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434;O1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02-0021-01
高等数学的内容相对抽象且具有很强的逻辑性。很多高等院校比如医学院校对高等数学的课时数安排相对较少,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一些知识点感到难以理解和掌握。因此,有效提升学生学习效率、充分理解和掌握课程内容中的重点、难点是目前医学院校高等数学教学研究和改革中的重要目的。本文以医学院校高等数学课程为研究主体,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将课下学生利用网络视频自主学习与课堂上教师以答疑解惑和深入扩展知识为主的思想有机结合,提高教学质量,推进传统课堂教学改革。
一、微课及翻转课堂的概念及教学优势
1.微课及翻转课堂的概念
微课又被称为微课程,主要以微教学视频为主,一般指针对特定知识点(如重点、难点等)支持多种学习方式的新型网络视频课程[1]。“翻转课堂”是指将课堂知识的传授与课下学生自主学习相互翻转的教学模式,即知识的传授在课下,由学生在课前通过观看教师分享的授课视频、微视频课程等。知识的吸纳在课堂上,教师与学生间进行面对面的个性化交流[2]。
2.微课及翻转课堂教学特点和优势
微课的核心是微视频,视频时长通常为5-8分钟左右,其特征是短小精炼、主题突出等[3]。微课主要的目的是能够使得教师授课内容更有深度、更有针对性,让学生学得更轻松、更高效[4]。翻转课堂具有重建学习路径、教学内容层次分明、实时检测更具针对性等特点,其实质是学生的自主化学习、学生间的交互式资源共享、教师与学生间的个性化答疑解难,采用课上直接指导联合课下间接协助的混合模式组织教学。
二、當前医学院校高等数学的教学现状
1.课堂教学方面
目前高等医学院校的高等数学课堂教学仍然是以教师为核心,学生的学习主要依赖于老师在课堂上对于数学定理、公式算法等的讲解。在课堂教学中有的教师围绕一个定理或者推论在黑板上不断的推导,洋洋洒洒写了一黑板板书结束,不给学生思考理解的时间。一部分学生听的云山雾绕,没等来的及思考反应,老师已经进入下一个知识点的讲解了,无奈只好自己课后去啃书本、背课件消化理解。几堂课下来,这种单一的灌输式教学就会造成多骨诺米牌效应,造成学生对很多知识点不理解产生困惑,最终导致对数学失去兴趣,造成旷课、挂科等现象的发生。
2.教学内容方面
在传统教学模式下,大部分专业教师往往不会在授课前评估学生的知识基础以及对知识的吸纳程度,只是一味地以教材为中心,讲授课本中较晦涩的定理及数学公式等。这种授课方式忽视了教材内容是否与学生固有的知识结构相匹配这一问题。此外,教师在课程的教授过程中往往会忽视如何去帮助学生培养正确的数学思维模式。绝大部分学生不知道如何去理解记忆数学定理和公式、如何利用所学到的数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妨碍了对于数学知识的整体把握和综合应用。
三、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高等数学教学实践
1.学生知识掌握能力检验
由于高等数学这门课程通常是针对刚入学新生进行教授,而这些学生又都是刚刚脱离高中这种传统教学模式,从而致使学生对教师所讲内容及所运用的授课方式不容易适应,因此需要通过2-4学时现场教学,通过与学生沟通及时了解学生课堂上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教师根据学生反馈的信息对上课内容及难度进行调整,以适用于班级大多数学生更好的学习掌握知识,对于知识点把握不准确的学生可以采取集中辅导解惑。
2.课下学习资源创建
一门学科每节课的教学目标及内容都不尽相同。线下教师首先需要录制该节课的授课视频,将视频传给学生作为线下的基础知识学习,并从国外大型公开课网站推荐1-2个相关内容视频给学生,便于学生对该知识点的初步掌握。进而采用2-4个微课视频,深化学生对于该课程所有知识点、难点、重点的掌握,并针对每个知识点附上1道自检试题进行考量。
3.课上答疑解惑
教学内容已经在课下传递给了学生,学生对所需要掌握的内容已经有了较为详尽的了解与掌握。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对学生线下学习过程中无法解决的问题进行细致的解答,让学生可以与教师个性化地交流。此时教师的教学重心发生了改变,从单纯的讲授知识点变成了指导学生吸收内化,从而大幅提升了学生的学习效率。
随着信息时代的蓬勃发展,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模式与传统教学的融合必然将日趋紧密。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模式的应用既符合当下学生的学习需求和特点,又显著提高了的教学效果。因此,教师要在教学实践中勇于创新,充分发挥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模式的教学优势,从有效教学迈向优质教学。
参考文献
[1]胡铁生,黄明燕,李民.我国微课发展的三个阶段及其启示[J].远程教育杂 志,2013,(4):36-42.
[2]王同聚.“微课导学”教学模式构建与实践[J].中国电化教育,2015,(2):112-117.
[3]岑健林,胡铁生.微课:数字化教学资源新形式[J].教育信息技 术,2013,(4):19-21.
[4]焦建利.微课的现状、问题与趋势[J].中国远程教育,2014,(8):113-114.
