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人口总数的不断增加,在很大程度上增加用地等方面的压力,不仅会影响到区域发展和经济水平的提升,也会阻碍着区域自然环境的协调发展,因此,必须重视对人口预测的重视程度,合理控制人口规模。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时代背景下,人口预测的方法和模型逐渐增多,每种方式适应范围和使用程序都有所不同,应根据区域实际情况,选择最恰当的预测方式,确保能够指导区域制定科学的科学发展战略。本文简要分析人口预测的数学模型,重点介绍Logistic预测模型、双曲预测模型、指数预测模型三种预测方式,并阐述模型间关系。
关键词:人口预测;数学模型;预测方式;双曲预测模型
我国人口总数大,增长速度快,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人口预测的难度,人口的发展可能受到自然因素、文化因素、政治因素、经济因素等多方面的影响,因此相关工作人员必须综合考虑地域经济状况、人口素质、政治环境,选择最恰当的预测方式,确保人口预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需要注意的是,人口预测中运用的数学模型较多,其预测方式表面看似简单,但在实际运用过程常会出现问题,影响到人口预测的准确性,因此,工作人员应不断更新数学模型,做好人口预测工作。
一、人口预测的数学模型概述
人口预测是指在某一特定时间段、某一区域中,调查其现有的人口现状和变化,总结出其中的发展规律,并提出影响人口变化的假设条件,并结合合适的计算方式,预测出未来人口的发展和变化[1]。区域中真实的人口统计资料是人口预测的基础,不仅会影响发展规律的总结,更直接关系着预测结果的可靠性。在实际运用过程中,常会出现以下三方面的问题:一是简单的推断人口增长,如规定人口某一时期的增长率,这相当于将人口与某一准确的数学函数相连,但人口的变化从来都不会呈现出完全的函数曲线;二是选择模型时,没有确定的标准,常采用同一模型去预测不同区域的人口变化,未将人口发展规律考虑进去;三是多种结果的相加得出人口预测,但这种方式忽略了模型之间的差异性,降低了人口预测的科学性。
二、人口预测数学模型及方法分析
人口预测数学模型及方式主要有Logistic预测模型、双曲预测模型、指数预测模型,后两种方式在我国运用范围较广,本文将对三种方式进行逐一讲解,具体如下所示:
(一)Logistic预测模型。自然因素直接影响着人口变化,因此,在预测人口时,需要加上表示环境约束因素的式子,即qP(t)2,进而得出二阶型Bernoulli齐次方程:
其中q表示约束参数,该方程共有三个参数,最早在1838年被运用于人口预测,容易与SPSS和Excel拟合,但计算过程较麻烦,其中Pm=r/q代表着某一区域中人口饱和程度,该齐次方式的饱和条件为:Pm≧P(t),其初始条件为P0=P(t0),根据以上推算过程,可以得出Logistic预测模型[2],即:
其中λ=
Logistic预测模型与齐次方程相同,共有三个参数,使用普通的数学函数回归模型不能很好的拟合数据,应借助OLS方式,在运用过程中,工作人员可以估算人口初始条件中的Pm值,并将其带入到Logistic预测模型中,通过调整Pm值,得出不同的拟合优度,直至其接近人口变化的最大值。
(二)双曲预测模型。Logistic预测模型在理论中特别符合某一区域的人口变化,但在实际中该模型的拟合精度仍不能满足人口预测,即标准误差无法通过检验,针对这种问题,双曲预测模型诞生,该模型在1968年由Keyfitz提出,其表达形式[3]如下所示:
假设上式中,即可以将双曲预测模型转换为数学线性表达形成,在采用OLS方式得到准确的拟合结果。该种方式使用范围较广,在运用过程中,应根据人口实际情况,做出坐标图,并总结出点列间线性趋势,从而得出最佳拟合效果。
(三)指数预测模型。指数预测模型可以运用在最简单的人口预测中,即:假设某区域第t0年为0年,且人口为P(0),其中人口的自然增长率为r,所以按照指数预测模型,可以得出以下人口总数:
P(t)=(1+r)t·P(0)
在将该式经过指数数学变化,将其通用项转化为指数形式,即:
P(t)=P0·en
该种模型称之为Malthus人口增长模型。假定该模型的变量连续,可以求出其齐次方程:
指数预测模式通过最小二乘法对人口变化进行线性回归的预测,并借助SPSS、Excel等统计分析软件,能够很好的得出人口变化的拟合效果。
三、人口预测数学模型的内在联系
人口预测数学模型对人口变化进行预测时,选择不同的模型,会得出不一样的预测数据,该三种数学模型间存在一定的内在联系,其中指数预测模型、双曲预测模型都是Logistic预测模型的特例,但Logistic预测模型无法替代两种模型。为提高人口预测的合理性和可靠性,除了选择科学的数学模型和预测方式外,还应开展全方面的时间序列分析,工作人员必须加大人口预测模型和方式的重视程度,不断探究新型数学模型,为地区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四、结语
综上所述,人口预测工作是一项复杂而系统的工程,但做出短期准确预测是完成有可能的,且其预测结果有利于区域调整经济发展模式,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应科学的选择预测数学模型,准确把握Logistic预测模型、双曲预测模型、指数预测模型之间的区别和联系,借助现代化科学技术,对人口增长做出准确的预测。
参考文献:
[1]何颖芳.科学共同体语境下图书馆学与经典学科的对话融合之思考——以物理学为参照对象[J].图书情报工作,2015,v.59,No.54124:27-32.
[2]陈洁,吴琳.国内旅游公共服务研究的文献计量和知识图谱分析——基于CNKI数据的分析[J].旅游论坛,2015,v.8,No.4606:66-72.
