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定方言地名及其文化内涵

来源 :语文建设·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mfu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地名是一种语言现象,同时也是一种文化现象,它能够反映出当地的人文历史、移民运动、经济特色、地理交通以及人物典故等方面的面貌和特色。罗定地名极具特色,这与罗定的政治、经济、文化、历史、习俗等各种社会现象密切相关。本文对罗定地名中较为典型的方言字作初步探讨,希望对罗定方言和南江文化的研究有所裨益。
  关键词:罗定 地名 方言 文化
  引言
  罗定位于广东省西部,地处南江流域,历史悠久,罗定方言属粤方言的广府片,境内主要通行白话、 古话、话、福佬话等。自古以来,在罗定地区留下众多的方言地名,有些方言地名的用字很特别,形成颇具地方特色的方言字,如“泷”、“榃”、“”等,这与当地的人文历史、自然地理有关。罗定古代为汉、瑶、壮等民族聚居之地,所以其地名有不少带有少数民族特色。
  一、罗定方言地名的特色
  (一)自创地名用字“”
  “”除在《实用广州音字典》中有记载外其余任何字典都无记载,而这个字在罗定却很常见,如塘、南、东、社、黄金、双等等。陈大远(罗定市博物馆馆长)解释:“”若放在前面则为草塘之意,是古越文化的遗留;放在后面意思有所改变,为河边坝地之意。据统计以“”字命名的地名有二十多个,其中“”字在后面的地名就有17个。
  (二)饶有趣味的读音“埇”
  “埇”在新华字典中解释为“地名用字,在路上加土,读yǒnɡ”。而在罗定却读chōnɡ,为河流的分叉口的意思,其意义与广东的另一个地名用字“涌”相近,如塘埇、炉埇、陀埇、木埇口、荔枝埇、桃子埇、埇表等,也有将“埇”放在前面的,不过写为“冲”,如冲丽。“埇”读“chōnɡ”在说文解字、古汉语字典、康熙字典和现代汉语词典中都没有收录,广州音字典也没有将该字收录进来。
  (三)壮语地名数量多
  罗定历史悠久,早在一万多年前就有人类在这片土地上劳作、生息、繁衍。他们从山洞穴居走向丘陵建屋定居、从原始群走向氏族社会、从愚昧落后走向文明进步。经过数千年的融合发展成为百越民族的一个成员,他们有着相同的图腾信仰,有着共同的文化特征。徐松石认为“僮乃岭南土著”,“苗傜乃后迁入”(《粤江流域人民史》)。另黄现璠在《壮族通史》中指出:壮族名称虽随代而异,其主要源流:瓯一瓯骆一西瓯骆一西瓯骆越一乌浒一俚僚一僮一俍一沙一侬一壮,实为一脉相承。结合罗定的历史,由此可见,罗定的土著居民为壮族,所以罗定地名中壮语地名数量多也就不足为奇。在罗定保留至今的壮语地名主要有以下几类:
  1.榃
  这是壮族自创的土俗字。榃的本义为山间林木环田(张富文《南江文化纵横 》),壮语称“塘”为“榃”(潭)。现代汉语词典解释:tán<方>水塘(多用于地名)。在罗定以壮语地名“榃”命名的地名很常见,如榃阳、榃东、榃北、榃西、榃滨等。
  2.垌(洞)
  “垌”《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方>田地,多用于地名”。 垌(洞)字地名本指山间谷地、盆地或群山环抱的小河流域,后演化某个血缘氏族居地,表示村落,含义有所扩大。垌(洞)也成为历史上古越人留居地常见地名。按壮语地名齐头式结构,垌(洞)字应在地名起首,但现在被加上一些修饰语,显示与后来汉人到来冠以新含义有关。在罗定就有洞美、垌心、聂垌、平垌、山垌、大垌、黎垌、高垌等。这里的“垌(洞)”不是山洞的意思,而是表示区域,是村落的意思。
  此外,还有以云、六、思、冲、都、湴等字命名的地名,这些都是壮语用字,只能用壮语才能解释得通,不能从字面上去理解。如“云”壮语指人,谓人居之地,也即村的意思,不作云彩解释。在罗定以“云”命名的地方有云沙、云龙、云罗、云桂等。“六”壮语指山谷,而不是数字的意思,广东不少冠“六”(禄、碌、录、陆)的地名,罗定有六云、六竹等。“思”不是思考、思想的意思,是古代僮语的溪字,现在广西僮人还有称溪为思的。在罗定有思甲、思围、思理。以“古”命名的地名有古龙、古莲冲、古勇、古薄塘、古模、古范、古揽等。冲字地名除了小河意义以外,也有类似洞字含义,罗定有冲丽、古莲冲等。
  二、罗定方言地名的文化内涵
  1.独具特色的“泷”文化
  早在南朝梁、陈年间开始设立泷州,后改为泷水,直到明万历五年因罗旁地区的“瑶乱”被平定,才称为罗定,沿用至今。泷水是罗定市的旧称,也即南江,自古有之,流经罗定境内11个乡镇。在罗定境内称为泷江,在郁南境内称为南江。南江流域是岭南文化的发祥地之一,流经罗定境内的泷江流域保留着众多的古越族文化,“岭南第一唐刻”、孔庙、青莪书院等古建筑,泷水山歌、罗定客家春牛舞以及罗定特殊的地名等都依稀可见“泷江”流传后世的古风遗韵。
  泷江水流湍急,地势险要,沿途风景奇异,民风民俗独特。从宋之问的《入泷水》可以看出当时南江口一带的社会和历史风貌,文中提到:“泣看文身国,悲看凿齿泯。”撇开诗人的情绪不谈,还可以看出唐代当地的一些风俗习惯。另外蔡廷锴将军的自传里也记载着泷江沿途的景象,特别是对帝瓮飞瀑的壮观景象赞不绝口,在帝瓮东侧石壁题书“东南一景”。
  罗定先民早在一万年前便在这片土地上劳作、生息、繁衍,留下了辉煌的历史文化,可以说“泷”就是罗定沧海桑田、历史演变的见证,由此而孕育的“泷”文化便是罗定宝贵的历史财富,需要积极挖掘。
