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佑我,乌尔蒂玛》的文化价值

来源 :今古文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oaie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保佑我,乌尔蒂玛》是美国墨西哥裔作家鲁道夫·安纳亚的经典小说,小说之中整合阿兹特克神话故事、印第安幽灵以及对新世界进行描写,深入突出了墨西哥裔文化民族主义思想。安纳亚所表达民族文化主义思想不仅是为了澄清墨裔美国人与印第安人之间的民族关系,还想要证明墨裔美国人也是美洲土地上的合法公民,也是整个美国的主人。他的思想是将整个墨西哥文化与印第安文化融入一体的“粘合剂”,安纳亚小说之中深刻表达了历史传承和政治现实,促进了墨裔文化民族主义的进行,让墨裔民权运动的文化价值充分凸显了出来。
  【关键词】《保佑我,乌尔蒂玛》;文化价值;印第安文化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0)06-0024-02
  鲁道夫·安纳亚在《保护我,乌尔蒂玛》小说中希望墨裔族群能够认同和接受自身拥有的印第安遗产,而安纳亚本人也主张印第安遗产是整个墨裔民族文化主义之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强调了新世界人物是印第安土著历史、精神、神话和社会历史的综合关系下所诞生的,是将墨西哥文化遗产与印第安文化有机融合,形成一种崭新的文明,培养出新世界人民。文章中的描写没有逃避历史和政治现实,也在不断宣扬墨裔文化民族主义,促使墨裔美国人将身上的印第安文化与西班牙文化融为一体,形成一种新的民族性,与印第安文化相辅相成。同时,这种民族主义证明了墨裔美国人与印第安人之间的家谱关系,强调了墨裔美国人在美洲大地上的“合法身份”。因此,安纳亚的《保佑我,乌尔蒂玛》从新世界人物、阿兹特克神话与印第安幽灵三个方面宣扬了墨裔文化民族主义,这为墨裔民权运动开展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价值。
  一、新世界人物
  安纳亚在许多采访和报道中强调,印第安文化遗产是墨西哥民族的一部分。印第安文化,尤其是神话,贯穿于《守护我,乌尔蒂玛》的始终,主人公安东尼奥对印第安的历史和文化有着本能的好奇心,尽管父亲百般阻挠和威胁,他还是去拜访了镇上唯一一位拥有印第安血统的草药医师——乌尔蒂玛。安东尼奥在与乌尔蒂玛相处的过程之中了解到了印第安宗教和天主教之间的冲突,并潜心学习,希望能将印第安文化与墨西哥文化进行融合,这是安东尼奥能成为“新世界人民”的完美象征。
  由于瓜哒鲁佩村的暴力事件,安东尼奥对天主教越来越失望。安东尼奥开始沉迷与印第安的“锦鲤鱼神”。这样当安东尼奥第一次遇见“锦鲤鱼神”的时候,他从中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光明和温暖”。
  “锦鲤鱼神”并没有解释这座城市被屠杀的原因,天主教牧师也无法打破克莱门汀姐妹对他叔叔卢卡斯和科曼奇印第安人的诅咒,最后还是依赖乌尔蒂玛的魔力获救。面对这种宗教怀疑,乌尔蒂玛引导安东尼奥把印第安宗教放在一边,尝试去理解和融合天主教。乌尔蒂玛指出,安东尼奥的“锦鲤鱼神”代表了印第安悠久的历史和文化,这与墨西哥殖民者的天主教相矛盾。因此,安东尼奥将印第安宗教和天主教结合起来的努力也反映了墨西哥想统一社会的愿望。
