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请客,缺了点心

来源 :家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gui9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城镇化的进程中,很多年轻人离开家乡,去外地工作,过年期间要补一年的人情量,于是春节更是集过年、聚会、结婚几大高峰于一身。置身期间的人当面临邀约时,哪怕心不甘,情不愿,也要硬着头皮出席和应酬。
  在我老家的农村,春节期间拜年或聚餐时,大家差不多都会携带类似的食物、礼物而来,若收下,太多;若转送,不礼貌;若拒绝,那绝对是一个又一个的小战争。晚上,男人们会赴一个又一个的酒席,一个晚上赴三四个酒席不算夸张,最后烂醉回到家,家里说不定还有一拨人等着你。邻村有一句经典的说法——“不把客人灌醉,就是待客不周。”这种好意,真正吓人。
  但客人还必须得被灌醉,因为中国式的请客送礼就是强买强卖,对方的好意你必须接受,否则就是不给他面子。在席间,没恋人的,会被无数人问无数次“你还没恋爱?”没结婚的,会被无数人问上无数次“你啥时候结婚?”结婚没孩子的,一样被问。Ok,你什么都有了,大家照样轮番问:“孩子成绩怎么样?”
  每个人都很热情,每个人都很关切,但如果可以,被问者往往不太想回答任何一个人的任何一个问题,因为感觉不到问题里有真正的关心。
  中国式人情社会里,个体以一个个大家庭为基础、拼命粘在一起。一方面可以抱团生存,一方面是为了追求虚假的亲密。这种状态千百年积淀下来,中国人习惯了群聚性的自我,如同蝗虫与蚂蚁,聚在一起才有了巨大的力量。
  这种情况下,如果脱离出集体,个人的感受和自我会失去根基,同时也会失去集体的资源与支持,因此中国式人情社会任凭颠碚,也很难被打破。中国式情商,就是王刚饰演的和珅那张脸,就是岳敏君作品中的那种貌似大笑实则苦笑的脸。无数张这样的面子脸,构成了表面要和谐,但永远暗流涌动的中国——表面亲密,实则煎熬,但还是要圆一个表面团结的幻象。
  在人情社会的模式下,中国人封闭了自己的心,切断了自己的感受。大家都是非常好的人,也特别想对别人好。但因为心是关闭的,所以根本无法接收周围人发出的信息,只是用自己的头脑判断别人需要什么,以自己的经验去衡量和满足别人,如同强迫症一样——一厢情愿地认定别人就需要这个,并拒绝对方的反馈。
  简而言之,即一个人对外表现出来的好意实则并没有心的参与。大家面对人际关系时,都给自己包裹着一层坚不可破的硬壳,硬壳外面是许多种讨好行为,像一层流动的、稠状的果汁,随时都在捕捉别人需要什么,很愿意付出,但这层稠状的果汁让我们没有能力判断别人到底需要什么,所以只是知道要对别人好,但却不能给到对方想要的东西。
  并且就算给到了对方想要的,因为没有感情的投入,发出的邀约也是没有温度的。更要命的是,我们的价值感建立在对方是否承认自己之上,如果邀约被拒绝,发出的一方会非常受打击,觉得特没有面子。归结到请客的具体行为上,请客方发出的是善意的邀请,但由于缺乏直达人心的爱意,在被请客一方看来,就是强迫中奖,即使邀约里有感情,也常常给人肤浅感,于是请客和应邀参与就变成了一种应酬。
  其实,这种拼命粘到一起的状态,往往大家都难受,想逃离,就是没有谁敢第一个造反,因为若你不跨入到中国式请客、吃饭、送礼的洪流中,那么洪流中的人都会视你为异类。其实要想改变这一局面说容易,也容易,你可以试试用你的心去感受对方的需要:若你送礼,若你请客吃饭,你想怎样又有质量,又可以不累。关键是,你能不能击碎自己的硬壳,将你的心打开。
其他文献
他和她是小城里备受瞩目的夫妻。因为他是首屈一指的有钱人,“都市佳苑”的豪宅是他开发的,繁华的商贸街也是他开发的。  我不认识他,但很关注,他妻子是我的中学同学,也是我曾经的暗恋对象,当初我不敢表白,现在更是自卑,因为她嫁给了他这样的大老板。  这样的夫妻,别人自然也要议论,比如她爱财,才会和他走到一起;而他那么有钱,也肯定花心,说不定背着她包了不止一个二奶。剥去金钱的外衣,他们之间真的还有爱情吗?
