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磁共振成像和临床参数的宫颈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预测模型的构建

来源 :实用放射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yppla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基于磁共振成像和临床参数建立列线图模型鉴别正常宫颈黏膜和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方法 回顾性收集30例HSIL患者的MRI及临床参数,另外选取同一时间段内诊断为正常宫颈的51例作为对照组.临床参数包括年龄、孕产史、BMI、血清鳞状细胞癌抗原(SCC)及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感染情况.影像参数包括宫颈黏膜ADC值、宫颈黏膜vibe信号强度(Sv)、宫颈黏膜与臀大肌vibe信号强度差值(Sdv)、宫颈臀大肌vibe信号强度比(CMSRv)、宫颈黏膜StarVIBE信号强度(Ss)、宫颈臀大肌StarVIBE信号强度差值(Sds)、宫颈臀大肌StarVIBE信号强度比(CMSRs),通过单因素分析确定HSIL发生的高危因素.运用Logistic回归分析建立列线图模型.利用ROC曲线和Hosmer-Lemeshow模型拟合优度检验评估模型的区分度和校准度.结果 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HPV,Sdv,CMSRv,Sds,CMSRs在对照组和HSIL患者中有统计学差异,基于这些因素建立的预测模型的AUC为0.906(95%CI:0.842~0.97),拟合优度检验P=0.9909.结论 基于年龄,HPV感染,Sdv,CMSRv,Sds和CMSRs建立的预测模型有助于鉴别正常和HSIL宫颈黏膜,为临床诊疗提供重要信息.
其他文献
摘 要:对于高职院校图形类的专业,通过校企合作建立工作室,将企业一线的项目融入到课堂中,解决了课堂教学与工作脱节的问题。本文以高职图形类专业实施工作室制教育模式为研究对象,通过文献研究、调查研究以及个案研究的方法对工作室制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方法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高职 工作室 人才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4)04(c)-0166-01 
目的 评估氩氦刀冷冻消融(CA)治疗复发软组织肉瘤(RS)的临床疗效及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60例接受氩氦刀CA治疗的术后RS患者临床资料.根据2010年修改后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