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汉语文的文化性存在

来源 :东方青年·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xxxssss111122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语文教育从语言技能训练向文化精神涵养的发展,是开拓语文教学的一条有效途径,探讨如何从汉语文文化性存在的角度开拓浯文教学,对提高学生的文化品味和审美情趣,激发学生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有较深刻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关键词】汉语文 文化性存在
  语文新课程标准的核心理念,先是对语文学科性质与功能进行重新的界定,与以往不同的是,它特别强调了语文学科的文化属性,重新界定语文课程的性质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这种全新的理念转变是由汉浯文本身的文化属性决定的。众所周知,文化与语言与生俱来的不可分割的关系赋予汉语文本身丰富生动的文化蕴藉,汉语文既是文化符号,又是文化要素,具有文化的特性。所谓汉语文的文化性存在即是这种能通过自身的存在状态、分布范围、活动单位、变化方式等各个方而表现出的汉民族文化要素的属性。而对汉语文的文化性存在的研究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它不应固步自封,应凭借五千年灿烂文明所凝结的历史智慧和民族精神以文化挑战者的姿态出场。其足以说明了,这也是语文教学改革和发展的需要。笔者从汉浯文的这种文化特性和文化功能出发,深入思考语文教学的理论建构与实践操作,旨在提高学生的文化品性和审美情感,力争超越文化感性、知性、开创语文教学的崭新局面。
  一、汉语文文化性存在的涵义
  文化作为人类本质价值的体现,是与人类相依而存的,在人类所有活动的范围内都有文化,它贯通时空,普遍而永恒的存在着。文化具有继承性和传播性,而这些都是以象征符号系统为载体和基本手段,其中语言文字是最为重要的一种象征符号。
  新颁布的《语文课程标准》,同过去的语文教学大纲相比较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把语文作为一种文化的构成,揭示了语文课程的文化特性和文化功能,强调语文教育不仅仅是“知识获得的过程”,也是一个陶冶人性与情操,丰富学生的情感与精神世界,唤醒心智与智慧,促进生命成长的文化过程,必须注重和加强文化精神的建构。这是一个全新的课程理念,是语文新课程性质观、价值观和功能观的核心思想和本质所在,是语文新课程与教学改革的基本主题。《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中语文教学大纲》中明确指出:学好西文“对于弘扬民族优秀文化和吸收人类的进步文化,提高国民素质,部具有重要意义。”《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也特别强调语文教育必须引导学生“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把语文教育作为体认民旗文化的过程。
  二、汉语文的人文性
  各民族语言之间的差异不单单只是音意之差,更重要的是它负载的民族文化、民族精神的差异。学好一种语言就是对一种文化的理解、认同乃至尊重。因此语文教育在注重语文知识的传授和语感培养的同时,还必须承担体认中华文化,厚植文化传统精神的重任,千万不能忘记、偏离乃至丢失中华民族的思想和精神,要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涵化民族文化情感。语文教育包含着最基础的文化知识教育,诸如政治、经济、军事、哲学、历史等社会科学,还有各种自然科学知识。可以说,语文是各种文化知识的传播者,课本中的文化知识比比皆是,只要我们有一定的文化眼光,用新的视角去认识、挖掘教材中所蕴藏的中国传统文化,并通过恰当的方式传递给学生,使学生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自觉去继承和发扬中国的传统文化,使学生的思想得到净化,精神得到提升。例如我们在进行字词教学时除了讲清某字词在现代汉语中的常用意义外,再花点功夫从分析文字的结构入手来挖掘潜藏于文字中的深层文化内涵,则学生不仅可以受到通常意义上的语文教育,还可以借此了解古代的文化知识,发现汉字背后丰富的人性美,学生就会对汉字有新的认识和发展,激活主动学习祖国文字的积极性,寻回汉语的人文底蕴。
  三、深化语文学科性的认识
  教学中我们不能完全忽视汉语文的文化性存在,仅仅把语文当作冰冷的与主体情感世界绝缘的一种教学工具,其实是完全背离了语文学科的本质属性的,汉语文作为一种交际的工具集文化载体,传达的是思想与情感,承载的是文化精神、价值观念和人类的文化成果,汉语文水体的这种文化性存在属性及其传承功能,决定汉语文教育不只是单纯的技术化语言训练,而是一种文化的教育,文化的过程,具有鲜明的文化特质,蕴涵着丰富、深厚的文化资源。确认语文学科具有文化本质属性。语文是文化的载体,而且是一种文化的构成,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的生命活动的一种方式,语文学科要以文化的主体——人,即学生为对象,打破目前语文教育局限于语言教育本位,语文内容局限于听、说、读、写能力培养的思维框架,转而以学生为主体,真正让学生成为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学科应凸显文化特征,体现文化功能。目前语文学科在价值选择上太过于强调实用性,语文学习被看作一项技能性的任务,极度轻视语文教育对人的涵化、建构功能。勿庸置疑,对汉语文的文化性存在的梳理研究在深化语文学科的性质认识过程中发挥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四、汉语文教学能培养学生宽容博大的胸怀
