亨森(Henson,Matthew Alexander,1866-1955)美国黑人探险家(Explorer,America)

来源 :光谱实验室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w8409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亨森早年丧亲,12岁在船上当侍者。后来在华盛顿的一家帽店工作,这时遇到探险家皮里。1888年皮里到尼加拉瓜探险时,用亨森当仆从。此后皮里连续7次带他去北极探险。1909年皮里与亨森成为第一次到达北极的人。亨森亲自把美国国旗插在北极。他著有《一个黑人探险家在北极》(1912)。
其他文献
为保证牙齿洁白产品在漂白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 ,需建立一种合理的装置和简便的方法来测定该产品的过氧化氢释放量。针对洁白牙贴的使用特点及过氧化氢缓释特性 ,设计了一种体
在不需分离和掩蔽的条件下,在导数间隔因子为10nm,测量波长在200、210、220nm时,用导数-比导数法同时测定光谱重叠严重的水样中NO2-和NO3-含量,二者测定的标准回收率在95%-10
合成了几种苯并噻唑基 -吡唑啉类化合物 ,经红外吸收光谱和荧光发射光谱测定 ,此类化合物具有一定的荧光性 ,其荧光强度的大小与衍生物中不同的取代基有关。
一战时,海森堡正值少年,曾在街上多次与少年殴斗。他热衷登山运动。尽管如此,他最有兴趣的还是科学。在慕尼黑大学,他在索末菲的指导下学习,1923年获得博士学位。其后又去哥本哈根
采用 Pd Cl2 为钼基体改进剂 ,0 .1% HNO3 为介质 ,大大提高了钼的吸光度 ,使钼的灰化温度达到12 0 0℃ ,原子化温度达到 2 70 0℃。
以 Discovery TMRP- Amide C16柱 ,HPLC法测定发乳中多种尼泊金酯 ,紫外 2 5 5 nm进行检测 ,在 0 .2— 5 .0 mg/g添加水平内 ,其回收率在 95 .2 %— 98.0 % ,相对标准偏差在
研究了考马斯亮蓝G250-盐酸培他啶体系的反应及吸收光谱,探讨了它的反应条件、光谱特性和分析参数,建立了一种方便、快速测定盐酸培他啶氯化钠注射液中主含量的新方法.
使用傅里叶变换红外 (FTIR)光谱仪选择抗红外发烟材料 ,采用 2种方法 :计算机检索法和固体压片法 ;并量化评价了 FTIR光谱仪和烟箱对不同材料的消光能力 ,介绍了相应的评价原
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海水中铅,优化了酸度、硼氢化钾和基体改进剂浓度、载气流量、灯电流以及原子化器高度等分析条件,在0-80ng/mL内呈线性关系,相关系数为0.999,
研究了 P50 7萃淋树脂预富集分离样品 ,试液用 ICP- AES法同时测定水产品中稀土元素 La、Sm、Y、Nd的新方法。在选定的最佳条件下测 La、Sm、Y、Nd的检出限分别为 0 .0 0 5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