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招聘乱象何时休

来源 :财经国家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yunfeng8904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低学历也能拿高薪”“两年买车、五年买房就找我”……在一些网络招聘网站,类似这样颇具诱惑力的招聘信息比比皆是。记者调查发现,一些平台对招聘方的资格审查形同虚设,招聘者的简历可能被投往“黑中介”、传销机构甚至是诈骗公司。

找工作却背上网贷


  月薪8000元至1.2万元、有加班补助、会使用智能手机即可……38岁的张力看到58同城上高薪招聘美团外卖送餐员信息,投递简历后很快接到面试通知。
  张力发现,这家位于北京通州一个小区门面房二楼的公司,办公室门口没有任何招牌。工作人员称:“我们公司是帮美团招聘的,有合作关系,我们推荐肯定你能上岗。”一心想找工作的张力被收取了1200元中介费。
  “现在送餐员都是自配电动车,我们推荐去买有折扣。”工作人员将张力带到10多米远处的一家电动车行,售卖员推荐了一款5000元的电动车,同时“贴心”考虑到张力没有那么多资金,为他办理了网络贷款,3个月的利息500元。
  张力第二天到外卖站点上班却发现,其实可以直接到外卖站点应聘,不收取任何费用。而号称可以骑行一整天的电动车,仅使用4个小时就没电了,并且这款电动车市场售价最多3000元。

  90 自2018年5月至今,有关58同城、赶集网等发布虚假招聘信息的投诉达90余起。

  深感受骗的张力来到电动车行要求退掉电动车,车行给张力办了退款手续,但500元的贷款利息还得他负担。
  有类似张力这样经历的人不在少数。苏州的金先生在赶集网上找工作,一家劳务派遣公司接了单,收取400元保证金后却凭空消失了。金先生向赶集网投诉,对方不予解决。
  记者在第三方投诉平台聚投诉上搜索发现,自2018年5月至今,有关58同城、赶集网等发布虚假招聘信息的投诉达90余起。在中国裁判文书网上搜索发现,自2017年至今,涉及虚假招聘的一审判决书有273份,涉及刑事案件的有174份,其中与虚假招聘有关的互联网平台中,58同城和赶集网涉及刑事案件的分别有74件和36件,最常见的犯罪手段就是诈骗。

挂羊头卖狗肉


  張力应聘的是怎样一家中介公司?记者找到这家中介,表示要找一份送餐员的工作,对方问的第一个问题是:“曾经办过贷款吗?”
  记者查询发现,这个中介机构名称为北京福茂松源商贸有限公司,注册信息显示,其经营范围在2018年变更为销售五金交电(含电动自行车)。也就是说,这是一家售卖电动车的公司。而且,这家公司的营业执照已在上月因“决议解散”而注销。但在58同城上,该企业仍在继续招聘。
  据了解,招聘方需要给平台缴纳“渠道费”,在公司名称旁标出醒目的黄色“名企”字样,是渠道费包含的服务之一。记者发现,在58同城上,这家涉嫌诈骗的中介公司就显著地标示了“名企”字样,而且在各种类别的职位招聘里都发布了信息,例如招聘按摩师、水泥工、出租车司机等,其实都是招送餐员。此外,这家注册在北京昌平的公司,发帖时显示的招聘地址几乎遍布全北京,甚至还有南京等城市。


网络招聘平台虚假信息难以杜绝的直接原因就是经营模式缺乏真正的职场诚信体系作支撑。

  这家公司为何能在平台上发布这些不符合实际的信息?平台是否有审核?据58同城的工作人员介绍,需要通过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以及手机号、人脸识别、身份证验证、芝麻信用认证、银行卡等综合资质进行审核,所有在平台上发布的职位信息,均需要通过系统加人工的双重审核,才能在页面上展示。
  如此严格的审核在这家“全能公司”面前似乎全无显现。记者在网上随意下载了一家公司的营业执照图片,试着在58同城上发布招聘信息,信息审核开始并没有通过。但之后,58同城招聘事业线的业务员三番五次打来电话,并发来各种求职季热销招聘套餐,在未核实记者身份的情况下,就如何通过审核给记者支招,并告知,购买12500元至22000元的套餐就能获得“名企”标识,获得头部展示。

