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院校EGP+ESP英语课程教学模式构建

来源 :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y009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英语课程设置一直是我国高等医学院校英语教学争论的焦点.从国际化医学人才培养的角度出发,分析国内高等医学院校英语课程设置的现状和存在主要问题,结合教学实践提出构建EGP+ ESP英语课程教学模式,将通识教育(公共英语)和专业教育(医学英语)结合起来,从而实现医学生综合英语素质培养的系统性和连续性。

其他文献
将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的课程模式应用到机能学实验教学中,以临床医学八年制学生为教学对象,整合病理生理学、生理学、药理学呼吸系统实验,进行教学内容和方法改革.教学考查和学生反馈表明,以人体器官系统为中心的课程模式具有良好实验教学效果,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参与学生学习进程的教学方法优于传统实验教学方法。
目的 探讨Sandwich教学法在临床肿瘤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72名肿瘤科临床实习生随机分为实验组(36人)和对照组(36人),分别实施Sandwich教学和传统教学.教学结束后利用问卷调查和出科考试成绩分析教学效果.出科考试成绩应用t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问卷调查显示,超过80%的学生认为Sandwich教学法可以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培养其独
结合机能实验学自身特点,在教学过程的不同阶段采用不同教学方法,包括传统讲授教学方法、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 Problem-based learing,PBL)、交互式教学方法以及小组合作教学方法.PBL能有效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交互式教学可提高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小组合作教学能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的精神.将不同教学方法整合运用,使各种教学方法优势互补、巧妙结合,形成一种适合于机能实验的独特多元化教
转化医学是将基础医学中得到的研究成果转化为临床应用的一门学科.病理生理学是一门连接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的桥梁课程.通过进行病例分析、开设临床病理生理学课程、开展综合性实验以及开放实验室等方式,将转化医学理念运用到病理生理学教学中,取得良好教学效果。
使用英语学习焦虑量表对中医药专业学生的英语学习焦虑现状进行调查分析.问卷结果表明,在英语学习焦虑中,交际焦虑的程度和数量最为显著,考试焦虑也是引起焦虑的重要因素.进一步分析英语学习焦虑的影响并从教师的角度提出了减轻学生学习焦虑、提高学习效率的方法与途径。
今年以来,行业面临的国内外挑战错综复杂,尤其是下半年国内疫情此消彼长、能耗双控持续加码,对行业主要运行指标的回升幅度影响明显。内需市场稳固、国际需求增加等,依然利好行业经济运行。国际油价持续攀升为化纤市场提供了有力支撑,但同时也增加了企业生产成本。展望全年,化纤行业运行仍将面临诸多考验,但行业具备良好的发展韧性和风险抵御能力,仍将实现平稳发展。  生产增速放缓  前三季度,化纤行业总体开工负荷保持
自开展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以来,一直存在着两种错误的培养方式,把专业学位研究生当做科学学位研究生进行培养,或把专业学位研究生当做住院医师进行规范化培训.在此,以肿瘤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为例,提出相应建议:在加强临床技能培训的同时,要加强肿瘤学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循证医学思维培养,强化其临床试验技能和统计学知识的培训。
有效的领导力对卫生组织绩效至关重要.因此,国外很多高等院校设置有卫生事业领导力专业,或为卫生事业管理专业学生开设领导力课程.为完善卫生事业管理人才知识能力结构、培养和输送各级卫生组织所需人才、应对组织环境的变化、成功实施变革和实现卫生组织的可持续发展,我国高等院校卫生事业管理专业有必要开设领导力课程,从而弥补人才培养方案的缺失。
“质量工程”是新时期深化教学改革、提升教学质量的重要举措.重庆医科大学临床学院在实施教学“质量工程”中,做好六项基础工作,将特色专业作为建设核心,精品课程、教学团队、双语示范课程、教材建设作为重要支撑,领导重视、组织建设、配套文件的落实作为具体实施的保障,从而推进优势专业,全面提升教学质量。
通过把医学英语课程引入到医学院校大学英语教学中,来验证以学科内容为依托的大学英语教学效果.实践证明,将语言学习与学科内容学习有机融合,不仅整体上强化了学生的专业英语素养,而且更快地提高了他们的总体英语水平.以学科内容为依托的医学院校大学英语教学能够有效地提高医学专业人才的学术语言能力,使学生的外语能力发展和专业发展相互融合,并满足医科学生深造和就业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