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念”与太极拳练习

来源 :科学与财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hbss23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通过对“意念”在太极拳中的作用和如何练“意”做了粗浅的分析研究。旨在使练习者能够清楚认识到“意、气、形”三者并练在太极拳练习中的重要作用,懂得“意念”活动在练拳中的的主导地位。从而使练者能揣摩练拳劲路,做到以意导体,形神兼备,更好的达到强筋壮骨,身心并练,康健体魄,祛病延年的保健效果。
  关键词:意念;作用;练意
  所谓意念,是意识反作用过程,是脑对客观事物的思维反应。亦是一种心灵能(高度集中于一处的神经元奋)或内涵的心身机能(肌体组织元奋)的短时间内的辩证统一。意念也可理解为注意力。人的意识是“叫做人脑的这样一块特别复杂的物质的机能”。大脑活动的生理过程于意识过程是密不可分的,前者是后者的物质基础,后者是前者的活动产物。
  太极拳运动包括调身、调心、调息三者互相联系、互相促进、尚难分割的。而调身和调息是在神经系统支配下进行的。调身就是姿势锻炼,也就是单个动作和套路动作练习。调身可使运动系统——肌肉、骨骼得到全面的锻炼,强筋壮骨,加强肌体的新陈代谢。而调息就是调整呼吸锻炼,使呼吸和动作相配合,能使呼吸和循环、内分泌系统得到良好的锻炼。减少呼吸频率,加强呼吸深度。调心是意识锻炼,在三者间起着关键作用。
  1、用意识引导动作的好处。重视学生对太极拳运动特征的理解。
  用意识引导动作可防止练拳的僵滞,紧张,使动作轻便、圆滑、柔和、浑厚。
  让学生正确认识和理解太极拳运动的特征。
  首先让学生对太极拳有一个整体的把握。太极拳强调“以心使身”“以意识引导动作”;它要求身内外充分轻松,思想安静专注,用意而不用拙力,使每一动作始而意动,继而内动,后而形动。亦即每一动作之前,先有该动作之想象,随之内脏,骨骼,肌肉群向预定之方向做好安排。后使每一举手投足都做到“外之所形”莫非“内之所发”。使外形动作与内部意气开则俱开,合则俱合,漸然无间。其次,使学生明白太极拳动作谦和、缓慢、圆活、连贯的含义。太极拳动作要求轻柔圆活,处处带有弧形。运动绵绵不断,势势相连。让学生把学习重点放在体察内在力的运行。如果力的运行连绵不断不粘滞,那么达到形似只是水到渠成,会出现不求形似而有形似的效果。否则将欲速而不达,会使动作成为机械式的体操,有形而无律于“形神兼备”相去甚远。要重视学生对太极拳运动特征的理解会使学生在学习初期就有意识的寻找太极拳的感觉。节省做错动作后再纠正所花的时间,学习效率大大提高。
  2、用意识引导动作可使机体能量消耗减少。大家知道,运动就会有能量的消耗,太极拳也不例外。因为它也在动,所以同样伴有能量释放。而用意识引导动作可使体内能量消耗相对减少。这是因为意识是引导动作,能使皮质兴奋点集中,抑制点增多,脑细胞能量消耗就减少,使更多的脑细胞处于休息状态。意识控制动作,除神经系统所支配的运动系统有部分能量损耗外,其他各系统及维持本能的基础代谢,不损失过多能量。如果用力不用意,不能用意识调控动作,致使不该运动的肌群做紧张性兴奋收缩,迫使动作僵硬,同时消耗过多的能量。
  3、用意识引导动作,可调节各组织和器官间化学变化和营养机能,它是组织之间化学变化的催化剂,是其他各系统器官机能亢进的加速器。譬如:“意守丹田”,由于意识高度集中在丹田部位,就会使小腹部血液循环、代谢加强、营养增加,从而使小腹部有一种温暖和充实感,这种效应就是“意领”表现。
