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般而言,我国小民族的生存空间相对狭小,文化承载能力不足,生态环境相对脆弱,文化传承载体相对匮乏。故此,他们的生存空间与文化空间其实就构成了一体两面的问题。在现代性进程中他们的空间很容易被外来他者所蚕食。作为外来文化的典型隐喻,外来他者空间及其表征者——"闯入者"的大量涌入,在破坏小民族生存空间的同时,也间接解构了他们的文化传统。对他者空间的想象是为了建构自我,"何处为家"成为小民族群体的现代性焦虑。当代小民族文学正是在对他者空间的现代性想象与"返家"的双重焦虑中,呈现出地方性的审美意蕴与文化精神。在当前中国文学创作越发呈现出"去域化"、"文化同质化"趋势语境下,丰富了中华多民族文学的维度与深度,彰显出中国文学的多元与多源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