  2.以古僮语命名的地名体现西瓯文化
  大量的专家考证,带“罗”、“榃”、“垌”、“六”、“云”等字的地名多与古骆越族有关。据粗略统计,罗定有“罗”字头地名三十多处,近似“罗”字地名四十多处,榃字地名一百多处,还有以“古”、“思”、“六”等古僮语命名的地名不计其数。而且“在罗定出土的众多青铜器足以证明,春秋战国时期的罗定地区,应该是当时广东境内最发达的地区,是粤西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所以从大量以古僮语命名的地名可以看出罗定在战国时期是高度发达、高度繁荣的,所以说罗定是西瓯文化中心。
  3.以榃、塘、田等字为首尾的地名体现稻作文化
  纵观罗定地名,大多都是以田、水、塘之类意义命名,从中可以看出罗定先民的社会经济生活发展状况。农耕时代是人们以种植农作物为主要生产方式的定居生活时代,农业生产离不开土地、水源和耕畜, 从而促使人们不断加深对土地与水的认识与依赖, 因而,以田地、河水、水坝等冠以地名应是出现于农耕时代。为了生产劳动和生活的便利,他们于河边、田边起屋建村,并以河流、水田地名为村名。如罗定以塘命名的村镇多达十几处,有丽塘、塘屋、木头塘、大旺塘等。
  结语
  综上所述,罗定极具特色的地名反映了罗定特定的文化内涵,研究罗定方言地名也是对罗定文化研究的一个有效途径。地名也是一份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应保留其本来的面目,这也是保护地方文化的一个重要方面。语
  参考文献
  [1]覃凤余.壮语地名及其研究[C].南宁:广西民族研究,2005(4).
  [2]潘艳涛.壮语地名特点及文化内涵——以广西马山县金钗镇为例[C].南宁: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03).
  [3]顧建国.大运河畔地名:“埇口”与“埇桥”[C].沈阳:中国地名学研究会,2012(01).
  [4]范炎培,钟敏.略说常州地名中的方言字[J].常州: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2009(01).
其他文献
本文从分析国内外焊接技术在机车车辆制造和维修中的应用现状出发,探讨了主要焊接技术在机车车辆制造和维修中的应用,包括焊条电弧焊的应用、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的应用、埋弧焊
第三方物流的发展越来越受到各国的重视。本文在对我国第三方物流发展现状分析的基础上,指出了我国第三方物流发展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发展我国第三方物流的对策建议。
“和谐”在中国文化史上并不是一个全新的命题,以儒家思想为主流的中国传统文化中蕴涵着丰富的和谐思想。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和谐思想是其理论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儒家所
《泪珠与珍珠》这篇作品在作家琦君温婉的文笔营造的语言氛围中引起了一批批学生领悟奋斗的泪、悲悯的泪、慈母的泪、思亲的泪。接受美的熏陶和爱的洗礼,涤荡心胸,净化灵魂。
我们是兄弟,还有二哥朱春苟,三人为了发展村的工业,致富乡里,在几乎毫无工业基础的条件下,同心协力,奋力拼搏,为村里办起了飞达工具公司,经过两年奋斗,1993年就创下了工业产
发展农村现代服务业是发展农村社会生产力的关键之一,也是搞活农村经济的动力之一。本文结合吉林省的具体情况,提出了农村现代服务业存在的主要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
随着我国现代社会进程的加速,经济发展的突飞猛进,我国目前面临着很多产能过剩,也包括外汇的资产过剩,我国需要的资源在很大程度上还要依赖海外,工业产业的基础设施建设分布
<正> 每每翻开《格言集》之类的书,几乎本本都有中外名人谈“制怒”的语录,且都千篇一律地讲发怒怎么怎么不好,规劝世人要注意“修养”,要“忍人所不能忍,容人所不能容,处人所不能处”,要下决心克服易怒这个“恶劣天性”等等。 确实,不分青红皂白,动辄大发雷霆,甚至丧失理智做出蠢事,确实于人、于己、于事都有害,是很要不得的。但遇事不加分析,一味讲“制怒”和“容忍”,也大失偏颇。宋代学者黎靖德说得很辩
摘要:英美两国文化渊源极深,是主从关系。文化上的差异所造成两国在文学创作风格上的不同。本文从英美创作之路、文化载体的差异、文化内涵的差异、文化历史的不同来分析对英美两国在文学创作上的不同之处。  关键词:英美文学文化差异文学创作差异  一、英美文学的发展创作之路  英国独特的地理条件造就了相对独立的地域文明,这种相对独立的文化特色,一直到十九世纪,才因对外扩张而被打破。而美国是由来自世界各地,不同
在互动理论的视角下,异地养老群体在移居初期面临双重互动困境:熟悉的人不在场,在场的人不熟悉。基于威海市的访谈资料发现,为化解困境,异地养老者普遍采取虚拟互动的策略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