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体操项目落地的稳定性

来源 :体育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lzhou4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于体操运动本身具有的高空特征,落地时容易发生伤害事故。因此部分学校取消了开展危险系数较大的项目,如:跳马、跳箱,单杠等。如何提高落地的稳定性,避免或降低运动创伤事故,根据本人教学与训练的实践,对体操落地技术问题谈点看法。
  
  一、提高落地稳定性的条件
  
  掌握正确合理的落地缓冲技术,才能有助于落地稳定性的提高。通过教学我认为:落地前空中动作技术质量的好坏,身体各环节绕纵轴转体或绕横轴翻转的动量矩大小的调节是否恰到好处,也是落地能否站稳的必要前提条件。落地前的理想重心抛物线,最好是腾空高、落点近, 这样,落地角较大,重心水平速度相对较小,便于落地缓冲站稳。
  同时,膝关节缓冲是落地站稳的关键。实践证实;膝关节在整个制动缓冲过程中应是主要的缓冲关节,(膝关节的缓冲角度大约在135°左右容易发挥最大的肌肉力量),凡是落地最后能站稳的学生,落地角度大(膝关节),缓冲力的作用时间也长,重心下降的高度也大。因此学会正确合理的落地缓冲技术是十分必要的。
  
  二、落地稳定性的技术要求
  
  1.落地时要紧腰,相对固定髋角,以利于身体重心位置的调节。如果落地时腰部放松,就容易受伤,也不利于保持身体的平稳。
  2.要求膝关节借助强有力的肌肉退让性主动工作,来缓冲和消耗落地时产生的冲击力对关节的损害,并使下落速度很快降低并趋向于零。
  3.落地后脚趾要用力抓住地面。一方面是为了增大支撑面积,另一方面是以肌肉内力矩来克服反向的倾倒力矩,保持身体在一定范围内的平衡稳定。
  4.为提高落地的稳定性,眼睛要尽早地看到地面或周围定向标志物。切不可“推手一闭眼”或“撒手一闭眼”。视觉的空间判断,有利于加强落地时肌肉平衡工作的协调能力。
  5.为了避免肌肉和韧带的拉伤,落地时两腿不能完全伸直顶地,也不能全蹲着地,要成高难度的腾跃动作,必要时,两腿弯曲可稍大一些。
  6.各关节的弯曲必须保持适度的紧张,不能放松,在落地前就立即主动屈膝。落地时屈膝姿势不要停留过久,应该及时成直立姿势,头要保持正直,两腿并拢,两臂侧举或侧上举以保持平衡。
  
  参考文献:
  1.全国高等院校体育教育专业专科试用教材.体操. 南宁: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1月
其他文献
目前许多对学生学习成绩评定的研究和探索,基本上是从<课程标准>中倡导的学习评定理论上展开的,是先制定考核标准,依据标准对学生进行客观考核,即用统一评定标准对个体进行判
自高中体育新课程实施在我省铺开以来,我校走在我区课改前列。在实施选项教学的过程中,作为一名农村中学的一线体育教师,作为高一年课改备课组长,在实践中不断的反思、总结,选项教
一、羽毛球筒盖的利用我们都知道一个球筒有两个盖子,由于颜色的不同可以在球类和投掷类等教学中作标志物,也可以利用形状特点在游戏中利用。
在查阅、综合前人资料的基础上,通过野外观察、采样,结合偏光显微镜和热分析的实验数据,分析了几种常见鲁砚石的矿物成分及形成的地质环境。研究结果表明:沉积岩类的鲁砚石矿物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