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扶贫开发对农村人口空心化的改善效果

来源 :湖北农业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quanchenw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基于对秦巴山连片特困区内3个处于不同旅游扶贫开发阶段村落的比较分析,从微观层面探讨在实施旅游扶贫开发后,农村人口空心化改善的效果及其特征.结果表明,旅游扶贫开发对农村人口空心化的改善并非必然,而是具有多元性和动态性,且受制于旅游资源、区位条件和旅游发展阶段;同时,这一改善效果在时间上具有滞后性和季节性,在空间上呈现出由村落旅游核心区到次核心区再到边缘区逐渐减弱的特点.
其他文献
人口老龄化是当前中国乡村产业升级面临的挑战之一.乡村产业升级是乡村产业振兴战略的基础,农业技术创新是实现乡村产业升级之芯.理清人口老龄化、农业技术创新与乡村产业升级之间的关系,可为政府制定切实有效的乡村振兴战略提供现实依据.基于中国1997-2018年的时间序列数据,构建自回归模型检验了我国人口老龄化、农业技术创新与乡村产业升级之间的互动关系.结果 表明,人口老龄化、农业技术创新会推动乡村产业升级.虽然短期内,人口老龄化的加剧会对乡村产业升级与农业技术创新产生不利影响;但长期来看,人口老龄化显著推动了农业
构建多元协同反贫困治理机制是有效整合社会资源、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实现乡村振兴的必要举措.基于中国特色反贫困理论及协同治理理论,通过SCP范式的“结构—行为—绩效”框架进行“银里实验”的典型个案研究,系统梳理脱贫攻坚实践举措与乡村振兴推进策略,总结多元主体参与贫困治理的成功要义.研究发现:主体多元是取得贫困治理成效的重要前提,权责明晰是实现资源高效配置的基本原则,组织建设是引领贫困地区发展的关键举措,沟通顺畅是多元主体合作的必要保障.据此,以优化顶层设计、完善治理体系、坚持党建引领、强化合作理念的方式,促进
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乡村社会治理共同体,对于新时代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当前我国乡村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迁,主要体现为农村由封闭型走向流动型、农民由群体化转向个体化以及治理单元扩大化3个方面,由此相应带来了村治主体空心化、公共精神淡漠化、网络关系陌生化等消极影响,成为构建乡村社会治理共同体的困境.针对于此,湖南宁乡大成桥镇“六化社团”、浙江桐乡“三治融合”和湖北秭归“幸福村落”3个地区的乡村采取了不同的应对措施,成功构建了乡村治理共同体.3个实践案例对于乡村社会变迁中的治理共
乡村振兴背景下,优势供给是理解乡村文化振兴的一条新型驱动路径.构建优势供给分析视角,通过对永春县社区大学实证研究发现:优势供给作为不同于外部嵌入、内生驱动的复合型路径,具有文化内容有效、供给成本低、群众参与度高的可持续发展优势.优势供给驱动乡村文化振兴的内在逻辑在于内容的在地化、专业化与创新化契合了文化建设的有效性,供给主体的一核多元化契合了文化建设的自主性,供给成本的共担性契合了文化建设的可持续性.在今后的乡村文化振兴实践中,要注重引入“主题视角”.在供给内容、供给主体、供给方式层面,要坚持在党的引领下
在现今的农村社会中,由于人们生活交流减少、自利性趋强、人口流动加快,农村居民认同不再像从前一样强烈,缺少甚至没有了以前农村乡土社会质朴的氛围,矛盾层出不穷并且解决问题的方式也多元化起来,但有些方式还不太理想.究其原委,无声无影的优秀乡土文化潜移默化中对于相关问题解决的积极影响力在式微.对此,应该充分利用乡村本土优秀文化的力量,通过加强传统文化教育、增加村内文化活动、积极鼓励外出人员参与村内治理的方式,增强农村居民对家乡和他人的认同感,形成一种新的文化认同尤其是在地文化的共识,提升农村居民的包容度、凝聚力,
运用熵值法、灰色关联法对中国2005—2019年的物流发展与农业产业化指标下的数据进行计算,得出物流指标对农业产业化的发展有促进作用,但是贡献作用的大小存在差异.结合研究结果,提出可以通过提高物流效率、增加物流需求、增加物流固定投资等来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
特色农业是农村经济增长的引擎,在全面决胜小康社会和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交汇点上,调整特色农业发展策略,创新发展、提质增效是其在2020—2035年“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新阶段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福建省农业产业结构升级,实现质量追赶的必然选择.在调研基础上,总结福建省特色农业发展的成效和存在的问题,结合当前特色农业发展的要求,研究提出新时期福建省特色农业发展的战略定位,并从优化产业布局、壮大新型经营主体、推进产业融合、重视农业科技、完善服务体系、强化品牌建设和实施开放战略7个方面提出对策建议,以期对
为了提高乡村旅游聚集区的“三生”效应,通过马尔科夫模型、回归分析模型及层次分析方法,分别实现建构乡村旅游聚集区影响能力的时空变化预测模型、格局变化分析模型和影响效应评级模型,并对模型进行效应评测.结果表明,2008—2020年,乡村旅游聚集区的发展为乡村带来38.63%的生产效益及15.82%的生活效益,但却损耗了5.71%的生态效益.经过驱动力控制设计,预测未来10年间将会实现34.25%的生态效益.
湖北省罗田县农业发展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也面临着农业生态环境逐渐恶劣的问题.在农村农民方面,已经出现了绿色发展不够、绿色GDP占比较低、人居居住环境脏乱差以及农民相对贫困的问题.针对湖北省罗田县乡村绿色高质量发展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等方面进行分析发现,交通不便带来的绿色发展成本过高、教育程度不高致使人才的流失以及乡村传统落后的生活生产方式的问题仍然存在,以此提出提高交通通达度持续推广罗田县特色农产品、大量引进人才发展经济以及提高农民素质改变落后的生产方式等对策.通过研究县域乡村绿色高质量发展,有助于激
乡村振兴战略自党的十九大以来备受关注,2020年乡村振兴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基本建成.2021年作为新目标的新起点,找准发展模式是基本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条件之一.通过对句容市茅山镇李塔村、丁庄2个典型村庄的比较分析,结合已有文献研究、现场调查研究,从农业经营主体、农业经营方式、产业驱动力等方面对农业发展进行分析.研究发现,有组织、有规模的现代化农业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带动乡村的振兴,农业科技促进农业发展,内生驱动力带动的乡村发展更为持久.不同乡村特质不同,需要通过科学的判断对其发展进行指导,在新的发展阶段精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