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媒体深度融合背景下政务服务商务建设进程——以沈阳日报社实践为例

来源 :中国报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ppytime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加快推进媒体深度融合背景下,沈阳日报社对于“媒体+政务服务商务”做出了全新探索,走出了一条基于自身特点和优势的沈报实践之路.这一实践不仅增强了媒体“四力”,而且取得了经营连年正增长的成绩,沈阳日报社正加快向新型综合生态体创新转型.
其他文献
互联网时代媒体传播方式发生重大变化,党报舆论引导、思想引领作用更加突出,党报功能需要进一步拓展创新.从中宣部评选中国报业深度融合发展创新案例,到中国记协指导评选全国地方党媒融合发展2021年度创新项目分析,全国地市党媒的功能正从传统纸媒向全网传播平台、群众服务平台、基层治理平台、产业发展平台四个重点方向延伸创新,不断巩固壮大基层舆论阵地,着力建设新时代更加强大的基层党媒力量,形成全国协同高效的全媒体传播格局.
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新时代大兴“开门办报”之风,是践行党性与人民性的重要体现,是新闻宣传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大力倡导深化“开门办报”,拓展创新视野,走实全媒体时代群众路线,既要畅通渠道,更要多维度了解群众诉求;既要黏住用户,更要抢占先进技术;既要破茧房,更要集民智;既要正文风,更要强作风.
翻译是少数民族语的重要基础,翻译工作是非常重要的,一些电视台工作者没有对其形成正确的认识,缺乏严格的母语教育,因而会在翻译上出现问题.另外,相关部门对其缺乏重视和支持,导致电视台工作者很难保障翻译的准确性.本文探讨提高翻译水平对年轻一代少数民族语电视台工作者的重要性及方法.
为了促进国内数据新闻的发展,数据新闻行业需要进一步解决技术和人才等难题,国内高校和媒介组织应承担起数据新闻人才培养的重担——共同促进数据新闻的数据精准挖掘和分析,以及多形式的可视化呈现,让人才成为国内数据新闻行业前进的主要动力.
新时代党的新闻舆论工作面临诸多挑战,媒体必须强化阵地意识、引领意识、创新意识,将党建与业务有效融合,打造具有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的新型主流媒体.本文以泉州晚报社的实践为例,探讨党建如何引领党媒实现融合发展.
媒体融合平台对“新闻+”运营进行了积极探索.考察所选取的15家样本发现,整体而言服务范围较为集中,但服务深度差距甚远;不少平台本地服务独具特色、特定服务尤具深度,少数平台运营架构完备、盈利模式探索成效初现.不过,已有实践也面临平台入口受限、服务深度两难、盈利难题待解等暂难逾越的发展瓶颈.
本文结合中华文化海外传播的历史实践,探讨了中华文化感召力的具体内涵与时代意义.结合国际传播新阶段新局面,论述了中华文化感召力在海外传播中面临的机遇.在此基础上提出,要提升中华文化感召力,就要从文化价值入手,提高国际传播素养,做到以德服人、以文化人.
中国艺术品多种多样,比如有收藏价值的字画、瓷器、工艺品、邮票等.传统的艺术品市场主要通过拍卖、画廊销售等形式进行艺术品交易.而随着新媒体的发展,中国艺术品市场的交易形式发生了巨大的改变.本文首先对新媒体环境下中国艺术品市场交易特点进行阐述,然后分析新媒体技术对中国艺术品市场发展的影响,最后提出新媒体环境下的中国艺术品市场发展策略.
随着数字化进程的逐步加深,数字经济逐渐上升为我国的国家战略.在此背景下,网络文学快速发展,并逐渐形成自己的产业发展模式和产业链,并在商业模式上不断创新.为了探究我国网络文学发展中商业模式中的创新,本文论证分析我国网络文学顺应时代发展的优势经济模式.
现代快报于今年5至10月策划执行了“我是红色文化志愿者”活动,该活动指导思想是“虚化”记者角色,让30名青年记者分别走进江苏30个红色场馆担任志愿解说者、记录者、信息梳理者、交流者、红色文化传播者,使报道过程充满消息增值、广泛共享和再利用的深度融合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