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阳县崔家桥镇小麦高产的实践与探索

来源 :农民致富之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xc039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安阳县崔家桥镇位于安阳县东北部,地处豫北平原,土地肥沃,全镇耕地面积5.5万亩。2016年该镇小麦平均单产达到469公斤,较2015年增加15.1公斤,小麦再次获得了丰收。综合分析该镇今年的小麦生产,主要得益于采取了以下几项技术措施:
  1.选用高产、优质、抗病、适应性强的小麦品种,做到品种合理布局。针对不同地力水平、灌溉条件、种植模式等,在中高产田,选用了“周麦16”、“矮抗58”、“周麦22”为主导品种,在该镇北部沙土旱薄地,选用耐旱小麦品种洛旱6号,做到品种合理布局,小麦良种普及率达到100%。
  2.精细整地,提高播种质量。在实际生产中,大力推广测土配方施肥,精细整地,足墒下种,适时播种等主推技术,保证小麦一播全苗和壮苗越冬。在小麦播种时,重点推广秸秆粉碎直接还田技术,长度小于5厘米,机械深耕、细耙,大力推广测土配方施肥、小麦精播、匀播等技术,播种期集中在10月5日—15日,大面积做到了适时播种。控制播种深度、预防深播弱苗、播后镇压等具体播种时的细节问题和控制近年出现的播种量问题,为一播全苗、苗匀、苗壮、苗齐奠定了基础。
  3.科学指导,加强田间肥水管理。针对春季返青期气温回升迟、气温低等特点,早春管理“早”字当头,以促为主,促进苗情转化升级。采取的具体措施:一是中耕松土,破除板结,活土提温,促弱转壮;二是当最低气温稳定在3℃以上时,及时浇好返青水;三是趁墒追肥,对冬前旺长田块或其它原因造成的缺肥地块进行及时追肥,每亩追施微生物有机肥20kg。拔节、孕穗期,根据不同苗情、不同墒情、不同肥力的田块及时浇好拔节孕穗水,每亩追施尿素10公斤。并及时防治小麦纹枯病,同时喷洒一遍叶面肥,调节叶片功能代谢。
  4.科学决策,及时指导农民应对小麦冻害。受去年冬季特殊气候的影响,该镇部分地块早春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冻害。据统计,该镇小麦冻害发生面积为0.2万亩,呈点片发生,据调查:大部分麦田仅叶片冻枯,无死蘖现象,无死根现象,经过管理对产量影响不大,一小部分麦田发生了不可逆转的损伤,叶片失去吸收功能,但生长点不受损害,通过管理会有一定产量,这种情况只是点片发生,不会造成大面积减产。针对冻害情况,农技人员及时制定了应对措施:冻害发生后,发动农民及时喷施0.01%的芸苔素内酯可溶液剂10毫升,结合除草剂一起喷施,气温稳定后及时追施适量氮素化肥,然后浇水,促进受冻小麦恢复生长,据统计:通过管理,受冻害威胁的小麦苗情好转,为夺取丰收奠定了基础。
  5.切实抓好以“一喷三防”为主的小麦中后期田间管理。小麦中后期的“一喷三防”即:防病治虫、防干热风、防倒伏。此项防治措施,已经被广大农民所接受,其防效及效益也十分明显。该镇领导高度重视,把“一喷三防”工作作为夺取小麦丰收的重中之重来抓,县农业局及时将采购的小麦“一喷三防”药剂分发到农户,并指导农民及时用药。
  6.搞好技术培训、指导和宣传。积极贯彻落实“百名科技人员包百村”活动,做到小麦每个生育期都有技术培训和应对指导措施,责任落实到人,服务到田间地头。充分利用广播、电视讲座、科技服务宣传队、专家现场讲课等多种形式,宣传培训小麦关键生产技术,全乡举办技术培训班19次,指导农民2000多人次,发放宣传资料1万多份,着力解决好农业技术“最后一公里”问题,加快了各项技术的推广应用。
  7.创新粮食生产模式。按照全县安排,该镇实施小麦高产创建0.8万亩,在高产创建示范区内全面推行“一集成六统一”高产创建模式,确保关键技术入户到田,实现了良种良法相配套,科学管理创高产。积极探索粮食高产创建模式,将种粮大户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引进高产示范方,采取托管和半托管模式,提高了农业组织化程度和粮食生产的社会化服务程度,增加了粮食生产的科技含量,每亩地增收节资500元以上。
其他文献
摘要:近些年来,随着环境的恶化,环保成为了全民致力的课题,同时,对森林资源的开发、利用也发生的转变,在进行木材开发的时候,木材检验的环节至关重要,它是对木材的使用质量得以保证的第一步骤。目前,我国的木材检验技术有很大的突破,尤其是木材的无损检验,不仅保证了木材的原有外观,还能提高检验的效率,现在我们在无损检验中融入了震动发法,相互结合,使木材检验技术得到很大提升。  关键字:木材检验;无损检验;震