[3]王启梁,李娜.区域性法治评价的初步尝试——2009年“法治昆明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是如何形成的[J].云南大学学报(法学版),2015,v.28,No.14306:2-12.
(作者单位:四川工商学院<数理教研室>)
关键词:人口预测;数学模型;预测方式;双曲预测模型
我国人口总数大,增长速度快,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人口预测的难度,人口的发展可能受到自然因素、文化因素、政治因素、经济因素等多方面的影响,因此相关工作人员必须综合考虑地域经济状况、人口素质、政治环境,选择最恰当的预测方式,确保人口预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需要注意的是,人口预测中运用的数学模型较多,其预测方式表面看似简单,但在实际运用过程常会出现问题,影响到人口预测的准确性,因此,工作人员应不断更新数学模型,做好人口预测工作。
一、人口预测的数学模型概述
人口预测是指在某一特定时间段、某一区域中,调查其现有的人口现状和变化,总结出其中的发展规律,并提出影响人口变化的假设条件,并结合合适的计算方式,预测出未来人口的发展和变化[1]。区域中真实的人口统计资料是人口预测的基础,不仅会影响发展规律的总结,更直接关系着预测结果的可靠性。在实际运用过程中,常会出现以下三方面的问题:一是简单的推断人口增长,如规定人口某一时期的增长率,这相当于将人口与某一准确的数学函数相连,但人口的变化从来都不会呈现出完全的函数曲线;二是选择模型时,没有确定的标准,常采用同一模型去预测不同区域的人口变化,未将人口发展规律考虑进去;三是多种结果的相加得出人口预测,但这种方式忽略了模型之间的差异性,降低了人口预测的科学性。
二、人口预测数学模型及方法分析
人口预测数学模型及方式主要有Logistic预测模型、双曲预测模型、指数预测模型,后两种方式在我国运用范围较广,本文将对三种方式进行逐一讲解,具体如下所示:
(一)Logistic预测模型。自然因素直接影响着人口变化,因此,在预测人口时,需要加上表示环境约束因素的式子,即qP(t)2,进而得出二阶型Bernoulli齐次方程:
其中q表示约束参数,该方程共有三个参数,最早在1838年被运用于人口预测,容易与SPSS和Excel拟合,但计算过程较麻烦,其中Pm=r/q代表着某一区域中人口饱和程度,该齐次方式的饱和条件为:Pm≧P(t),其初始条件为P0=P(t0),根据以上推算过程,可以得出Logistic预测模型[2],即:
其中λ=
Logistic预测模型与齐次方程相同,共有三个参数,使用普通的数学函数回归模型不能很好的拟合数据,应借助OLS方式,在运用过程中,工作人员可以估算人口初始条件中的Pm值,并将其带入到Logistic预测模型中,通过调整Pm值,得出不同的拟合优度,直至其接近人口变化的最大值。
(二)双曲预测模型。Logistic预测模型在理论中特别符合某一区域的人口变化,但在实际中该模型的拟合精度仍不能满足人口预测,即标准误差无法通过检验,针对这种问题,双曲预测模型诞生,该模型在1968年由Keyfitz提出,其表达形式[3]如下所示:
假设上式中,即可以将双曲预测模型转换为数学线性表达形成,在采用OLS方式得到准确的拟合结果。该种方式使用范围较广,在运用过程中,应根据人口实际情况,做出坐标图,并总结出点列间线性趋势,从而得出最佳拟合效果。
(三)指数预测模型。指数预测模型可以运用在最简单的人口预测中,即:假设某区域第t0年为0年,且人口为P(0),其中人口的自然增长率为r,所以按照指数预测模型,可以得出以下人口总数:
P(t)=(1+r)t·P(0)
在将该式经过指数数学变化,将其通用项转化为指数形式,即:
P(t)=P0·en
该种模型称之为Malthus人口增长模型。假定该模型的变量连续,可以求出其齐次方程:
指数预测模式通过最小二乘法对人口变化进行线性回归的预测,并借助SPSS、Excel等统计分析软件,能够很好的得出人口变化的拟合效果。
三、人口预测数学模型的内在联系
人口预测数学模型对人口变化进行预测时,选择不同的模型,会得出不一样的预测数据,该三种数学模型间存在一定的内在联系,其中指数预测模型、双曲预测模型都是Logistic预测模型的特例,但Logistic预测模型无法替代两种模型。为提高人口预测的合理性和可靠性,除了选择科学的数学模型和预测方式外,还应开展全方面的时间序列分析,工作人员必须加大人口预测模型和方式的重视程度,不断探究新型数学模型,为地区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四、结语
综上所述,人口预测工作是一项复杂而系统的工程,但做出短期准确预测是完成有可能的,且其预测结果有利于区域调整经济发展模式,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应科学的选择预测数学模型,准确把握Logistic预测模型、双曲预测模型、指数预测模型之间的区别和联系,借助现代化科学技术,对人口增长做出准确的预测。
参考文献:
[1]何颖芳.科学共同体语境下图书馆学与经典学科的对话融合之思考——以物理学为参照对象[J].图书情报工作,2015,v.59,No.54124:27-32.
[2]陈洁,吴琳.国内旅游公共服务研究的文献计量和知识图谱分析——基于CNKI数据的分析[J].旅游论坛,2015,v.8,No.4606:66-72.
[3]王启梁,李娜.区域性法治评价的初步尝试——2009年“法治昆明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是如何形成的[J].云南大学学报(法学版),2015,v.28,No.14306:2-12.
(作者单位:四川工商学院<数理教研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