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实施后复垦农民满意度研究——基于渝东南少数民族地区扶贫乡镇的调研

来源 :中国农学通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mglas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是国家优化城乡用地结构与开展扶贫攻坚的重要政策,复垦是该政策的重要环节,复垦农民满不满意是衡量该政策有效性的重要指标。本文通过对重庆市复垦阶段的政策与流程梳理,结合对渝东南少数民族地区扶贫乡镇的实地调研,构建了复垦农民满意度指标体系,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政策实施细则改变前后的满意度差异进行了分析和评价。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对政策进行调整后,复垦农民对"经济补偿"与"环境改善"的满意度有了较大提高,但在"政策宣导"、"复
其他文献
为明确影响北方农区宅基地价格的因素,科学推进相关制度改革,从村庄规模、经济水平等5方面共初选16个因素,采用多元线性、有序Logistic回归分别构建影响因素计量模型,筛选显
《长江保护法》立足国情,超越既有立法中的“部门”与“地方”结构,在保留既有管理体制的基础上,创造性地提出多重流域统筹协调,推动了我国流域管理体制从“条块分割”到“统
为了解决水稻田除草剂残留对土壤和后茬敏感作物药害等问题,为污染土壤微生物修复提供理论依据,文章综述了微生物降解除草剂的途径和影响因素、分析了施用二氯喹啉酸、苯噻草
为了贯彻落实“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要求,《长江保护法》按照规划管总、资源保护统筹、水污染防治攻坚、生态环境修复协同的思路,在总则之后分章顺次规定了以空间规划
文章从目的、体系、文本三方面分析解释了为什么冠之于“保护法”的《长江保护法》需要专章对“绿色发展”予以制度设计,以及“保护法”与“绿色发展”的关系如何铺陈与协调
作为《长江保护法》的重要构成部分,“保障与监督、法律责任”部分在规则的形成上,既融合了现有“部门法”与“地方法”中的规定,也创制新的规则以满足长江流域法治的需要。
加快发展海铁联运,对落实运输结构调整,改善生态环境,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在分析珠海高栏海铁联运现状的基础上,对珠海高栏发展海铁联运的优势、劣势及外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类对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特别,是海洋环境日益关注而船舶是对海洋造成污染的主要根源为了减少船舶对海洋造成污染各主权国家根据公约对进港的外籍船舶进行港
推动长江流域高质量发展是关系国家发展全局的重大战略。长江流域在水环境资源价格改革方面具有较好的基础。但是存在价格机制在结构调整中的功能弱化、环境税费政策调节功能
黄河文明复兴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内容和有力支撑,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是实现这一目标任务的重大战略举措。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的实质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