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专业英语”教学研究与探索

来源 :科教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uanxinyu00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食品专业英语”是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方向的专业选修课程。为了培养具备一定国际视野,能够在跨文化背景下,与国内外业界同行进行沟通和交流的食品工程卓越人才,食品专业英语课程应结合基础理论、国内外生产需求和专业前沿知识“三位一体”的教学理念,因“才”施教。基于该教学形式,课题组从食品专业双语教学的内在需要、教学方法、教学要求和教学内容等方面,探讨了食品专业双语教学实践中面临的问题及改进机制。
  关键词 食品专业英语 双语教学 改进机制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s.2020.09.009
  Abstract "Food Professional English" is an elective course for food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In order to cultivate excellent food engineering talents with certain international vision and ability to communicate with domestic and foreign counterparts in the cross-cultural context, food professional English course should combine the teaching concept of "Trinity" of basic theory, domestic and foreign production demand and professional frontier knowledge, and teach students according to their aptitude. Based on the teaching form, the research group discussed the problems and improvement mechanism in bilingual teaching practice of food specialty from the aspects of internal needs, teaching methods, teaching requirements and teaching contents.
  Keywords Food Professional English; bilingual teaching; improvement mechanism
  “食品专业英语”是以基础英语、食品专业基础课和专业核心等课程为基础展开的课程。一方面,随着全球化的高度融合,国家之间的联系日益紧密,食品学科的发展需要不断深入,单一语言的教育无法满足世界环境的需求;另一方面,学生在多年基础英语的学习后,对专业知识上的英语接触反而较少,无法充分了解和学习国际上本专业的前沿知识,这极大地封闭了本科生的视野和限制了创新思维的来源。因此,无论从世界环境还是学生本身而言,双语教学是食品專业未来教学的发展趋势。开展双语教学可以让学生具备一定的食品专业英语的口头表达、阅读和写作能力,为今后从事食品专业工作和研究奠定专业英语的基础。同时能够使学生把英语与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知识结合起来,拓展学生的知识结构,帮助学生接触专业方面的英语资料,了解本学科发展的最新动态,甚至可以使学生可以更多地参与国际专业交流。[1]本课程结合基础理论、国内外生产需求和专业前沿知识进行“三位一体”的教学方法,以学生需求为导向,着力培养现代化食品工程卓越人才。下面我将从食品专业双语教学的内在需要、教学方法、教学要求和教学内容等方面,探讨食品专业双语教学实践中面临的问题及改进机制。
  1内在需要
  同其他任何一门课程一样,食品专业英语的需求决定了其存在的合理性和必要性,在对学生的培养上,食品专业双语教学内在需求可以从三个方面介绍:社会需求;学生自身需求;课程需求。
  (1)社会需求:在经济全球化深度融合的背景下,国家亟需一大批既精通食品专业知识,又具备听、说、读、写等基础英语能力的专业人才,以便进行各种国际交流、贸易往来、学术探讨等活动;[2]此外,食品企业也需要英语专业人才开展国际贸易和技术研发等工作,专业英语人才不仅仅是需要一定的英语水平,更重要的是要对本专业的科技前沿、专业表达、专业词汇等方面的掌握。所以,需要通过食品专业英语教学,以培养满足社会需求的高素质专业人才。
  (2)学生自身需求:与社会需求相吻合,学生自身也亟需从传统思维中走出来,通过专业英语的学习将知识同现代思维融合,从而提升自己专业技能,以适应社会需求。[3]另一方面,本科生如若想进一深造学习,专业英语相关技能和知识也是必不可少的部分。此外,通过专业英语课程的学习,能更好地参与国际专业交流,进行外文文献查阅和学习,吸取国外食品或相关学科的最新发展成果,锻炼自己的创新思维,为学生在研究和工作岗位的学习提供基础。[4]
  (3)课程需求:教材作为知识的载体,在课程教学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为了满足自然知识的更新和前沿理论的多样性发展,英语在教材和教学中就变得十分必要。[5]课程在发展中也必须要更新迭代,因此同国际知识相融合也是设置英语专业课程的初衷,这样才能让不同知识相互融合并迸发新的知识火花,最终也会成为学生学习专业知识的一种必然渠道。通过双语课程学习,学生可以了解知识发展前沿,使其在前沿知识中强化能力,从而提升课程的意义。   2 教学方法