  乌尔蒂玛利用印第安医学,帮助安东尼奥克服宗教困惑,确立了身份。通过观察安东尼奥和乌尔蒂玛的关系,可以从中看到墨西哥民族对生命的追求和对民族的充分热爱,在对生命和民族完整性的追寻中,抛弃了恐惧,安东尼奥利用自身的爱去感化和融合了印第安文化和墨西哥文化。文中,作者呼吁在保护印第安文化的情况下,整合印第安和西班牙传统,为墨西哥人民创造新的民族认同感,促进墨西哥人民复兴。
  对于“新世界人物”的定义是必须对印第安的历史和文化有着深刻的了解,并在墨西哥人民的共识中占有一席之地的人。同时,还必须充分了解墨西哥文化传承和印第安文化的融合点。乌尔蒂玛教授安东尼奥印第安文化、宗教和历史知识,还帮助他拥有独特的印第安“精神”,并向他展示了印第安独特的风景,并且连印第安两次被墨西哥殖民的历史也传授给安东尼奥,就是希望安东尼奥能融合自身的印第安文化与西班牙文化,成为一个崭新的“墨裔美国人”。
  在文中,认为“新世界人物”是文化民族主义的重要标志之一,民族主义文化的最终目标是通过对一个民族成员灌输与众不同的文化形成一个崭新的“人”,从而形成一种民族认同感,而民族认同主要是以独特的民族历史地理为基础,形成特有的民族文化,从而发展新的生活方式。
  二、阿兹特克神话
  安纳亚对古代印第安神话有着深厚的感情,其存在的阿兹特克神话和民间传说也散落在他所有的作品中。安纳亚不仅引用了这些神话,还改编了一些神话,使作品的想象逻辑更加清晰,充实和丰富了印第安民族的文化特征。神话与文学在本质上是密不可分的,加拿大著名的文学理论家弗雷尔说:“在文学方面,文化和神话总是不知不觉地结合在一起。”神话不仅是文学发展的摇篮,还是致力于“诠释和保存一个社会的基本价值观、风俗习惯和信仰,而这些正是社会稳定的基本前提”,尤其是随着现代美國少数民族文学的进步,这也更加刺激了印第安神话与墨西哥传统文化的融合。
  在文中,安纳亚通过重写古老的印第安神话明确了印第安文化遗产的地位。更重要的是,他通过这种艺术手段强调了印第安人后裔在这片土地上的“主人”身份。《保佑我,乌尔蒂玛》之中揭露了敌人扭曲的形象和他们虚假的政治宣传。正是基于对传统神话的了解,安纳亚研究了印第安传统文化,认为尽管印第安人几百年来一直视墨西哥人为敌人,但印第安人还是非常值得同情的,从纳尼亚的作品中可以看出历史的残忍以及印第安先辈们的努力,体会到印第安人对侵略者攻占其家园的报复,这只是因为他们想要保护自己的家园。文中出现的三位神灵表示了希望墨西哥人能够接受印第安文化与血脉,要接纳他们并形成一个“崭新的民族”。纳尼亚的印第安神话让美国人了解了他们独特而复杂的历史,是在不同民族相互融合而形成的一个“崭新民族”,也就是美国人就是“新世界的人”。这也奠定了美国在发展过程之中,需要不断融合各个种族之间的文化与血脉,消除种族歧视,从而发展成为全新的“新世界”。   三、印第安幽灵
  小说中的三位印第安神灵不仅代表了印第安人的文化记忆,更揭示了在墨西哥人夺走印第安人土地之后,科曼奇等部落对墨西哥人发动野蛮偷袭的真正原因。在战争之神与狼疮之神的冲突之中也表明了,墨西哥人和印第安人是属于敌对而不是联盟的关系。当安纳亚被问及描写古代印第安神话的原因时,他说:“印第安人和墨西哥人曾经的祖辈关系是非常模糊的‘敌对’关系,但是在今天,我们应当承认印第安人的‘主人’地位,和他们一起共同保护好这片土地。而神话是流传至今的历史记忆,是联系一切文化的纽带。利用神话去挖掘内在的潜力,是我们整合一个民族最坚强的‘情感’。”