期刊
刚刚过去的春节你又花了多少钱?  在统计数据显示“蛇年春节,全国人民又创造了新消费记录”时,“没有一万元过不起春节”的抱怨声不断。压岁钱、礼金等人情往来费随物价上涨而上涨:“参加一场婚礼至少要300大洋啦!”当三线城市惊呼时,一二线城市已经默认了500元~1000元的起步价。  哗哗往外流的不只是钱,还有精力。中国式请客,本来是为情,有情才有邀请的理由;情够深,才能谈钱论面子。但久了,人们发现请客
期刊
在印度西北部的旁遮普,有这样一对夫妻,他们相濡以沫走过了87年,婚龄打破了吉尼斯世界纪录,成为世界上目前已知的最长久的婚姻。当然,他们也是世界上最长寿的夫妻,先生卡拉姆今年已经107岁,太太卡塔丽今年100岁,他们生育了8名子女,拥有28名孙辈,大家庭幸福美满。虽然他们都年过一百,却并未与病榻为伴,依然精神矍铄,每天都会坐在门口晒晒太阳,唠叨几句,还道出了他们幸福的秘诀。  丈夫:浪漫就是让她欢笑
期刊
我以为这辈子都不会再跟郭慧有什么交集了,但在我即将结婚的前几天,她却从美国打来了越洋长途电话。我内心的安宁顿时被搅乱了。  喜欢郭慧,是从幼儿园开始的。除去初中,从幼儿园到高中,我们都在同所学校。郭慧是城里人,长得白净乖巧,成绩又优异,是我们男孩心目中的白雪公主。高中之前,我从未跟郭慧单独说过话,我想,她是绝对看不上我这个农村小子的。即便如此,我却在学习上狠下功夫,希望能以“尖子生”的身份引起她的
期刊
有一种礼叫互为抵消  赵琴琴的婚礼上收到了一个特别的红包:一张抵价券。上面白纸黑字地写着:凭此券参加张巧婚礼。这一招让新娘子乐得合不拢嘴,她知道这是闺蜜惯用的送礼方式,用来送好友、长辈、同事十分百搭,屡试不爽。  每回被问及抵价券,张巧都义正言辞,这是为了树新风,斗俗礼。实际上,原因可不止于此。像张巧一样,刚刚走出校园的职场新鲜人,薪水刚能够满足日常开销,眼看着亲朋好友扎堆往民政局赶,张巧的经济压
期刊
解读:你接到敛财型请帖的第一反应是什么?“又想捞点钱了。”通过请客敛财的人绝不是少数。生婚葬迁属于常规范畴,孩子出国、生病康复、亲戚孩子考上大学,甚至离婚了还能用复婚的名义再请客。靠请客来收钱成为这类人填补家中财政空缺的首要手段。至于别人的回请,则以多推少去为原则。  极品小故事  前不久才被大学的班长涮了。他竟然租了个假女友结婚,骗礼金钱!租个女友1000块钱,8桌宴席6400块钱,全班42个同
期刊
每个被请的人,也都曾经发出过邀请函、当过一回主人。尽管也做好心理准备,但看到自己抱怨过的事,也正在暗地里被别人抱怨时,心还是紧了又紧。  请客时最怕遇到下面几类客人。  一种是“言而无信型”。主家最怕的就是按照人数预订好酒席,客人们也答应要来了,开宴后却空了一大片,不只是经济损失,这是不吉利的象征,请客最忌讳了。现在的客人们也比以前精明了,懂得用脚投票——我承受不起红色炸弹,不来总可以吧?  人不
期刊
中国每天有多少个饭局?没法统计。  有多少人头痛别人请吃饭?这倒是有个大概的比例:67.9%的中国人一听到要吃一碗叫做“应酬”的饭,就各种心理生理不舒服,其中,30.3%的人感到“非常不舒服”。  全世界,也只有中国人的饭,叫“饭局”。“局”,原本是下棋之术语,引申出“情势、处境”,后来再引申出“赌博、聚会、圈套”的意思。吃饭事小,设局事大。  “饭”与“局”的组合,是宋代文人对汉语及中国文化的高
期刊
“死”这个字像道禁门  小妖怀孕了。陈平挣扎许久,不得不与灼灼摊牌。但无论他有怎样的说辞,灼灼都是一个“不”字。灼灼一会儿扑上去撕咬他,或死命撞墙撞地,泪水一股股涌出,无穷无尽似的。陈平觉得自己正经历着一场噩梦。  小妖怪陈平根本没用心,天底下哪有解决不了的事情。一天他们出去逛街,撞见一起车祸,血从人群下大片涌出。小妖冷笑一声:要是灼灼死了该多好,可不就一了百了了。  “死”这个字像道禁门,一旦推
期刊
解读:炫富型请客者不差钱,差面子。按照程度又可以分为两类,一种高调,比如两亿嫁妆嫁女、7000万婚宴嫁女等,用大摆排场的请客作为个人宣传,成功获取关注。一种低调,但因为在小圈子里开展,有竞争性,攀比目的更强。  外甥女当着全家人的面宣布:我下个月要请客,因为下个月就满十岁了,是人生的大日子。  听到这句话时,在座的大人都笑了。现在的孩子,冒出的大人话真是有意思。不过她妈妈、我姐姐不是很赞成,觉得小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