  基于基础理论、生产需求和专业前沿知识“三位一体”的教学理念,本课程采用以课堂讲授为主的教学方法,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课堂时间对食品专业的英语规律、技巧进行讲解,通过视频学习国外先进食品加工方法,使学生理解知识的来源和实际应用。[6]同时,具体的文献翻译和写作训练,使学生熟练掌握专业知识规律和进一步了解前沿知识;另外,通过课堂讨论、分组作业等多种形式结合学生的自学加深巩固。在实际教学中建议使用对比教学法、激励思考法、写作训练法等方法来提高教学的效果。[7]
  根据相关的教学实践,下面列举一些教学方法。比如在讲授食品添加剂的章节时,可以同时采用对比教学法、激励思考法和写作训练法。先从食品添加剂的最早起源和国内外对其分类方法对比介绍,让学生知其所以然,对国内外分类方法的差异性产生兴趣。然后可以通过同类添加剂的结构进行分析,以具体的抗氧化剂为例,激励学生从分子结构上寻找其在食品抗氧化的共同特点。最后通过搜索专业文献,深入了解其抗氧化激励和研究方法,通过写作进行知识阶段性总结。在完成上述课程活动后,可以随机抽出几组进行课堂讨论,反馈学习情况,并针对英语基础薄弱的学生设置同水平的专业试题,难易兼顾。
  3 教学内容与要求
  教学要求主要针对教师和学生。在教学活动中,老师既是实施者也是组织者,不仅要积极实践课程内容,更要注重教学效果。[8]“食品专业英语”这门课程的特点十分明显,是以兴趣导向为主的课程且授课对象一般为大三群体,学生首先需要学习基础专业课程和大学英语。[9]在教学内容上,尽量能够涵盖学生的现实需求,因“才”施教,比如有的学生业后会直接工作,有的学生想进一步考研或出国,因此,我们的教学内容会专门安排两个章节介绍专业英语招聘、英文论文阅读和写作等。总而言之,在教学内容上要满足学生的需求,以学生产出为导向进行教学安排。
  在教学要求上,对学生而言,需要具备较高的英语基础和扎实的专业知识,同时要保持旺盛的学习热情;对老师而言,需要具备深厚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知识储备,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在传统课堂上,教师承担的角色偏重,根据自己在双语教学实践中的经验,教师可适当放下老师的包袱,将课堂归还给学生。[10]教师适当回顾专业知识,合理拓展前沿知识,积极引导学生思考,以老师提问和学生交流的方式展开学习。另外,老师需要灵活穿插学习内容,尽量多的介绍专业英语的功能。比如,合理安排章节介绍食品机构的英文招聘启事和英文论文写作方法,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
  4 问题及改进机制
  针对教学的改进——此部分包括对学生听课情况的分析和改进以及老师教学中的问题改进。课堂结束后,教师要对课堂满意度进行相应的分析。主要依据学生的课堂作业、上课表现和进行分析。教师应根据分析结果,改进相应教学方法、内容、考核等环节,以便学生更好地接受课堂知识。总的来说,学生的课堂问题主要表现有上课积极性不高、英语基础差、专业知识掌握不牢。针对积极性不高的现象可以设立适当的激励措施,比如在发言和讨论环节增加考核权重。[11]同时教师也要根据学院督导和学生评教员听课的反馈情况、在答疑和批改作业等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进行自评和及时总结,并加以改进。
  针对课程的改进——此部分主要是关于课程内容的改进。主要包括前沿知识和案例素材的更新,课程内容不能一成不变,需要与科技发展前沿知识保持密切联系,同时案例的相关素材也需要与社会热点相结合,这样才能更好的引发学生的兴趣。此外,老师也需要在不断学习中总结新的教學方法,将合适的方法荣誉到课程教学中,发展具有自身特色的教学风格,以满足不同学生群体对课程学习的需要。
  5 结论
  食品专业英语的学习不仅能使学生学会用专业外语进行有效的信息交流,而且方便学生阅读及理解专业外文资料,获取食品专业所需要的前沿知识。本文对“食品专业英语”课程的内在需要、教学方法、教学内容与要求等几个方面进行介绍,简单说明了授课中的问题及改进机制探讨,以期进一步完善授课模式和增强教学效果,希望本文的一些见解能够为培养食品工程卓越人才尽到微薄之力。
  参考文献
  [1] 白艳梅.地方本科院校学生国际交流的制约因素与对策研究——以英语类专业为例[C].外语教育与翻译发展创新研究(第九卷).四川西部文献编译研究中心,2020:208-211.
  [2] 曾筝.食品专业英语教学模式实践——评《食品专业英语》[J].食品工业,2019(6).
  [3] 张佳艳,熊建文.基于需求分析对独立院校食品专业英语的教学研究[J].黑龙江畜牧兽医:下半月,2015(001):130-132.
  [4] 何丽萍,张慧,董陈文华,赵自仙.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英语”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云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20.14(03):129-132.
  [5] 许学燕.食品专业英语教学实践研究——评《食品专业英语》[J].食品工业,2019(8).
  [6] 梁小燕,祝瑛,毛军.材料力学课程双语教学的实践与探索[J].高等建筑教育,2014.23(001):91-93.
  [7] 蒋庆刚,王坤,袁晓光.材料力学双语教学研究[J].大学教育,2019(010):60-62.
  [8] 杨宁宁,马龙,许晖.“食品化学”双语教学模式的初探[J].农产品加工,2019.479(09):119-120,126.
