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沿海地区市政排水管线沉降分析

来源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ojing4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以工程实例针对某沿海地区市政排水管线的沉降情况,从不同角度进行分析,以期为类似工程提供可借鉴经验。
  【关键词】沿海地区,市政排水管线,沉降,分析。
  中图分类号:S27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本工程地处某沿海地区一岛屿之上,地下普遍存在较为深厚的淤泥层,是典型的软土地基,因管道埋深大、地下水位高,故施工难度较大,为防止沟槽坍塌、减少地下水渗入,因此在施工中采用了钢板桩支护施工,加固体系采用HW300*300*15*15围檩和d245*8热轧钢管横撑,横撑间距4m。 由于该岛最初为海漫滩,最近几十年才人工回填形成陆域,开发较晚,至今全岛尚无大规模开发项目,故对当地地质并无较为深入、全面的了解,也没有较为成熟的施工经验可以借鉴。所以该工程通过先期施工300米管线做为试验段,根据一系列的测量监测数据及施工过程中所发生的突发情况进行分析,以深入了解当地地质条件,充分暴露施工中可能存在的各种问题,继而确定合理施工工序,并验证设计方案是否可行,为后续的管线施工积累经验。
  1施工概况
  本工程为某岛屿新建主干道配套市政排水管网工程,管线埋深较大,且地下水位较高,沟槽开挖深度最大达7.5m,平均深度约6.2m,管径DN800-DN1000,管线施工面绝对标高为+2m,地下常水位平均标高约为+0.5m, 地下普遍存在深厚淤泥层,管线沟槽范围内采用水泥搅拌桩地基处理,桩径0.6m,间距1.4m,梅花型布置。排水管线位于道路土路肩内,管线南侧沿线平行布置有一新建电力隧道,隧道断面宽×高为8m×3m,其外墙距排水管线4.5m,埋深小于排水管线约0.5~1.0m,全线亦采用钢板桩支护施工。排水管线北侧平行敷设有一临时便道,路边距排水管道最小距离为5m平均距离约9.5m,便道顶面标高为+1m,坡比1:1.5,全线采用开山石及泥结碎石铺设,便道以北4m处为现有坑塘。此外,由于地下普遍存在淤泥层,按照设计要求管沟基础需抛填50cm片石,然后再铺设20cm中粗砂垫层,管顶500mm以内全部采用中粗砂回填,密实度≥95%,管顶500mm以上采用原土或外运素土回填,密实度不得<90%。
  
  
   管线布置示意图
  2施工部署及施工流程
  试验段内管线施工时采用了两套对比方案:①按照常规的先深后浅的原则 ,先施工排水管线,然后再施工南侧电力隧道。②先施工难度较大的电力隧道,然后再施工排水管线。
  排水管线施工流程:材料进场→定位测量→沟槽支护及管沟开挖→管道安装→井室砌筑→灌水试验→管道隐蔽→钢板桩拔除→平整场地
  3管道沉降及原因分析
  按照两套对比方案施工后,我们进行了为期两个月的管道沉降连续监测,依据监测数据绘图如下,从上向下第一条线为设计标高线,第二条线为沉降一月后的管道标高线,第三条线为沉降两个月后的管道标高线。
  
  
  其中WN3-WN8段为先施工排水管后施工电力隧道的管线沉降监测曲线,WN19-WN23段为先施工电力隧道后施工排水管的管线沉降曲线,从图中可以看出WN3-WN8段管道沉降量明显大于WN19-WN23段排水管道沉降量,WN21~WN23段沉降量明显大于WN19-WN21段管道沉降量。此外,从第一次和第二次沉降曲线可以看出,此地管道沉降存在均匀沉降和局部沉降。经分析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①电力隧道施工对管道沉降的影响;电力隧道埋深虽比排水管道小,但是由于支护开挖时基坑跨度较大,达10米,且此处地质较差,多为淤泥质土,极易发生钢板桩侧倾及基坑底涌等现象,从而导致周边地表沉降,而先行施工的排水管道正好处于电力隧道基坑底涌曲线范围内,从而造成已施工的排水管道短时间内出现较大沉降,如WN-WN5、WN6-WN8。而先施工电力隧道的区域,一旦电力隧道发生基坑底涌,也会导致后施工的排水管道发生沉降,究其原因主要为电力隧道施工时支护失稳及发生基底隆起的部位都是地质条件较差的地方,也是管线支护施工易发生基坑失稳的部位,且淤泥的运动是一个连续、缓慢的过程,并具有一定的惯性,一旦被电力隧道施工扰动后,要恢复到最初的稳定状态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而管道施工时受工期的影响不可能等待较长时间。②管线下水泥搅拌桩的影响;水泥搅拌桩地基处理的原理为利用水泥作为固化剂,通过特制的搅拌机械,在地基深处将软土和固化剂强制搅拌,利用固化剂和软土之间所产生的一系列物理化学反应,使软土硬结成具有整体性、水稳定性和一定强度的优质地基。