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报关于农民工报道的实证分析及对策建议

来源 :传媒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xyygs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央更加重视“三农”问题,有关农民工的报道在党报、都市类报纸的报道频率也呈明显的上升趋势。本文以《扬子晚报》为例,对2001年-2010年该报有关农民工的报道进行了初步调查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扬子晚报》在农民工的报道方面除了能及时准确传达相关政策法规、关注农民工切身利益外,还存在对农民工的报道处于浅层、对农民工的形象塑造存在城市本位倾向、对农民工的弱势地位过于渲染和缺乏对农民工人格的尊重等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都市类报纸关于农民工报道的改进建议。
  关键词:农民工 扬子晚报 媒介分析 对策建议
  农民工作为一个群体被关注的社会学体现,最重要的莫过于媒介的报道介入。本文以南京《扬子晚报》为例,对最近10年农民工的报道案例进行量化分析,解析农民工在新时期(2001年-2010年)被东南沿海城市的容纳度与生存现状。
  《扬子晚报》系东南地区影响力较大的晚报类媒介,其对农民工问题的报道也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对《扬子晚报》的研究,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都市报对农民工的报道情况。
  通过追踪比对全国范围的数家有影响力的媒介对农民工报道的线性趋势,笔者发现2005年度对于该类题材是一个结点,前后多有各项调查结果的差异。故本文采取隔周抽样方式,以2005年为分界,前后各采用5年进行样本分析,具体时间跨度为2001年1月1日至2010年12月31日,共取得274个统计样本。
  一、对《扬子晚报》关于农民工报道的相关分析
  (一)对农民工报道数量的统计
  2001年-2010 年,《扬子晚报》对农民工报道的篇数在2005年出现10年峰值,并在此年份前后呈现出明显的数量倾向的变化:2005年以前年份均在30篇内,2005年以后年份则波动较大,整体对农民工的发表量增加,关注度开始提升。
  (二)对农民工报道版次(是否在首版)的统计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的:“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是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趋势。”2003年1月5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出《关于做好农民进城务工就业管理和服务工作的通知》。面对中央的政策方针,关注“三农”问题,关注农民工,也就成为都市报纸同质竞争的又一次发展契机。
  如表1所示,从《扬子晚报》在首版刊登农民工的报道的总数量看, 2003年以来,首版报道篇数呈曲线增长的态势。这说明,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大众传媒必需通过快捷的、大量的提供各种信息,不仅满足城市居民对信息的需求,也更加关注农民工的生存状态。通过《扬子晚报》的版次情况统计说明,相比于2005年前的时间段,2005年-2010年,农民工报道的首版频率与报道总量趋势基本一致。
  表1 2001年-2010年《扬子晚报》有关农民工问题的报道版次情况
  (三)关于农民工形象的报道情况统计