  教育要发展人,就要使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热爱周围的世界,并努力使这个世界充满人性的色彩与感情。倡导“敬畏生命”伦理观的史怀曾经提出:“我们摆脱自己的偏见,抛弃我们对其他生命的疏远性,与我们周围的生命休戚与共,那么我们就是道德的。只有这样,我们才是真正的人;只有这样,我们才会有一种特殊的、不会扭曲的人性取向。”而我们语文教材中大量的文学作品正是通过对现实生活中的生命状态的关心,对生活其中的人们心态的揭露来思考社会、人生,乃至生命的。因此,语文教学不仅要使学生在学习生活中积累语言感受并提高语文能力和素质,同时还必须引导学生学会关心他人的生活,关怀生命,深切地感受现实中他人所遭遇的忧患喜乐,了解他人对生活的认识及智慧,真诚地面对生活。让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感受到自己生命境界的提升,感受到自己心灵世界的宽广。
  五、结语
  汉语文是民族文化的全息性存在,表达了文化的精神情感,渗透了文化的心理积淀,蕴藏着文化的价值观念,形成了文化的发展主题。汉语文的文化性存在基本上全面释义了汉语与文化血肉相连同构的关系。而语文学习的最终目的不仅仅在于掌握语言运用的技巧,还在于通过这一媒介感受民族传统文化,探索民族精神,进而历练人格,提升文化品味。在中学阶段,语文在文化传承方面的作用及功能是其他任伺学科都无法比拟的。因此提升学生综合性人文素养的根本目的就是使学生获得个性人格的健全发展,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应注重汉语文本身的文化精神生成性,并以此为基础,激发个体的生命激情和活力,使个体自觉的达到解放心灵,塑造健全人格发展的目标。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教学实际独辟蹊径,引导学生在语文的学习过程中,不但积累丰富的文化知识,还要令其感受生命的境界的提升,感受其心灵的宽广。
其他文献
盆景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改进不断完善的过程,需要盆景作者历经多年去探索。一件成熟的盆景作品,需要数十年甚至几代人去完成。随着盆景不断生长与作者技艺不断提高,盆景作品需
摘要:如何使学生顺利完成从初中向高中英语的过渡呢?笔者认为高一英语教师应注重对学生的思想引导,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帮助他们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  关键词:初中;高中;英语;衔接  不少学生从初中升入高中后感到不适应,甚至产生一些困惑,在英语这一学科中表现得尤其明显。首先遇到的问题是英语新课标教材中的词汇量剧增,语法难度增大,老师又几乎完全用英语授课,面
高光谱图像集图像信息与光谱信息于一身,应用于农产品品质无损检测领域。该研究尝试利用高光谱图像技术结合多变量校正方法检测苹果硬度的可行性。试验通过获取的高光谱图像
摘要:高职旅游管理专业的实习环节至关重要,多数高职院校在组织实习中存在较多问题与困难。本文系统地阐述了实习的过程管理,从制定合理的人才培养方案;实习前的动员、教育;学生的定岗、生活安排以及实习成绩的考核进行研究,以促进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实习的创新与发展,使高职旅游管理教学从课堂到实训,从实训到实战,从学校到企业立体化发展,与社会接轨,真正提高高职教育的质量。  关键词:旅游管理; 学生;实习环节
期刊
人民教育出版社的八年级新教材(2007年)《湖心亭赏雪》中,有个句子“我拿一只小舟”,“拿”字课文注解为“划着,撑着”。我认为不妥当。理由如下:  〈一〉 作者年少时候是个富贵弟子,如果没有特别的雅兴,不可能去熟悉撑船的技术,甚至不可能学习关于撑船的知识,而且也不屑于去掌握这下人的行当。
期刊
期刊
一堂有效的数学课必须呈现“数学本质”。对于“数学本质”本身不同的理解有不同的视角,我们在课堂重要追求的“数学本质”,一般其内涵包括: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数学规律的形成过程;数学思想方法的提炼;数学理性精神的体验等方面。而概念是最基本的思维形式。数学中的命题,都是由概念构成的,数学中的推理和证明,又是由命题构成的。因此,数学概念的教学,是整个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正确的理解数学概念,是掌握数学知识
期刊
摘要:创新是时代的要求,是当代中学生必备的素质,而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与课堂教学是相辅相成的。本文将结合物理课堂教学,阐述如何对学生进行创新能力培养。  关键词:优化课堂 培养能力  由于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迅速深化,对课堂教学的要求越来越高。精心组织课堂,讲究教学策略,激发学生兴趣,诱导学生探究,启迪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是搞好物理教学的关键。由此,优化课堂极为重要。  一、巧用实验激趣,
【摘要】对物理概念混淆或理解不清造成的错误正确理解物理概念是学好物理的关键,在分析物理现象或处理物理问题时,常常会出现错误的判断,究其原因,常常是没有正确理解物理概念。掌握基本物理概念的过程是提高物理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之一。  【关键词】初中物理 混淆 概念 策略  学生在学习新的物理概念之前,往往已经接触过许多相关的物理现象,并在头脑中形成一些近似的概念,即学前概念。这些概念往往是未经充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