但是由于水泥搅拌桩在实际应用中抵抗剪力的能力差,一旦电力隧道及排水管道的支护基槽发生失稳,如钢板桩侧倾、基坑底涌等现象,在剪力作用下管道下打设的水泥搅拌桩将被很大程度的破坏,无法给管道提供足够的承载力,从而造成管道沉降。③施工便道的影响。由于便道受力后会以一定的扩散角将荷载传至路面以下的周边土体,本工程的便道高于开挖面1米,路基材料为密度较大的开山石及泥结碎石,坡比为1:1.5,且距排水管线较近,当排水管线施工完毕后,如便道仍通行车辆,则路面的自身重量及路面荷载会以一定的的扩散角向四周传递,经计算,当便道边距管中距离小于6.2~8.1m时便会传至管道上方(管道中心以上),则管道便会受到向下的荷载及向南的侧推力,发生一定程度的沉降及侧向位移。但本工程中排水管线北侧的便道是电力隧道、现场土方车辆及管线施工的重要通行道路,在试验段施工期间,此路一直未封闭交通,故便道对管道沉降有较大影响。④沟槽的回填及钢板桩的拔除。污水管沟夯填中粗砂、土方的密实度大于周边土壤、淤泥的天然密实度,形成了密度差,造成管道及沟底淤泥负载较大,且沟底地基条件较差即遇到淤泥时,均按图纸要求进行了抛石处理,而沟底淤泥为流塑状态,故当管沟钢板桩拔除时,由于缺少了钢板桩对回填土及管道、抛石的支挡作用,管道及其上方回填土、管底抛石会对管底及周边淤泥进行挤压,而周边土体由于承载力较差,从而导致管道及上方土体下沉并向四周扩散,直至周边土体及淤泥受挤压后反作用力逐步增大,能够抵消掉管道及其上方回填土、管底抛石对管底及周边淤泥的挤力后才停止沉降。同理,当电力隧道北侧支护发生偏移时,受上述作用力的影响,管底淤泥会优先被用于填充因钢板桩偏移而形成的空隙,造成管道沉降。
  以上是管道沉降的几个主要原因,鉴于此,在不改变设计的情况下我们在施工中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①工序組织时不按照“先深后浅”的原则进行,而是先施工风险较大的电力隧道,然后再施工排水管道。电力隧道施工过程中应采取严格的防范措施,避免周边地面沉降或被扰动,一旦发生此种情况,则需对管线下桩基进行检测、加固。②对施工便道的设置进行调整,尽量设置在排水管道8.5m之外,如受现场场地影响无法外迁,则需将管道施工工序尽量后置,并在施工完排水管道后封闭该段便道交通。③钢板桩在拔桩之前需对沟槽周边土体进行喷浆加固,并合理安排拔桩顺序及拔桩方法④因管道位于绿化带下,对压实度没有过高的要求,因此和设计进行了沟通,对位于绿化带下的管道除管顶500mm以内部分需按照规范进行夯填外,其余部分均进行虚填,并预留一定的沉降量。⑤在后续施工中继续进行管道沉降监测,并针对监测数据进行进一步的分析,以期不断完善施工中存在的问题。
  4结语
  经过试验段的施工总结,我们对此地的地质特性及施工特点有了深入了解,对后续的管线施工和类似工程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作者简介】
  1.杜君为,男,汉族,2008年毕业于河北建筑工程学院给排水专业,获工学学士学位,现就职于天津二十冶建设有限公司,从事项目施工、技术管理工作,助理工程师。
  2.刘汉友,男,汉族,1989年毕业于二十冶职工中等专业学校,至今一直就职于天津二十冶建设有限公司,从事项目施工、技术管理工作,助理工程师。
  3.郑应涛,男,汉族,2008年毕业于长春工程学院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获工学学士学位,现就职于天津二十冶建设有限公司,从事项目施工、技术管理工作,助理工程师。
  4.邸月超,男,汉族,2004年毕业于河北工程大学,获工学学士学位,现就职于天津二十冶建设有限公司,从事项目施工、技术管理工作,助理工程师。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计算机已经在很多行业得到普遍应用。在园林施工中,计算机辅助设计已经成为一种更加快速,更加方便有效的手段。随着园林专业和计算机的不断发展,两者的结合开发有了全新的挑战,该文从计算机辅助设计的角度分析其在园林施工中的应用,并对今后的发展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计算机辅助设计园林施工 应用  中图分类号: K92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引言  现阶段,计算机辅助设
摘要:本文就水泥土搅拌桩在水闸软基加固工程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并结合某具体工程实例,详细介绍了水泥土搅拌桩在水闸工程中的施工技术及检测方法,还对实验结果做了分析,旨在为此類工程提供参考。  关键词:水泥土搅拌桩;水闸软基;施工技术;检测  中图分类号: TU7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水泥土搅拌法属于复合地基处理方法中较常用的一种,是通过专用搅拌设备,将固化剂(水泥或石灰)与地基土就地强