  通过对报道内容进行社会道义的评价,将农民工形象分为正面、负面、中性三个维度,分析统计得到的数据是:2001年-2010 年,在《扬子晚报》对农民工的274篇报道中,正面报道量为83篇,占30.3%;负面报道量为79篇,占28.8%;而中性报道有112篇,占40.9%,属于报道的主流态度。
  但值得注意的是,2005年以后,除去一个年份(2007年),对于农民工的负面报道数量开始超过正面报道数量并在差距上逐渐扩大。因此可以推判,《扬子晚报》在有关农民工的报道中,出现了城市本位的道德观评价倾向。
  (四)关于农民工报道的体裁分类统计
  如表2所示,2001年-2010年《扬子晚报》对农民工的报道体裁基本以消息和通讯为主,分别占到34.3%和36.9%,两项合计占到总篇数的71.2%;另外理论文章与政策文件所占据的比例为12%,仅次于消息与通讯,居第三,这也是中性类报道的主要信息来源之一;在各种报道体裁中,占比最小的是调查和访谈类,分别为2.9%和1.8%,这说明《扬子晚报》对于农民工群体的报道依旧停留于传统的就事论事的浅层报道,缺乏深度类的调查与访谈,对城市农民工的生存环境、内心世界缺乏关注兴趣与实践。
  表2 2001年-2010年《扬子晚报》对农民工的报道体裁情况
  (五)关于农民工报道的题材类型统计情况
  按流动现象、生活工作状态、安全事故、工资清欠、违法犯罪、子女教育、春运、与其他社群关系、维权与社会救助、典型人物事迹、其他等11类题材分析,如表3所示,2001年-2010年《扬子晚报》对农民工的报道中,生活工作状态、违法犯罪和与其他社群关系三类题材的报道所占比例分别达到46%、12.8%和12.4%。其中生活工作状态占到所有题材中的将近一半,而其中大部分内容都是报道农民工在城市环境下糟糕恶劣的生存背景以及其不良的生活习惯导致的各种问题,多涉及负面类题材报道;涉及农民工子女教育和典型人物事迹题材的报道篇数最少,分别为2篇和3篇,仅占总数的0.7%和1.1%。
  表3 2001年-2010年《扬子晚报》对农民工的报道题材情况
  总体上看,在2005年以后,《扬子晚报》给予农民工的关注度有较大的提升,但基本集中于报道其作为文化相对论上的他者与城市居民的差式。
  二、与其他都市类报纸的横向比较分析
  通过与国内其他都市报关于农民工的报道比对,笔者发现,《扬子晚报》对农民工群体的报道与社会学层面关于东南沿海发达地区农民工生存状态基本面貌基本相符。
  研究显示,近年来西部地区媒介对于农民工的关注度呈下降趋势。如《华西都市报》首版对农民工报道从1997年-2002年的25篇下降为2003年-2009年的19篇,农民工形象多可解读为暗讽式的中立,农民工地位在该报报道中也呈现出弱化的趋势;陶建杰则考察了2002年《新民晚报》、《解放日报》和《文汇报》的情况,发现涉及农民工的报导中,负面内容的报道所占比例分别为24%、29%和33%。   而在对《扬子晚报》2001年-2010年10年间的报道样本的内容进行横向与纵向比对分析后,农民工的形象被定位于最一般层面的“社会弱势群体”:趋向积极的形象建构的事件类型“个人奋斗与创业”仅占8.7%,而偏向更为消极甚至负面的“冲突事件”、“荒唐事与不理性行为”及“违法犯罪”三类事件也占约23.3%的比重。而相对应的“受欺侮与损害者”的类型比重达到了51.31%,超过半数比例,说明媒介报道下的农民工群体是作为一个“边缘群体”被呈现在城市居民的视野中的。
  三、关于都市报对农民工报道的结论
  通过前面就《扬子晚报》关于农民工报道的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也可作为我国都市类报纸的一般结论:
  1.能够及时准确地传达解读政府的相关政策、法规、制度。《扬子晚报》政治理论水平是相当高的,对政府政策的报道解读也是很到位、很及时的。如《扬子晚报》2005年1月28日的《劳动部门多举并用防欠薪》(A3版),从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的角度给予报道;2005年5月7日《民工技能培训可享政府补贴》(A2版),告诉农民工学技术提高自己可以从政府那里得到支持。
