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者说:问题挖不深品质上不去

来源 :中外企业文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hongyingyx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岁末年初,审视一下企业文化建设是非常有意义的,关键是用什么样的眼光来审视。
  成绩应当发扬,问题更应重视。本期本栏目发表的三篇文章,都是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基础上,重点剖析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尽管观点不尽相同,但看问题的角度是一致的,都是把现状放到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背景下去对照,看看有哪些不适应的;都是把现状与企业发展的需求相比较,看看还有哪些方面未能满足这个需求;也都是透过现象看本质,尖锐指出了工作指导思想与科学发展观的种种差距。一句话,参照系选准了,衡量是非优劣的标准选对了,认识分辨事物的境界提高了,这样查找出来的问题才会是深层次的,才会是最重要的,解决这些问题也才是最有价值的。
  固然,企业文化是微观文化,但是建设企业文化不能仅有微观的视野。在筹划实施企业文化建设时,如果眼睛仅仅盯着自己企业的小圈子,不管外界风云变幻,不看人类文化的发展趋势,不学不用科学的理论,思路必然大受局限,目标措施的正确性就会大打折扣,最终的效果好也好不到哪儿去。不是吗?富士康就是一个沉痛的教训。这样的企业文化跟不上时代的前进步伐,满足不了当代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因此也就不会成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更何况,有的企业融入社会主流文化的意识淡薄,一心琢磨的就是怎样把员工控制得服服帖帖,甚至为了一己私利而置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则于不顾,为所欲为,我行我素,这与企业文化根本沾不上边儿,其实就是现代版的“山寨文化”。
  因此,总结分析经验教训时,我们倡导尽量把脚站得高一些,把视野放得宽一些,从而把问题找得更深刻一些,尤其要克服满足于“自己跟自己比,今天和昨天比”的简单做法。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切实促进企业文化内在品质的提升。
  相信这三篇文章会对大家有所启发。
其他文献
现在,走“艺术特长”路线的考生越来越多了。虽然我不在此列,但今年1月的时候,作为志愿者,我有幸随学校老师一起去北京参加了浙江大学文艺特长生的招生工作,所以也有了很多体会和感触。在这里跟准备走这条路的学弟学妹们聊聊,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初到北京,一切都是新鲜的,但是工作的劳累和繁复,很快让我们有苦难言。我说这些,并不是想表达自己的私人情绪,而是想告诉大家,现在的艺术特长生实在是太多太多了,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