亟需建立有效监管机制


  商业咨询机构艾媒咨询发布的《2019中国互联网招聘行业市场研究》显示,2018年中国互联网招聘用户规模接近2亿,年增长率为15%。招聘平台中出现的平台收费不合理、招聘信息更新不及时、个人信息遭泄露等问题,让网络招聘信息真假难辨。
  一位曾在多家互联网招聘平台工作过的业内人士表示,网络招聘平台虚假信息难以杜绝的直接原因就是经营模式缺乏真正的职场诚信体系作支撑。一个“名企”标识能卖一两万元,平台当然希望卖得越多越好,长此以往,平台公信力将被透支。
  2017年,李文星因“BOSS直聘网”虚假招聘误入传销集团死亡事件给网络求职平台的野蛮生长敲响警钟。此后,人社、网信等部门纷纷发文要求各地进一步规范人力资源市场秩序,加强对招聘活动,特别是互联网招聘活动的监管,强化对招聘网站发布信息的核查,严厉打击信息发布违法违规行为。
  今年1月1日施行的电子商务法第十七条规定,电子商务经营者应当全面、真实、准确、及时地披露商品或者服务信息,保障消费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刘俊海表示,平台如果没有尽到审核义务,发布的信息不真实、不准确,就应当承担法律责任,但在现实中存在维权成本高等问题。记者协助张力向58同城致电要求维权,但对方表示,必须警方立案才可以启动企业审查、赔偿程序。记者发现,警方立案的程序也比较繁琐。张力表示无力维权。
  广州大学法学院副教授欧卫安等建议,应尽快建立一套有效的监管机制,畅通消费者举报渠道,虚假信息及时公示。同时充分应用先进的网络信息过滤和追踪技术,净化网络求职环境。专家提醒求职者,尽量多渠道了解招聘单位的信息,不要轻信那些以各种名义收取费用的招聘。
其他文献
“一个字,难。”  接受《财经国家周刊》记者采访时,王进刚刚从山东某城商行的对公信贷业务部调至风险管理部,专门负责不良资产的清收和管理。谈及近几年的工作体会,他感慨,“仿佛在经历一次漫长的寒冬。”  这背后,是中小银行奋力挣扎走出寒冬、迈向新生的共同命运。  5月至今的短短三个多月内,已有三家银行被监管层实施托管或战略重组——包商银行被委托至建行托管;锦州银行引入工银投资、信达投资及长城资产;中央
期刊
作为德国南部巴伐利亚州的首府,慕尼黑拥有德国啤酒文化的两大招牌:  9月的慕尼黑啤酒节是第一大招牌,每年的啤酒节都会吸引德国和世界各地成千上万的啤酒爱好者,沉浸在为期两周半的狂欢活动中。  第二大招牌高高地矗立在慕尼黑谷物市场的中央,那就是一根蓝白条纹的石柱。上面展现着人们载歌载舞、交谈对话的场景。这根柱子就是为了纪念中世纪时颁布的巴伐利亚啤酒《纯净法》而建造的。  德国是啤酒大国,历史上的德国对
期刊
生物识别技术正迅速在各行各业推广应用。  以人脸识别技术为例,公安、社保、医疗、教育、交通等领域纷纷试水:在线下,已延伸至监控安防、智慧医疗、智能家居等领域;在线上,智能手机解锁、APP辅助登录等应用也已深入人们的日常生活。  市场热情推动了技术革新,尤其在我国——当前,中国的人脸识别技术已经处于全球领先地位。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院(NIST)2018年底公布了有工业界黄金标准之称的“全球人脸识
期刊
在我国,以人脸识别为代表的生物识别技术日益普及,市场热情高涨,但相关法律体系还有待完善。  截至目前,我国仅有一些关于信息保护的相关规定散落于民法、网络安全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其他则来自国务院、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的相关司法解释与规定。对生物识别乃至人工智能产业,尚无专门立法。  眼见着我国快步迈向数字经济时代,这一高新技术如何“以规矩定方圆”,亟待破题。以法为“规”出拳  生物识别技术
期刊
一个成熟的资本市场,上市和退市同样关键。退市率将是衡量科创板成功与否的一个重要指标。月22日,科创板正式开板,迎来首批25家公司开市交易。从宣布设立到落地,仅用了8个月时间,推进速度之快在资本市场领域史无前例,凸显了改革的决心。  科创板代表了中国资本市场改革的未来,在引领制度创新方面任重道远。科创板能否成为中国优质科技企业的“筛选器”和“助推器”,真正实现优胜劣汰,让好企业可以融资上市,坏企业有
期刊
股权投资行业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一场深刻的行业调整在所难免。  在宏观经济增速放缓和金融去泡沫化的大背景下,股权投资行业当前面临的困难有其内在必然性,也必然要经历一个结构性调整的过程。  随着一大批能力不足的弱小机构和胡作非为的劣质机构的陆续出清,一批专业能力强、运作更规范的优质机构将会脱颖而出,成为中国股权投资行业未来发展新的中坚力量。必要的调整  我国股权投资行业(涵盖天使、VC、PE和并购
期刊
有人研究过世界各国电视台的广告收费,发现电视台广告收费最高的时间段,是天气节目之前的一两分钟。据说,每年央视广告收费最高的时段,就是天气预报前的那一分钟。  关心天气,这是公众的刚性需求。于是,有人将电视台的这个广告策略搬到手机上,开发了气象预报App,很快便吸纳了海量用户进来。但奇怪的是,愿意进来打广告的品牌却寥寥无几。因为用户打开App,看一眼天气就走了,停留时间不超过10秒钟。  所以,目光
期刊
《坚定不移》  [美]保罗·沃尔克、克里斯蒂娜·哈珀 著  徐忠 等译  中信出版社  2019-4  本书描述了沃尔克一生坚定不移地追求经济增长和金融稳定发展的历程,反映了国际金融与货币体系变革演进史,折射出世界经济发展的脉络。生动地展示了在风云激荡、复杂莫测的世界经济与政治环境中,他与世界上的政治家、中央银行家和金融家是如何应对危机的。  2018年10月,尚在病榻上的保罗·沃尔克出版了这部著
期刊
在今年美国拉斯维加斯举办的消费电子展(CES)上,人脸识别技术可谓大放异彩。特别是在出行领域,这个“知人知面”的技术成为了诸多汽车厂商概念车型的“杀手锏”之一:无需钥匙,车辆上配备的人脸识别功能将自动识别驾驶员身份并开启车门。  具体来说,人脸识别系统通过判定眼睛、鼻子、颧骨和下巴等面部特征的相对位置、大小和形状,来辨别出目标人物的真实身份。  实际上,人脸识别技术最初主要应用在军事和刑侦领域,它
期刊
“转型回归保险本源,不过是回归常识,回归初衷,拒绝浮躁,拒绝让个人的短视、狂妄或贪婪把公司带入险境。”  一位保险行业的“老将”日前与记者复盘转型历程时,如是感慨。  从2013年开始,他和所在的保险公司被裹挟进一场光鲜而凶险的“盛宴”:资产驱动负债型险企凭借中短存续期产品快速崛起,保险行业“黑马”频现,资本大鳄执掌险企席卷二级市场……保险业的金钱味越来越重,离保障的本质越来越远。  这一切在20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