  2.报道大多能够关注到农民工的切身实际问题。《扬子晚报》在对农民工新闻的选择上注意真实反映农民工的实际状况,踏实解决农民工实际问题。如2005年1月7日的《如何净化农民工就业环境》(C4版),为农民工创造一个良好的就业环境提供了借鉴;2005年5月10日报道的《民工子弟学校几成托儿所》(C1版),直接指出了农民工子弟学校教室少、教学质量差、环境差的问题。
  3.关于农民工的报道数量有限,且以浅层报道为主,缺乏调查研究类的深度报道。通过关键词的索引和统计,2001年-2010年的10年间,《扬子晚报》关于农民工报道仅为274篇,年均不到30篇。说明在都市报纸的视野中,农民工显然不是所关注的重点,他们不是都市新闻的主角,被以报道市民新闻为主的都市报所排斥。虽然《扬子晚报》关于农民工报道的新闻框架在新近年份更加多样化,但在体裁方面消息和通讯依旧占据报道的绝大多数,而对农民工的深度报道、调查性报道、评论等题材则很少,对农民工报道还停留在表面阶段。
  4.《扬子晚报》关于农民工的形象塑造,总体上以中性为主,但近年来也出现了城市本位的道德观评价倾向,对农民工负面报道数量逐渐上升的趋势。受“市场化”和商业利益的驱使,都市报很自然地会考虑到自己的发行量,在市民猎奇的心态下对于进城务工的农民工往往多采取负面报道来吸引读者群的目的,这导致以农民工为主角的报道偏向“奇异”“惊耸”的社会新闻屡见不鲜,其中部分形象虽不算负面,但也具备强烈的“消极”色彩。如《扬子晚报》2005年9月13日报道的《民工推车摔下11楼》(A20版)、2005年9月22日报道的《工头操刀遭电击》(A20版)。
  5.新闻报道对农民工处于弱势地位过于渲染,不尊重农民工的人格,把其个人隐私充分暴露在公众面前。如《扬子晚报》2005年1月4日报道的《己婚男骗了打工妹一年》(A5版)、2005年1月13日报道的《我们该到哪里过年》(Cl版)、2005年1月25日报道的《讨要血汗钱落单遭围殴》(A4版)、2005年1月4日报道的《少妇醉酒自杀醒后自己报警》(A25版),详细地报道了有关农民工的真实信息,侵犯了农民工的隐私权利。
  四、都市类报纸做好农民工报道的对策建议
  笔者认为,都市类报纸在关注“三农”问题特别是城市农民工问题的报道时,应该做好以下几点。
  1.正确对待经济利益,进一步重视关于农民工的报道,把农民工做为新的重要的受众群体对待。因为农民工已经和城市化进程的演变、市民化的生活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所以,都市报的继续发展是离不开农民工群体的。
  2.真实、客观、公正、全面地报道农民工。一是都市报要为农民工留出更多的版面和专题、空间。二是对农民工的报道角度不能太单一,应该有一个全面综合的观察角度。三是讲求人格平等,尊重被采访者。新闻记者更要以“平静”的心态、“平视”的角度来对待农民工。
  3.实现都市报和农民工的良性互动。都市报要做好对农民工的报道,必须找准关爱民工的第一落脚点。这就要求记者不要停留在理论层面的研讨,而是深入建筑工地、矿区、机械、五金业及制鞋、制革行业,对民工生活、工作进行专项调查,以切准脉搏。
  4.引导农民工对城市的归属感。都市报在有关农民工的报道中,应该更加注重培育市民与农民工的现代市民意识,一方面加强农村基础教育和城市农民工的培训工作;另一方面要在市民头脑中确立起文明、开放、兼容的新观念,创造平等融洽和谐的社会氛围。
  参考文献
  [1]李培林. 流动民工的社会网络和社会地位[J]. 社会学研究,1996.
  [2]陈红梅. 大众媒介与社会边缘群体的关系研究—以拖欠农民工资报道为例[J]. 新闻大学,2004 .
  [3]张力. 《华西都市报》农民工报道研究:以1997-2009年的报道为例[J]. 新闻世界,2010(4).
  [4]王春光. 农民工的社会流动和社会地位的变化[J]. 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03(4).
  [5]胡杰成. 农民工城市融入问题研究综述[J]. 兰州学刊,2008(12).