  4、用意是引导动作更重要作用就是排除杂念,使神经系统得到锻炼,达到防病治病的医疗效果。太极拳练习是一种非常柔和的体育活动,可加强大脑皮层的抑制过程,改善神经过程的均衡性。按照高级神经活动的负诱导规律,在大脑皮层上发生优势兴奋中心,就会引起神经系统周围区域的抑制。优势兴奋中心愈集中,则邻近区域的抑制也愈强,心理活动就愈指向和集中到一定的对象上。由于“意识”的集中,从而排出了其它杂念,使身心皆得到锻炼。太极拳之所以对一些慢性疾病(如神经衰弱、胃溃疡等)有医疗作用。其生理机制即在练太极拳过程中除有关的运动中枢及第二信号系统的活动处于高度的兴奋集中状态之外,皮层的大部分区域都处于广泛的抑制状态。这就是上面说的负诱导的结果,这样就可对慢性病的优势兴奋灶加强其抑制过程,使病灶得到积极性休息,因之即可使某些局部的病状减轻或消失。“身为主帅”“身为驱使,意动身随”“势势存心揆用意”。意识也是一种运动的形式。因而意识指挥动作是一种较为全面完善的运动,是大脑机能的一种自我锻炼的方法。神经系统除了有运动和感觉机能外,还执行着所谓营养机能。营养神经能影响机体内的新陈代谢,调节各部组织和器官的营养,对于机体的活动有重要的意义。因为在运动时,身体的机能旺盛而机体便需要加强所有器官和系统的营养,使组织与其周围环境间化学变化和新陈代谢增加。太极拳医病和健身的显著作用,用意识与动作结合的练法是密切相关的。
  “意识”表现的以上作用是练习者熟练掌握技术要领后方可得到的。也就是由学习动作——掌握动作——熟练掌握动作——巩固自动化高级阶段。也表现为由物质到精神,再由精神到物质的飞跃阶段,即意识反作用过程。大家可以看到有些练习者在练习时并不完全进行成套的动作,而是单操动作练习。有些练习者的技术动作并不规格,不符合动作的要求,而为什么能收到良好健身防病的效果呢?这是因为:他们坚持常年不懈,而且具有一定量的练习,使身体各组织器官功能得到增强,能防止疾病的侵蚀,但更重要的是練习者能揣摩练拳的劲路、掌握练拳规律和特点,能降注意力高度集中在意守部位和动作的引导上。练拳时如同“目中无人”,“专心致志”,也就是“意识”专一化的结果。太极拳法要求:呼吸和动作都必须有意识来统率,也就是用意不用力。虚领顶劲,应将意达顶部,提起精神,尾闾正中取意于端庄,保持身体上下一线相通,含胸拔背取法于自然而离意于变化;吊当裹臀,注意于腰的变化,调整平衡,沉肩坠肘,腕随掌转,或随曲就伸,或曲中求直,都是跟随意念而动;虚实分明,气沉丹田以及内劲运转使动作开合有致,上下完整,内外协调,均是用意获得的良好效果。因而说太极拳运动主要是一种在意识支配下的神经“体操”,使神经系统得到很好的锻炼。若在练拳时,本身注意力不集中,思维混乱,身在练功,心在外,就难以练“意”和练“心”健身目的。意识引导动作不可过于集中,否则就会导致疲惫的产生,也容易犯僵滞的毛病。   5、如何练“意”。
  练“意”过程使自己思想处于安静,杂念减少,注意力集中的过程。思想入静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是大脑活动,思想杂念相对减少,而不是思维活动完全停止,不能对静绝对化,神秘化。进入安静状态,实际上表现为一个思维活动从复杂到简单,从强烈到温和,从紊乱到有条理的转化过程。上述讲过太极拳的锻炼归纳起来有调心、调息、调身三部分组成,三者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具有协同作用。
  (1)保持乐观的情绪、舒畅的心情。
  情绪的好坏,对我们从事一切事情皆有重要作用。不论我们从事什么事情,首先情绪要好,心情要舒畅。若情绪低落,就办不好,就会导致注意力不集中。如果我们以昏昏欲睡的情绪从事某项运动,其结果不但达不到练习的目的,反倒影响了身体健康。在练习之前保持乐观的情绪、舒畅的心情是相当重要的。也就是说大脑皮层要处以良好的兴奋状态,不想练的情况下,最好不要練。
  (2)做到心静体松,精神贯注。
