“啧啧”的惊叹。课后,不用过多地强调个人卫生,学生就会自觉经常洗手、洗澡、换衣服,减少自身携带细菌的数目,减少被病菌感染生病的机会。这就让学生体会到学习生物科学知识的价值,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此外,还可以把数学的图表分析技能渗透到生物教学中。如教学“保护生物的多样性”时,将生物物种的灭绝速度,采用柱状图的形式,形象直观地展示在学生面前,这样不用空泛说教,学生就能深刻意识到人类对环境的改变和破坏,使得生物多样性面临严重的威胁。将数学计算和图表分析技能迁移到生物教学中,化抽象为具体,用直观的图表代替空洞的说教,取得强烈的视觉效果,达到立竿见影、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三、心理学、生命教育的渗透
  在生物教学实践中,挖掘教材中的心理健康教育因素优化学生的心理环境,越来越受到重视。初中生正处在生理、心理急剧变化的阶段,极易受到外界的影响,如果不加以引导就很容易产生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七年级下册的“青春期”是一个很好的教育切入点,结合讲述青春期的身体和心理变化,教师应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和对待青春期出现的生理现象,做好青春期卫生教育。青春期性意识萌动是正常的心理变化,应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把主要精力放在学习上,健康地度过人生的金色年华。
  利用生命科学丰富的资源,结合学生实际,切实开展生命教育。孩子大多在优越的环境中长大,很少吃苦,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一点挫折或不顺心的事,有的就会惊慌失措。初中生物教材中有大量生物繁殖现象,可以利用这些知识让学生体会生命在大自然中孕育与生存的艰难。例如,教学“人的生殖”时,通过人的生殖过程的教学,引导学生认识到每个人都是最优秀的、独一无二的个体,让学生铭记父母的恩情,体会生命的伟大和来之不易,从而学会珍惜生命,永远积极向上,活出精彩的人生。
  四、地理学科的渗透
  每种生物都生活在一定的环境中,它的生存必然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只有让学生事先调查生物当地的地理位置、气候条件等因素,才能体验和认同这种生物的形态结构特点是与其所处的环境相适应的。例如,在“绿色植物的生活需要水”一节中,提早布置学生查询我国较特殊的地区,如塔克拉玛干大沙漠、大兴安岭、内蒙古大草原的地理位置、气候条件和那里的植物分布状况;布置调查泉州地区的地形、地貌和生物的分布;调查身边的生物分布和地理环境。课堂上学生能拿出课前准备的资料,相互表达、交流和讨论,最后学生经过总结整合之后达成共识:水是绿色植物生存的必需条件,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是普遍存在的。
  五、与其他学科的渗透
  生物课中常需要渗透物理学科的知识教学,例如,借助力学原理分析鸟类在形态结构上是如何减少重力和阻力,增加动力的;又如利用杠杆原理教学“动物的运动”中关节的结构和功能。生物可以与历史学科相渗透,古今中外的历史上不乏许多跟生物学有关的典故,在教学中穿插些历史故事,或者介绍为生物学发展作出卓越贡献的名人名家,同样能提高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和信心。此外,生物课中适当渗透与教学相关的化学、体育、信息技术等学科的知识,能够强化课堂教学效果。
  综上所述,加强生物教学中的学科渗透,能让学生更“乐学”、“会学”生物学,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教师要提高学科渗透的能力,在课堂教学中,对相关学科知识进行渗透、整合,培养学生的思维,开阔学生视野,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掌握学科渗透的学习方法,提高学科间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从而真正提高科学素养。
其他文献
“安迅通”无障碍开放式门禁考勤监控通道可应用各种射频卡、智能卡、IC卡,包括Mifareone、EM4100-ID卡、条码卡、电子标签、HID智能卡、TI智能卡等。它最大的特点是远距离感
一、问题的提出  从“同课异构”活动说起,“同课异构”活动是一种高效的教研活动,通过两位或更多教师对同一教学内容各自独立地备课、上课,然后进行对比研究,可以促进所有活动参与者在教学能力方面有所提高。“同课异构”教研活动对物理教师的教学能力发展确实具有重要作用,但由于时间和空间等因素的制约,活动很难经常开展。在“同课异构”活动中得到的教研启示如何在日常化的教研中得到实施呢?如在“同课异构”中课堂被摄
高三化学复习策略很多,不同层次学生的策略方法可能不一样,付出的努力和得到的结果就更不一样,本文针对不同层次学生提出不同的复习方法,以供参考和借鉴。 There are many s
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把握学生的动态,整合各种教育元素,巧妙运用教学资源,既是构建有效课堂的重要手段,又是一种艺术。将“拾遗”艺术导入课堂,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本文围
摘 要: 课堂应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采用启发、讲解、指导、讨论等方式,激发学习兴趣,养成良好学习习惯。教师要恰当地安排习题,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让学生自己动手动脑做实验,观察自然现象,用所学知识分析研究,得出正确的结论,培养其观察、实验能力;组织学生进行必要的讨论,发表自己的见解,通过对某一概念的形成、规律的得出、模型的建立、知识的应用的探讨,培养学生分析、概括、抽象、推理、想象、判断等思维
氧化还原反应是中学化学学习的主线,也是高考必考的热点考点之一。师生用常规法解答氧化还原反应计算,感觉棘手。若将电子守恒规律应用解决该类问题,就可以大大简化计算过程,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下面就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如何进行电子守恒法构建与应用谈谈体会。  一、电子守恒法的构建  我们观察下列两个实例:  分析以上两个实例可以得到以下结论:  1.氧化剂得到电子的物质的量,等于完全被还原的原子的物质的量乘以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摘 要: 本文以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分析了当今社会对人才的要求,阐述了目前高校在人才培养方面的薄弱点,并提出了高校在改进人才培养质量的措施。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教学 高校人才培养 工作应用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颁布标志着我国高等教育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在中国经济总量在全球排名第二,经济结构面临转型的时机,社会对人才、知识的需求对高等教育的发展提
<正> 在电视媒介研究中,一个最为现实的问题是:如何评价和测定电视对人的影响的心理学方面。电视在社会舆论及人们思想倾向的形成方面拥有巨大的潜力,因此它是调节社会行为的重要因素。
猪圆环病毒2型(Porcine circovirus 2,PCV2)是引起断奶仔猪多系统衰竭综合征(Post-weaning multisystemic wasting syndrome,PMWS)的主要病原,在我国猪群中广泛存在,给养殖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