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紫质病一例

来源 :中华内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ke6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患者(住院号65825);女,43岁,托儿所保育员。于1955年12月8日因间歇性腹痛发作七月而入院求治。患者于1955年5月11日下午10时许突然发生满腹部剧烈疼痛,并伴呕吐与畏寒、发热,翌日求诊于上海某医院,以急性阑尾炎或急性输卵管炎经该院外科收治。入院时患者体温40℃,脉搏108次,腹软,无肌肉痉挛,右侧腹部明显压痛,麦氏点压痛尤著,但无反跳痛。肛征阴性。白血球计数正常。住院后第二天体温即趋正常,腹痛依然不减,经保守治疗后,腹痛转为阵发性,位于脐周、耻骨上区与右髂凹等处,吗啡可使剧痛减轻。曾请妇产科会诊检查,认为系右侧附件器质炎,但阑尾炎不能除外。神经科检查除表皮感受较过敏外,并无其他阳性发现。X线胃肠钡餐与钡剂灌肠检查示胃下垂、慢性阑尾炎与慢性结肠炎。胆囊部平片检查未发现异常钙化阴影。胸腰椎X线摄片检查示慢性椎体炎与腰椎横突骶骨化。于6月24日曾连续数天便溺棕红色尿,尿液检查红血球与隐血试验均阴性,尿紫质检查无结果。因经保守疗法后,患者症状未见轻减,而阑尾与盆腔疾患又未能排除,故于7月11日施行剖腹探查术,发现盆腔与腹内脏器均无异常,将阑尾切除。手术后,患者仍有间歇性腹痛发作,并诉腰背部与关节酸痛,二下肢无力逐渐加重。以后又有数次棕红色尿;患者尿色常于腹痛加剧时加深,腹痛减轻后转淡。于9月底再检查尿紫质与紫胆元均阳性,方始确立血紫质病之诊断。后曾予核黄素、菸硷醯胺、肝浸膏与葡萄糖酸钙等治疗,均未见效。于10月24日始,每日予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12.5毫克与5%葡萄糖液500毫升静脉注射,凡12日,共用ACTH150毫克,一般状况与关节酸痛虽有改善,但腹痛仍不减轻。于12月8日转我院诊治。

其他文献
目前,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皮质素及其有关类固醇在临床上已被广泛应用,但此类药物可能引起副作用或严重的并发症。据Allanby氏统计1949—1955年内,由于引起了肾上腺皮质衰竭而致死亡者有18例,本院于最近,曾观察到此种并发症1例,兹报告于下。
期刊
白血病在我国之发病率,皆认为年有增加,但确切数字不明。作者在1957年总结了四川省人民医院十年半来共有白血病30例,但在同一医院1957年一年内即有13例之多。1955年瑞士报告白血病发病率较过去十年增加一倍,其中非典型病例更为多见。可见白血病近年来确实有增加之事实,增加的原因可能由于病例确实增多,或因诊断技术水平提高。白血病的诊断一般皆甚容易,但是非典型病例在临床上诊断仍甚困难,本文乃将我院所见
期刊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是莫斯科儿科医师Filatov氏在1887年首先记述的。Pfeiffer氏在1889年以腺热为题,分析了24例,发现本病呈流行性发生,大都见于5—8岁儿童,骤起发热,持续8—10天,伴有倦怠、颈痛、颈淋巴结肿大,并有压痛,但不化脓。1901年春在我国广东汕头市发现的第一例是五龄白种女孩,同年10月开始在当地儿童间广泛流行,外侨儿童染病者亦很多。1914年3—5月间发现福建上杭也
期刊
高血压病是临床工作中所常见的重要疾病。其发病机理,经苏联医学家们的研究,建立了高血压病脑皮层关系的学说。确定了高血压病是一种中枢神经系统的原发性疾病。从而给本病治疗和预防方面指出了一个新的方向。
期刊
1957年4月至9月在上海市北郊区结合血吸虫病集体治疗,对157例血吸虫病患者,作了粪沉淀孵化检查和直肠镜检查,以比较其在诊断方法上的价值。此外,还尽可能地同时进行了皮内反应、尾蚴膜、环卵沉淀及补体结合等试验,以作对比。本系列患者中最多为农民、工人、学生及战士次之。患者多为中年男性。临床上均系慢性隐型血吸虫病。
期刊
肾上腺皮质在高级神经的控制下,对维持机体的内在平衡起着主要的作用。内外环境的变化都影响高级神经活动,后者可通过神经系统的直接作用或通过神经——体液的间接作用,动员整个机体,作出种种代谢调节和加强各器官的功能以适应新的环境。因此,肾上腺皮质对感染所引起的防御作用,早已被重视。
期刊
长春市医院理疗科用低频生理电流苏打水浸脚法,对13名高血压患者在门诊中进行治疗观察,证明效果卓著。
期刊
突眼性局限性粘液水肿是一种罕见的疾病,临床上所见到的及文献报告此类病例中,甲状腺有的肿大,有的未见肿大,其机能可亢进,正常或减低。在大部分病例中,局限性粘液水肿出现于肢体,尤其是出现于胫骨前区皮肤,但也有出现于足背、阴囊及眼睑等处。部分病例是续发性的。(毒性甲状腺肿经过甲状腺次全切除术后),部分是原发性的。总之这类病人绝大多数有突眼及局部粘液性水肿,故称之为“突眼性局限性粘液水肿”较为恰当。
期刊
胆石为现代医学名词祖国医学文献灵枢、外台、巢氏诸病源候论等书中均有类似的记载。西安市中医医院副院长李棣如老中医就古方“硝石矾石散、六一散、白金丸”,化裁成为“硝石散”治疗胆囊结石有奇效。
期刊
附子,商品名附片,民间当作“补药”,用以“驱风寒”,在国外用以治神经痛及风湿痛。其毒性颇剧,用之不当,则常发生中毒。在长沙即发现过一些例子,兹报告2例,并温习有关文献,以期引起同志们注意,裨对此药作进一步研究,以达到合理使用此药的目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