  作者系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博士后
其他文献
蒋建国强调要重点抓好四个方面的工作  本刊讯 2月25日,2013年全国报刊管理工作会议在京召开,新闻出版总署党组书记、副署长蒋建国出席会议并讲话。中宣部、新闻出版总署有关司局负责人,中国报业协会、中国期刊协会、全国各省(区、市)新闻出版局和解放军总政宣传部新闻出版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新闻出版局有关负责同志共90多人参加了会议。  蒋建国在讲话中强调,201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的开局之
期刊
2012年5月,湖北日报传媒集团成立湖北日报新媒体集团,将湖北省人民政府网站编辑部、荆楚网、大楚网、湖北省文化产业网、湖北日报数字传媒有限公司以及新媒体发展中心纳入其中,统筹协调管理,加快实施全媒体转型,并逐步摸索出一条“读者—受众—用户—客户”的转型路径,促进新媒体产业链逐步形成壮大。  在探索全媒体转型的实践中,湖北日报传媒集团以六项突破布局新媒体发展,为集团未来的全媒体发展奠定基础。  以主
期刊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脱出来,有了更多的闲暇时间。人们在工作之余,既需要丰富的物质生活,也希望从新闻中获得休闲娱乐的享受,传统的新闻叙事模式已难以满足人们的需求,而以讲故事的形式报道新闻,充满了趣味性和人情味,已成为国内外众多媒体的选择,也产生了许多优秀的新闻报道。2011年7月3日《都市快报》刊登的通讯《吴菊萍:勇敢的妈妈 伟大的母亲》就是这样一篇报道。该作品读起来像一篇内
期刊
区县报因为贴近基层,而极富生命力,在推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不可小觑的作用。然而,在当今新媒体急剧发展、中央以及省级媒体不断扩张的媒介环境下,规模相对较小、辐射相对较弱的区县报面临着很大挑战。如何创新突围、提升影响、长足发展,成为新闻业界、传媒学界共同关心的问题。  2012年12月11日,由重庆市区县报研究会、中共重庆市渝北区委宣传部和《传媒》杂志社联合主办的“第二届重庆市区县报发展论坛”在
期刊
中国文化“走出去”和中国文化自信  文化是人的属性,与人密切相关,不可能脱离人而存在。文化分为两个层次,一是指人类的信仰、价值观、生活习惯、思维方式和积累的全部知识的总和。第二个层次是指“文化产业”“文化创意产业”。这类“文化”需在政府的支持下才有大发展的可能。  中国企业和中国文化都需要“走出去”,这是国家经济、政治和文化发展的需要,是民族复兴的需要。首先,中国只有将文化推向世界,获得认同,建立
期刊
中央国家机关今年的第10期“强素质,作表率”主题读书讲坛活动,我们为大家特别邀请了我国著名红色剧作家王朝柱先生主讲,题目是《革命历史题材作品创作漫谈》。  选择这个题目的由头是前段时间《寻路》这部电视连续剧的热播效应,当时,虽然没有达到万人空巷的盛况,但是的确吸引了众多的干部群众下班后放弃了应酬吃饭、友情洽谈,聚集到电视机前头,重温1927年“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到1932年“宁都会议”,这段在腥
期刊
多年前谈到电视国际新闻,只有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的最后部分是纯粹符合定义的。如果想通过电视媒体了解国际大事,只有央视短短几分钟的国际新闻,远远不能满足观众的收视需求。随着电视媒体突飞猛进的发展,如今不仅中央电视台专门增设了国际新闻频道,不少省级或市级的地方台也开始涉足国际新闻领域,加重了全球资讯的报道力度。国际新闻栏目如同为国内受众打开一扇看世界的窗口,是国内受众了解全球讯息的重要媒介。  国际新闻
期刊
在全球传统报纸高喊“狼来了”的一片惊呼声中,以地铁报为典型代表的免费报纸在中国却异军突起,逆势领涨,迎来了又一波发展高潮——这种以都市核心圈地铁网络为主要发行渠道、目标人群精准锁定为白领上班族的新兴平台型媒体,迅速成为中国一二线城市里一道新的风景线,其“都市新主流媒体”的形象引起业界瞩目。本文拟以《羊城地铁报》的营销实践为例,探讨地铁报是如何打造独特的“免费+渠道+落地”营销模式,这种模式的丰富性
期刊
2012年对于期刊人来说必定是不平凡的一年。这一年,期刊人大胆探索,勇于创新,取得骄人业绩。刚刚胜利召开的党的十八大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强调建设文化强国,振奋人心,让期刊人有了无穷的动力,对未来充满信心。  岁末年终,北京的几分寒意并没有消减期刊人的热情。12月6日,西国贸会议厅,群英聚集,暖意融融。第七届中国期刊创新年会在这里举行。新闻出版总署副署长邬书林、中宣部出版局副局长刘建生、中国期刊协会
期刊
全国地铁报联盟是由北京娱乐信报社、上海I时代报社、广州羊城地铁报社、南京东方卫报社四家报社共同发起,并于2008年成立的。截至目前,全国地铁报联盟成员已达20家(含观察员1家),自成立以来每年举办一届联盟峰会。10月16日-18日,记者应邀参加了在成都举办的第五届全国地铁报联盟峰会,就中国地铁报的发展历程、发展模式、未来的发展方向等问题,对全国地铁报联盟主席杨黎光进行了专访。  历程:地铁报十年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