高等数学的内容相对抽象且具有很强的逻辑性。很多高等院校比如医学院校对高等数学的课时数安排相对较少,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一些知识点感到难以理解和掌握。因此,有效提升学生学习效率、充分理解和掌握课程内容中的重点、难点是目前医学院校高等数学教学研究和改革中的重要目的。本文以医学院校高等数学课程为研究主体,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将课下学生利用网络视频自主学习与课堂上教师以答疑解惑和深入扩展知识为主的思想有机结合,提高教学质量,推进传统课堂教学改革。
一、微课及翻转课堂的概念及教学优势
1.微课及翻转课堂的概念
微课又被称为微课程,主要以微教学视频为主,一般指针对特定知识点(如重点、难点等)支持多种学习方式的新型网络视频课程[1]。“翻转课堂”是指将课堂知识的传授与课下学生自主学习相互翻转的教学模式,即知识的传授在课下,由学生在课前通过观看教师分享的授课视频、微视频课程等。知识的吸纳在课堂上,教师与学生间进行面对面的个性化交流[2]。
2.微课及翻转课堂教学特点和优势
微课的核心是微视频,视频时长通常为5-8分钟左右,其特征是短小精炼、主题突出等[3]。微课主要的目的是能够使得教师授课内容更有深度、更有针对性,让学生学得更轻松、更高效[4]。翻转课堂具有重建学习路径、教学内容层次分明、实时检测更具针对性等特点,其实质是学生的自主化学习、学生间的交互式资源共享、教师与学生间的个性化答疑解难,采用课上直接指导联合课下间接协助的混合模式组织教学。
二、當前医学院校高等数学的教学现状
1.课堂教学方面
目前高等医学院校的高等数学课堂教学仍然是以教师为核心,学生的学习主要依赖于老师在课堂上对于数学定理、公式算法等的讲解。在课堂教学中有的教师围绕一个定理或者推论在黑板上不断的推导,洋洋洒洒写了一黑板板书结束,不给学生思考理解的时间。一部分学生听的云山雾绕,没等来的及思考反应,老师已经进入下一个知识点的讲解了,无奈只好自己课后去啃书本、背课件消化理解。几堂课下来,这种单一的灌输式教学就会造成多骨诺米牌效应,造成学生对很多知识点不理解产生困惑,最终导致对数学失去兴趣,造成旷课、挂科等现象的发生。
2.教学内容方面
在传统教学模式下,大部分专业教师往往不会在授课前评估学生的知识基础以及对知识的吸纳程度,只是一味地以教材为中心,讲授课本中较晦涩的定理及数学公式等。这种授课方式忽视了教材内容是否与学生固有的知识结构相匹配这一问题。此外,教师在课程的教授过程中往往会忽视如何去帮助学生培养正确的数学思维模式。绝大部分学生不知道如何去理解记忆数学定理和公式、如何利用所学到的数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妨碍了对于数学知识的整体把握和综合应用。
三、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高等数学教学实践
1.学生知识掌握能力检验
由于高等数学这门课程通常是针对刚入学新生进行教授,而这些学生又都是刚刚脱离高中这种传统教学模式,从而致使学生对教师所讲内容及所运用的授课方式不容易适应,因此需要通过2-4学时现场教学,通过与学生沟通及时了解学生课堂上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教师根据学生反馈的信息对上课内容及难度进行调整,以适用于班级大多数学生更好的学习掌握知识,对于知识点把握不准确的学生可以采取集中辅导解惑。
2.课下学习资源创建
一门学科每节课的教学目标及内容都不尽相同。线下教师首先需要录制该节课的授课视频,将视频传给学生作为线下的基础知识学习,并从国外大型公开课网站推荐1-2个相关内容视频给学生,便于学生对该知识点的初步掌握。进而采用2-4个微课视频,深化学生对于该课程所有知识点、难点、重点的掌握,并针对每个知识点附上1道自检试题进行考量。
3.课上答疑解惑
教学内容已经在课下传递给了学生,学生对所需要掌握的内容已经有了较为详尽的了解与掌握。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对学生线下学习过程中无法解决的问题进行细致的解答,让学生可以与教师个性化地交流。此时教师的教学重心发生了改变,从单纯的讲授知识点变成了指导学生吸收内化,从而大幅提升了学生的学习效率。
随着信息时代的蓬勃发展,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模式与传统教学的融合必然将日趋紧密。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模式的应用既符合当下学生的学习需求和特点,又显著提高了的教学效果。因此,教师要在教学实践中勇于创新,充分发挥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模式的教学优势,从有效教学迈向优质教学。
参考文献
[1]胡铁生,黄明燕,李民.我国微课发展的三个阶段及其启示[J].远程教育杂 志,2013,(4):36-42.
[2]王同聚.“微课导学”教学模式构建与实践[J].中国电化教育,2015,(2):112-117.
[3]岑健林,胡铁生.微课:数字化教学资源新形式[J].教育信息技 术,2013,(4):19-21.
[4]焦建利.微课的现状、问题与趋势[J].中国远程教育,2014,(8):113-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