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秦岭夏河花岗岩的地球化学、年代学及地质意义

来源 :岩石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wg887275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甘肃西秦岭夏河花岗岩主要由二长花岗岩及花岗闪长岩组成,岩体内发育较多暗色微粒包体。全岩地球化学分析结果表明,二长花岗岩SiO2和全碱含量(分别为66.07%~69.18%、7.18%~7.69%)高于花岗闪长岩的平均值(分别为60.18%~66.22%、4.73%~6.72%),而Al2O3和CaO含量(分别为15.21%~16.37%、2.23%~3.04%)则低于花岗闪长岩的平均值(分别为16.60%~17.39%、3.54%~5.86%),两类岩石的K2O/Na2O比值均大于1,Mg#偏高(平均为55),铝饱和指数A/CNK介于1.0~1.1,属于弱过铝质的高钾钙碱性I型花岗岩类。夏河花岗岩类富集轻稀土而亏损重稀土,(La/Yb)N比值介于8.97~33.48,无或弱负Eu异常,以富集Rb、Ba、Th、U、K并相对亏损Nb、Ta、P、Ti、Zr为特征。锆石LA-ICP-MS U-Pb测年结果确定夏河岩体的侵位年龄为244~248Ma,属印支早期。夏河花岗岩类具有较高的(87Sr/86Sr)i(0.70714~0.70743)、较低的εNd(t)(-6.21~-8.36)和高放射性成因Pb(206Pb/204Pb=17.850~18.003,207Pb/204Pb=15.489~15.510,208Pb/204Pb=37.815~37.931)同位素组成,表明该花岗岩主要来自中元古代下地壳变基性岩的部分熔融,且幔源岩浆的参与可能对该岩体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综合该区已有研究成果,本文提出夏河岩体形成于大陆边缘弧构造环境,推测西秦岭地区阿尼玛卿-勉略洋盆的闭合时间晚于244Ma。
其他文献
在探讨乳腺增生病的病因病机及治疗方法。研究表明:乳腺增生病与社会、饮食、用药、家族史等有关,与肝、肾、脾、胃关系最为密切,结合临床实践,将乳腺增生病分为肝郁痰凝、冲
郭守敬,字若思,汉族,顺德府邢台县(今河北邢台市邢台县)人。元朝著名的天文学家、数学家、水利工程专家,著有《推步》《立成》等十四种天文历法著作。郭守敬在天文、历法、水
<正>~~
期刊
目的:研究胃泌素在胃癌细胞迁移和侵袭中的作用。方法:用细胞划痕实验、Transwell小室迁移和侵袭实验检测10 nmol/L和100 nmol/L胃泌素处理后胃癌细胞AGS和SGC-7901迁移和侵袭
2015年以来,全国上下各级党委政府部门、行业组织和企业单位等积极行动起来,紧紧围绕习总书记提出的“精准扶贫”这一核心任务,加大工作力度,发挥各自优势,在“精准”上下功夫,在“
浑仪是我国传统的天文观测仪器,已有2000多年的发展历史。它大约创始于战国初期,西汉时期已有“汉落下宏为武帝于地中转浑天”记载。(《尚书通考》)在漫长的岁月里,其形体由
本文通过对雨滴降落过程中力学规律的分析,从理论上导出了雨滴降落任一高度时的速度计算公式,并进而导出了雨滴终速公式.本文提出了雨滴变形系数的概念,用于描述直径大于3.0m
为保护发展珍贵阔叶树种水曲柳、核桃楸和紫椴,1982~1994年对其育苗、造林技术进行了系统研究。不同立地条件下造林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造林地坡向,坡位和坡形等立地因子对3个树种造林成活率
大倾角大采高工作面往往伪斜布置,受工作面倾角影响,设备极易出现“上窜下滑”现象;通过对伪斜开采设备“上窜下滑”机理进行分析,认为伪斜条件下煤层倾角与工作面伪斜角呈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