摘要:黄瓜又名胡瓜,为喜温性蔬菜,生育适温15~30 ℃。黄瓜喜光,每天8~11 h短日照能促进器官分化和形成。黄瓜根系浅,叶面积大,喜湿怕涝不耐旱,根系喜肥不耐肥,最适土壤pH值6.5。以幼嫩果实供食,富含纤维素、多种维生素和矿质元素,营养价值高,适作鲜果、凉拌、熟食、泡菜、盐渍、糖渍、干制和罐制,各种食法都别有风味,广为我国人民喜爱。  关键词:黄瓜 霜霉病 症状 防治  1.发病症状  此病
摘要:油松林是陕西省延安市志丹县最为常见的人工林,其是华北地区的代表树种,具有较强的抗寒性与耐寒性优势,然而,在陕西省延安市志丹县大规模种植的过程中,会出现结构单一、生态系统脆弱等问题,无法有效提升油松林的种植效率,对其发展造成较为不利的影响。  关键词:油松林;自然化经营;改造技术  目前,陕西省延安市志丹县油松林的生态系统稳定性差,树木抗病能力不能满足生长需求,经常会出现病虫害的现象,对当地造
容器育苗,就是用特定容器培育作物或果树、花卉、林木幼苗的育苗方式。容器盛有养分丰富的培养土等基质,使苗的生长发育获得较佳的营养和环境条件。苗木随根际土团栽种,起苗和栽种过程中根系受损伤少,成活率高、缓苗期短、发根快、生长旺盛,对不耐移栽的作物或树木,对立地条件较差的造林地尤为适用。特别是近年来,随着国家对生态环境建设的日益重视,一系列生态工程的实施需要大量的优质苗木,且经过历年的工程造林,未成林的
农产品的产品质量是关系到千家万户的问题,它牵涉到国计民生,与社会的稳定和农民的利益也息息相关,更关系到群众的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因此农产品的问题备受人们的关注,而搞好农药市场安全是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关键之所在。  粮食安全涉及很多方面,包括在种植过程中对作物进行农药、化肥施用时,对未来果实可能造成的影响,因此,粮食安全也代表种植过程中使用的农化产品必须是安全的。改革开放后,中国奇迹般地用7%的耕
[摘 要] 近年来,养殖业得到快速的发展,尤其的羊养殖。羊的养殖模式逐渐转化成为高经济效益,养殖的技术逐渐转变为先进的养殖管理技术。本文中主要介绍了羊的养殖管理措施和具体的育肥措施。  [关键词] 羊 饲养 育肥  [中图分类号] S82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4)04-0261-01  当前,生猪养殖业与家禽养殖业发展遇到瓶颈时,而发展羊养殖业逐渐成为部
近几年来,通过开展对大庆大田作物水稻病虫的测报工作,以及发布防治措施,调查防治效果,总结出大庆区水稻主要病虫害的防治技术,现介绍如下。  一、水稻稻瘟病  长期灌深水或过分干旱、偏施氮肥等导致稻瘟病发病重。水稻一生中有3个易感病时期,分别是苗期、分蘖盛期和抽穗齐穗期[1]。穗颈瘟对水稻产量影响最大,应在破口期及齐穗期及早预防。稻瘟病分苗瘟、叶瘟、节瘟、穗颈瘟和谷粒瘟。防治应采用以种植抗病优质品种为
摘要:在人类社会发展中,森林为人类社会生活提供有力的资源保障,只有加强对森林的经营管理,才能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实现林业资源和社会的同步发展。营林生产实践是森林经营中的重要实践内容,通过有效的森林经营体系理论,能够给予营林生产实践活动以正确指引,对森林资源的永续利用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主要分析森林经营中的问题,并提出森林经营体系理论在营林生产实践中的重要性。  关键词:森林经营体系理论;营林生产实践
玉米粗缩病又称玉米的癌症。一旦染病,几乎无法控制,轻者减产30%,重者绝收。如何控制玉米的粗缩病,结合当地实际略谈一、二。  首先应知道传播玉米粗缩病病毒的主要害虫就是灰飞虱,要让农民朋友认识灰飞虱,知道玉米粗缩病的原因,虽然说是病,得控制虫的道理。该病属于昆虫传播的病害,主要侵染单子叶禾本科植物,如玉米、小麦、谷子等作物以及马唐、稗草等禾本科杂草。该病毒主要通过灰飞虱以持久性方式传播,灰飞虱一旦
[中图分类号] S79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4)08-0109-01  泡桐原产中国,栽植区域北至东北,南至两广,西至甘南,东至胶东沿海。其区域分布为东经100-140度,北纬20-40度之间,其中以北纬30-35度之间为集中产区。  兰考县是泡桐的中心产区,索有“泡桐之乡”的美称。  一、栽培历史悠久  早在远古时期,就有“神农黄帝削桐为琴”的传说。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