  文中所表现出来的基本价值观,融合了印第安文化与墨西哥文化,是承认墨裔美国人与印第安人和平相处的根本。虽然当初墨西哥人侵略了印第安的土地,但是经过历史的发展,印第安人与“墨裔美国人”结合成为了“新世界人物”,其代表的是一种民族的诞生,更是两个民族的融合。在“乌尔蒂玛”的世界里,是希望墨西哥人与印第安人能和平相处的,这与安东尼奥想要融合印第安文化和墨西哥文化的初衷是一样的。安纳亚在神话重铸的语境中,利用过去的神话知识和现在的社会现实来表达了文化民族主义。
  小说中的印第安神话主要讲述拥有土风水火四个连续相连的世界,在这个神话世界中主要有两个神,一个是鲤鱼神,一个是蛇神,这两个神共同守护着四个世界内的人们。直到有一天,鲤鱼神下了一场大暴雨将人类变成鱼从天上堕落到地上,一对夫妇因躲进了一棵漏雨的树里,幸免于难。蛇神警告他们只能以玉米为食躲在树洞里等洪水退去。当洪水终于停止时,这对夫妇碰到了一条由他们族人变成的鱼,这对夫妇捡起了这条鱼, 他们迫不及待将这条鱼杀死,微笑着将鱼烤了。这在之后安纳亚在采访中承认,鲤鱼神表示的是墨西哥族群。“一场大暴雨”表示墨西哥人对印第安人的侵略,“微笑的烤鱼”正是当战争退去,留在美国的“墨裔美国人”被印第安人歧视、剥削。为什么用鲤鱼代替而不是鳗鱼或鲱鱼?他说,鲤鱼自上世纪70年代进入美国以来,之所以被视为外来入侵物质,部分原因在于它不是“国内”的,因此也证明了墨西哥当年作为入侵者,属于外来者,但是墨裔美国人是在这片土地上成长的,他们与印第安人是同类,不是“从天而降”的鱼。墨西哥人的本质不同于鲤鱼,他们的祖先曾经侵占了这片土地并成为合法的主人,并在这片土地上繁衍生息。这也就是“墨裔美国人”的由来。哪怕后来战争结束,“墨裔美国人”身上也烙印着印第安文化,这是无法磨灭的。小说中的三种印第安精神唤起了墨裔美国人民族文化和历史记忆,鼓舞了墨裔美国人精神,最重要的是,改变了印第安人对文化遗产的认识,使之能更好地认识和接受墨西哥文化遗产。
  “新世界人物”的成長经历反映了安纳亚努力融合印第安人与墨裔美国人的传统,促进美国人的文化复兴和民族团结。阿兹特克神话的引入和转变并不是指墨西哥的文化民族主义信仰,而是如哈布森所说的印第安神话的引述和重述是墨裔美国人和印第安人的家谱关系,这也表明了墨裔美国人在美国的合法身份。安纳亚以神话中的文化记忆唤醒了墨裔美国人的民族记忆,有助于墨裔美国人形成独特的民族文化。“新世界人物”、阿兹特克神话以及印第安幽灵是通过各种艺术手段来宣扬墨裔美国人身上的印第安文化和墨西哥血统,墨裔美国人将印第安和西班牙文化路线作为宣传运动的主题,追寻属于他们的“阿兹特兰”,以“精神家园”的形式团结墨裔美国人民。安纳亚的《保护我,乌尔蒂玛》中对墨裔美国人历史与现实的描述,希望墨裔美国人能和印第安人和平共处,如“新世界人物”一般。
  参考文献:
  [1]杨文弢,潘寅.后殖民主义语境下的文化抵抗——以《保佑我,乌尔蒂玛》为例[J].海外英语,2017,(07):166-168.
  [2]解友广.《保佑我吧,乌尔蒂玛》——墨裔作家鲁道夫·安纳亚的文化民族主义之路[J].英美文学研究论丛,2015,(01):308-320.