摘要:本文首先强调了供电方案的设计优化;着重分析应该采用合适的电力负荷计算方法;最后,倡导在建筑电气设计中应采用经济节能的设计理念。  关键词:建筑 电气设计 优化设计  中图分类号: S6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城镇化的步伐也在加快,建筑业便也发展迅猛,建筑电气设计也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笔者结合自身多年实践经验,对建筑电气设计做如下探讨:    一 供电方案
摘要:在建筑结构设计的过程中,需要使用多个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进行工程建模、计算分析、施工图绘制、图书档案管理等工作。目前,在中国的工程设计中不同应用软件之间的模型重建造成了大量重复工作和资源浪费,成为影响工程设计效率和质量的主要因素之一。因此,研究结构设计过程中不同软件系统之间的模型自动转化方法具有重要的工程应用价值。本文简单论述了建筑结构设计中的模型自动转化方法,以供参考。  关键词:建筑工程;
分析了360份护理记录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提出增强护理人员法律观念,提高法律意识;加强书写规范学习,提高护士书写质量;规范管理,严格质量监控;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提高护
摘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居住环境的改善,人们对城市的环境要求也逐步提高。城市环境建设主要包括污水处理、垃圾处理、园林建设和节能建筑建设等等几个重要方面的内容。本文主要论述了当前环境工程建设中的难点问题,在分析其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解决环境工程建设难点问题的应对措施,以期指导实践。  关键词:环境工程;问题;污水处理 ;工程建设  中图分类号: U66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 引
摘要:楼梯的建筑结构体系中,建筑结构的设计方法对其具有重要意义,我们可以根据一栋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建立了不带楼梯的模型(BD1)和带有楼梯的模型(BD2),选取ⅡsⅢ类场地4种地震波,采用时程分析法模拟了结构在8度大震时4种地震波作用下的动力响应,对比了顶层的加速度和位移响应.结果表明,楼梯对于钢筋混凝土框架动力响应的影响不同,在不同地震波作用下对结构响应既有放大作用也有加速衰减效果.建议在结构设
摘要:地下室混凝土结构是建筑工程施工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施工质量直接影响到地下室整体功能的发挥。为此,本文结合工程实例,重点就地下室混凝土工程抗裂技术进行探讨,并提出了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措施,旨在避免混凝土产生有害裂缝,以供类似工程参考。  关键词:地下室;混凝土结构;抗裂技术;控制措施  中图分类号:TU37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建设步伐的加快,城市土地可用面积逐渐减小
【摘要】建筑防火,是建筑的防火措施。在建筑设计中应采取防火措施,以防火灾发生和减少火灾对生命财产的危害。建筑防火包括火灾前的预防和火灾时的措施两个方面,前者主要为确定耐火等级和耐火构造,控制可燃物数量及分隔易起火部位等;后者主要为进行防火分区,设置疏散设施及排烟、灭火设备等。本文结合多年的建筑消防施工经验,对建筑消防工程施工中的几个主要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对如何加强建筑消防工程施工提出了建议,以供参
摘要:电气设备的安装质量直接影响着变电站投运后安全运行和供电可靠性,因此科学、有效的管理变电站设备安装施工质量,才可以保证电网的安全稳定的运行,本文探讨了电气设备安装的质量管理。  关键词:电气设备;安装;质量;管理  中图分类号: F407.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提高工程建设安全质量和工艺水平, 是落实国家质量强国战略的必然要求。在变电站建设项目中电气安装工程占据着相当重要的地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