  [9] 张华,汪开拓,顾欣,等.浅谈《食品营养学》双语课程教学实践[J].三峡高教研究,2018(4):72-74.
  [10] 李剑,段芙英.浅析当前大学英语教学的困境及走出困境之对策[C].外语教育与翻译发展创新研究(第九卷).四川西部文献编译研究中心,2020:212-214.
  [11] 刘琪.浅议高职学生英语教学问题与改进措施[J].课程教育研究,2019(06):123.
其他文献
摘 要 “新基建”的提出为高校专业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对智能制造工程专业进行创新建设,推动专业由单一的产教融合向产学研用培五维度融合转变。此举能促进高校与区域经济新要求相适应,并有助于学生应用思维培养和创新实践能力提升。  关键词 “新基建” 智能制造工程 专业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
期刊
摘 要 探索应用型翻译人才培养模式逐步成为服务国家和地方经济的必要举措,地方高校,尤其是民办高校应以适应国家对翻译专业的人才需求为导向,突出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既重理论,也强调实战,以培养技能型、应用型翻译人才为目标,宏观规划、动态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及模式,规避人才培养趋同化。  关键词 教学改革 人才培养 校企结合  中图分类号:G646 文献标识码:A
期刊
摘 要 在高中阶段,由于学习难度的提升,班级中通常情况下会出现一些成绩比较落后的学生,这些学生被称为“学困生”,为了帮助“学困生”获得化学学习能力的提升并且帮助学生积累化学知识。对于众多的方法而言,其中生活化的教学方法是最为常用的方法之一,通过生活化的教学模式,能够让学生在生活常识和学科能力的层面获得必要的学习关联,这也有利于帮助学生进一步掌握化学知识,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提供有益借鉴。  关键词
期刊
摘 要 新时代劳动教育发展为教育体系中与德智体美四育并举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天津大学建筑学院劳动教育2.0提升计划为例,全面探究扎实推进高校劳动教育的有效途径,论述构建“一核四维,多轮驱动”的全方位劳动教育评价体系,充分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关键词 新时代 劳动教育 实施路径 评价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DOI:10
期刊
摘 要 高职英语课程内容丰富,包含的主题涉及文化文明、学习生活、科技发展等各方面,有丰富的思政素材,是实施课程思政的理想平台。本研究学情出发,展开高职英语课程思政教学实践研究,探索如何挖掘教材中的思政元素,设计思政教学目标,在课堂教学实践中将思政元素和思政教学融入课前、课中、课后的各教学环节,在平时潜移默化的英语知识学习与实际应用中融入理想、信念、家国情怀等方面的指引,实现英语教学的知识目标、能力
期刊
摘 要 借助人工智能技术构建教育教学一站式平台是对教育变革的一次有效尝试:平台依据以学生为中心的个性化服务理念,通过第一版本的一站式平台第一期选修的学生数达到240人,学生反映课程内容编排紧凑,先导课程与主要课程安排合理。通过平台课程学生能够快速掌握人工智能行业动态。对比计算机专业同层次的其他选修课程,无论是选修人数、课程满意度都有明显提高,证明了一站式平台是切实可行的,符合现代智慧教育的教学理念
期刊
摘 要 教材是老师教学和学生学习不可或缺的学习工具。建构高水平的教育体系,开发形式新颖、内容丰富的教材是关键。基于移动终端资源(二维码)的新形态教材迎合了“互联网+”时代背景应运而生的“融媒体”潮流。新形态教材将传统纸质教材与教学资源包括视频、动画、电子书、在线测验、师生互动讨论等一体化建设,形成相互配合、相互支撑的教学资源云体系。开发与建设思政类新形态教材,提升思政类辅助教材的内涵与外延,提高思
期刊
摘 要 社会服务能力是高职院校优质建设的主要考量要素,对高职教育社会服务功能做出了顶层设计。本文归纳总结高职院校服务社会能力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借鉴法国高职教育服务社会的有益经验,提出新商科背景下高职院校提升服务社会能力的对策和建议,为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能力建设提供理论方面的参考。  关键词 新商科 高职教育 社会服务能力建设  中图分类号:G717 文
期刊
摘 要 翻转课堂近几年被广泛关注,然而其所引发的教师角色、课程模式、管理模式等一系列变革,都需要时间去实践和探索。本文以“志愿者管理”线上教学实践为例,通过工具的分析选择、框架设计、实践验证三个阶段,梳理出三个PBL并行的线上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这种模式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因此可以在其他实践性强的高校文科教学中加以推广。  关键词 翻转课堂 在线教育 问题式学习 项目化学习  中图分类号:G424
期刊
摘 要 土壤生態学是生态学的新兴分支学科,并逐渐成为了生态学重要的组成部分。针对目前生态学专业土壤生态学实验教学实际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对课时设置、实验内容、教学方法以及考核体系提出了具体的改革意见,以期为生态学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奠定基础。  关键词 生态学专业 土壤生态学 实验课程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DOI: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