  作者简介
  黄晓梅(1982-), 女 ,汉,江苏如东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美国文学。
其他文献
【摘要】 在国家提出“乡村振兴战略”时代背景下,乡村文化振兴成为文化产业的中流砥柱备受瞩目。艺术介入乡村作为乡村建设的第三方策略成为我国乡村建设的主要实践。在对艺术介入乡村的发展意义和艺术乡建模式的研究基础上,以江苏西墅村的乡建方案为研究内容,对其乡建策略方法进行研究讨论,以期为艺术在乡村振兴中的推广和可持续发展提供新的思路。  【关键词】 艺术介入;乡村振兴;西墅村  【中图分类号】TU982
期刊
【摘要】 本文着眼于英国广播公司(BBC)2018年底的自然类纪录片巨作《王朝》,就其解说修辞、拍摄手法和叙事方式三个方面进行分析,结合以往BBC相同类型纪录片,探讨其自然类纪录片创作方式是否有向“拟人化”方向发展的趋势。  【关键词】 自然类纪录片;王朝;拟人化  【中图分类号】J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0)13-0062-02  自然类纪
期刊
【摘要】 明清时期,祖茔在华北宗族的宗族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但并不是所有族人去世后都可以葬入祖茔。宗族男性成婚生子者可葬入祖茔,无嗣者部分宗族不允许归葬祖茔,只能与族中未婚而亡者一并葬入宗族规定的葬地。女性宗族成员中,妻子无论原配、继配均可与夫合葬于祖茔,妾则只有生子者可附葬于夫。在室女与未婚而亡男性相同。严重违法乱纪或违背公序良俗者亦不被允许归葬祖茔。宗族对族人归葬祖茔资格的认定涉及到血缘、宗属
期刊
【摘要】 形而上学是西方哲学中的核心内容,无论形而上学是经过产生、鼎盛、消解还是到最后的没落,都是始终无法拒斥和回避的问题。即使到后来形而上学都没有真正的终结,而是通过新的、更加成熟的面貌存在着。形而上学是门研究人类终极关怀的精神文明学说,只有深刻探讨形而上学的发展过程,从当代价值去探讨形而上学的新面貌,明确马克思哲学对形而上学的超越,才能了解到哲学的真谛,以正确的价值追求去面对世界,更好地提升现
期刊
【摘要】 在“大思政”的格局下,高校的课程思政建设都面临着巨大的机遇和挑战。本文通过对课程思政内涵与文创产品设计之间的关系的理解,分析了文创产品设计课程在融入思政课程中所面临的困境和问题,提出了在文创产品设计课程中提升文化自信,破除思政教育“无用论”的壁垒、加强专业教师课堂思政教育的教导和引领力度、课程大纲设置中融入思政教育环节、文创产品设计课程实践教学与思政教育相结合、制定适合艺术学生的教学方法
期刊
【摘要】 现代舞在“芭蕾一点也不美”的摇旗呐喊声中酝酿,并悄然走向对传统的颠覆。经过不同时期、不同现代舞人的抛光打磨,继而传入中国。早年,中国现代舞人实行“拿来主义”。然在社会思潮的流变中,新时期的中国现代舞人逐渐找寻到我国现代舞应该致力的发展方向,让现代舞从西方的“反传统”走向中国的“返传统”。所谓的“返传统”,指的中国现代舞对西方现代舞的“背道而驰”。然而,在看似“背道而驰”的背后实质是新时期
期刊
【摘要】 庆阳红色文化资源的开发,是当代文化语境中的一种文化建设现象。从彰显文化当代性的“视觉文化”的理论视角,探究庆阳红色文化资源的开发现象,认为庆阳红色文化资源的开发显现一种“视觉化”的文化向度。在“消费社会”的文化语境中进一步探究庆阳红色文化资源的开发现象,认为当今社会“消费社会——消费文化——视觉文化”的文化系统链是庆阳红色文化资源“视觉化”开发的文化语境。  【关键词】 视觉文化;消费社
期刊
【摘要】 校园文化是文化自信的重要组成部分,良好的校园文化有助于提高课程思政的取得实效,并作为学生成长的精神家园。互联网时代下的校园文化建设具有参与主体的平等性和时效性以及参与主体动因复杂性等特征。传统的校园文化受互联网文化的影响,当今校园文化建设需要与互联网形成良好的对接。辩证认识互联网对校园文化带来的利弊,加强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充分合理运用互联网,并且配备专业的师资队伍是互联网时代校园文化建设的
期刊
【摘要】《科学怪人》通过讲述人造怪物一生的创生、成长、灭亡的经历,融科技入伦理,塑造了怪物模糊暧昧的伦理身份,勾勒了怪物置身的混乱的伦理环境,刻绘了促成怪物“兽→人→兽”两次转变的伦理意识,提供了生命体应明确自身伦理身份、树立理性伦理意识、做出适当伦理选择的伦理启示。  【关键词】《科学怪人》;伦理身份;伦理意识;伦理环境  【中图分类号】I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編号】2
期刊
【摘要】 适应文化产业发展而开设文案策划方向为地方高校的汉语言文学专业摆脱就业困境提供了新出路,但囿于师资力量和教学理念的束缚,学生的职业能力并未匹配社会需求。强化专业技能竞赛,促进课程设置优化,不仅可以夯实学生的职业能力,还能促进老师更新教学理念,是推动文案策划方向健康发展的可行性路径。  【关键词】 文案策划;技能竞赛;职业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