  松静,是练习太极拳的基础。放松是促使入静的手段,入静更有利于放松。太极拳练习是在意识主导下进行。思想“入静”是练习的重要一环。首先要放松,放松首先要情绪稳定,思想要乐观,要对练习有信心。调心就是诱导思想入静并在意识主导下,进行一系列机体内部功能的自我调节。“心静体松”就是练功和练拳时要全神贯注,把注意力放在意守部位和动作的引导上,切不要一面做动作,一面胡思乱想。除了维持一定架势必须要保持的最小限度张力肌群外,全身的筋骨皮肉全要放松,动作要柔和,不要掘力。“意”不能三心二意,而要专一。“松”就是思想和肢体上都要“放松”,“松”而不懈,心安神静。要求从思想上和肢体上都要做到心安神静,怡神静气,松静自然。拳经里说“一日心静心不静,一举手,前后左右方向难辨”。着就说明了心静的重要。练习时入静不是一帆风顺的,是在不断排除和克服各种杂念和昏睡状态逐步达到的,对练习过程中纷纷而来的杂念,切忌采用急刹车的办法来硬性排除,因为这样会引起思想中矛盾冲突更加激化,不但难以入静,而且还会带来不适。开始练习前默念词句诱导入静,这是集中思想的常用方法。在练习之前,可用意默念“松”“静”或“身体松”“思想静”等词,帮助入静,意识集中。
  (3)排除外界干扰
  外界的干扰、吵闹、喧嚷,对思想的入静和意识的集中都有一定影响。因而,我们在练习时,就应找一个空气新鲜,安静的地方排除外界的干扰,是思想能更快的进入安静状态。在练习前先缓步走一走,做几次深呼吸。对“意”的集中有很大的帮助。心静较快能安静下来。注意在剧烈运动后,不可立即进入“太极拳”练习,带情绪较稳定后,尤其是内脏器官活动温缓下来后,再进入练习,这样能同太极拳柔缓匀慢特点保持和谐。
  (4)用回忆法来集中“意”。
  在太极拳练习之前,利用回忆法来集中“意”也是很好的一种方法。对于“意识”的集中,起到了更好的效果。所谓“回忆法”也就是在练习之前对要做套路和动作在大脑里“过个电影”对要做的套路和动作进行熟悉一番,勾涌大脑皮层神经联系,使痕迹更加稳固,这样不仅熟悉了动作,也是从思想上做好应有的精神准备。但对意识的集中,不可有意强迫自己去想,意识活动不能太紧张。应保持不会有太兴奋或处于昏昏然的入睡状态。
  (5)对于不同对象和患有不同类型疾病的病人,练“意”亦不同。
  练“意”和用“意”,要根据不同对象和病人区别对待,因人而教。例如:对高血压患者在练功时,就应将“意”向下,做到“意守丹田”,使气血向丹田部位下沉,而不能意达顶部。防止气血向上运行,使血压更急劇升高。而对初练者来说,开始体会不到气血的运行,用意识来指挥动作还需一个过程。应由着熟而哲悟懂劲,由懂劲皆其神明,循序渐进,逐步达到用意不用力,用意识来支配动作,一步一步地去做。
  结论:面对“意识”在太极拳中重要作用和怎样练意做了浅谈。只有坚持不懈的锻炼,不断揣摩,练拳劲路,使“意、气、形”三者并练,方可日渐功高,更好地达到健身强体。防病治病的保健效果。
  参考文献
  [1] 候光文.教育评价概论.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
  作者简介:田质全,男,陕西 西安人,1981年8月,硕士研究生,西安理工大学高等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体育教育.TEL:13892813998. 邮箱:88082551@qq.com。
其他文献
留尼汪岛过去一直默默无闻,国人大都知之甚少。自2015年7月底在岛东北部海滩上(图1箭头所示处),离首府圣但尼港(图2)不远处发现了MH370航班的襟副翼残骸后名声大振。这个遗世
摘 要:针对因测点数目不足给冲击波压力场重建带来困难、超压经验公式存在局限性以及数值模拟精度较低的问题。本文采用分布式测试技术,在测试场构建了无线网络,实现了多测点集中控制。利用三次样条插值算法,以实测数据重建出三维压力场。对重建场进行了反演验证,误差在5%内,优于经验公式。  关键词:分布式测试;样条插值;压力;场重建  引言  冲击波超压是表征弹药毁伤效能的重要指标[1]。冲击波测试中,传统的
过去我们种植晚稻都是培育烤水秧的。为此每年要留百分之十左右的水田作晚秧地,这就相应减少早稻的种植面积。有什么办法可以节省晚秧地又能育好晚秧苗呢?我们公杜山一和山
摘 要:小学数学开放式教学对发展数学教育有一定的促进作用,然而,数学课堂教学的开放不应单纯的某一个角色或部门开放,而应该是教师、学生及教学内容等多元化的开放。  关键词:小学数学;开放式课堂;多元化  一、转变教师角色,把课堂还给学生  教师想要呈现出优秀的课堂,不在于教师运用了多少种技能、多么优美的话语、呈现了多少知识,而在于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所生成的新内容,将更多的机会交给学生,给予每个学生尝
摘 要:近年来,我国社会发展正在面临转型,要求各企业必须要进行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开展适合企业发展的改革工作,从而实现企业的长久发展。但是,在我国国有煤矿企业的党建思想政治工作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文章以淮南煤矿的实际情况为例,对国有煤矿企业党建思想政治工作的强化进行了详细分析。  关键词:新形势;煤矿企业;党建;思想政治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思想政治工作比任何其他工作都需要进行创新。”只有不断
杜仲又名丝棉树,为杜仲科落叶乔木。杜仲适应性强,在阳光充足、土层肥沃深厚的环境生长更快。可用种子育苗移栽,也可砍大留蔸,护苗更新,还可压条、插条繁殖。杜仲皮、叶及呆
摘 要:根据相关调查和分析来看,高校体育场馆的合理开放,可以增强社会人士的锻炼意识,并缓解居民区群众运动场所不够的现状,从而促进人们身心健康。因此,本文就我国高校体育场馆对社会开放的困境进行分析,对其优化策略进行探讨,以进一步提高我国高校体育场馆的有效利用率。  关键词:高校体育场馆;社会;开放;困境;优化策略  在国家不断加大全民健身建设力度的情况下,人们的运动意识得到大大提高,使得我国体育事业
摘 要:随着经济建设的不断深入,我国煤炭产业的发展在不断提升,相关产业也形成一系列产业链。选煤厂与煤炭产业的发展相关联,煤炭产业的高速发展使选煤厂的数量大幅增加,在生产过程中,机电设备的维修更换问题也会出现。机电设备的拆卸与回收利用工作需要有一定强度的工作量,在实际工作中,也会出现维修更换不足的问题,对现状进行分析,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解决,提出有利于选煤厂机电设备拆卸与回收利用工作的策略。  关键
摘 要:拓展训练在高校体育教育中有着重要的意义,它在丰富教学形式的同时,还能够提高学生的团队意识和意志力。拓展训练是通过游戏的形式来达到体育锻炼的目的,能够推动高校体育教育的改革,从而为素质教育打下基础。本文对拓展训练在高校体育教育中的作用进行分析,并提出实施策略。  关键词:发展角度;拓展训练;体育教育  一、作用分析  (一)能够补充高校体育课内教育  拓展训练一般是在校外进行的,是对体育课内
摘 要:电气试验是确保电力系统稳定运行的重要环节。高压试验是电气試验中较为非凡且危险性较大的工作,确保高压试验的安全进行是保证人身安全和电力系统安全的重要保证。在高压试验过程中,应当从主观和客观、安全和技术等多个角度理解和应用保证安全的各种措施,从而保证电力生产的安全运行。  关键词:高壓;试验;安全;措施  0前言  电是当今人类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能量形式之一。为我们提供电能的电力系统包括众多的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