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来源 :速读·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MY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情感教育是运用一定的教学手段,激发、调动和满足学生的情感需要,促进教学活动积极化的过程。英语教学是语言教学的过程,更是一个情感交流的过程,以情感交流为基础,能更好地做到教书育人;师生之间加强情感交流,彼此建立一种和谐愉快的教学氛围,教师全身心投入工作,学生在积极主动的心态下愉快地学习,定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成效。情感既是英语教学的手段,也是英语教学的目的,起着激发、定向、推动、引导和调节学生学习活动的动力作用,直接影响学生的智力发展和认识过程。那么,怎样培养学生积极的情感,从而实现他们渴求知识的强烈愿望呢?
  一、教态和蔼
  “出门看天色,进门看脸色。”当教师以温和的目光、亲切的笑容出现在教室里并扫视每一个学生时,学生就像吃了颗定心丸,为后面良好的课堂气氛作了铺垫,也有利于唤起每个学生的有意注意和积极情绪。眼睛是心灵的窗户;笑容是教师带给学生创造精神的激励物。用眼睛交流,用笑容调节课堂气氛。以和蔼可亲的教态去感染学生,使学生情绪饱满地投入学习。可以唱英语歌、作值日汇报、讲一则与课文内容有关的故事、师生之间相互问候及有关上节课的几个问答等来开始一堂课,用教师的情绪去带动学生,激发起学生的求知欲,达到师生情感的和谐。英语是一门语言,学习中学生会因陌生、困难和畏惧而产生尴尬和羞涩的心理,教师要有和蔼可亲的表情,哪怕学生说错了一句话也要给他一个小小的笑容,使学生得到宽慰和鼓舞,克服羞涩和胆怯,帮助他们树立信心,传递无声的语言:“你行”,“你学得不错”。
  二、用言语和行动交流情感
  亲切感人的教学语言,能保持学生积极顺畅的学习心境,是师生双方传递信息和交流思想感情的载体,运用夸奖的语言和动作,能发展学生个性潜能,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促进创造性人格的形成。学生能提出问题,表述某种观点,以“OK”加上手势去欣赏;学生能流利回答问题,用“Very good!Well done!”或“Victory”辅助手势“V”表示高兴;学生举棋不定,说“I hope you can”或“I believe you are OK”等加以鼓励;学生遇到困难或卡壳,则将“No hurry.Take your time.You must be OK next time.”等表示安慰再好不过;胆小的学生发言,说句“Take it easy.If you are wrong,it doesn’t matter.”定会增强他们克服困难的信心,使他们感觉到自己也在不断进步,从而消除惧怕紧张情绪。
  在作业批改中投注情感,写好作业评语,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所有的学生都十分关心和在意老师给自己的作业评价,因为一個分数,一句评语都表现了老师对自己的态度,作业评价是学生与教师沟通交流的一块园地,也是同学们之间相互比较的根据、相互竞争的动力。细致的批改、积极的评价,不仅反映了一个教师的工作态度,也影响着学生对学习的态度。对差生,可以在批评的同时,肯定其长处,给以鼓励,针对不同的学生及其作业,所作的不同评语,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教師的鼓励和关怀能使学生树立信心,激励他们后进赶先进,先进更先进。
  三、为人师表,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身教重于言教,教师为人师表,是进行情感教育的先决条件。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都有感染力,整天板着面孔,死气沉沉,学生不可能接近你,怎么和你一起积极思考和解决问题呢?总是心不在焉,把本职工作当着差事应付,学生不可能与你身心交融,从何而来主动进取的刻苦心态?因此,每当我们步入学校,走进教室,便觉得有一种神圣和庄严,就发自内心地用职业道德规范自己,一丝不苟地讲解每一个语言点、知识点、疑难点,热情温暖每一个学生,以真诚的语言和微笑鼓励每一个学生,全身心地投入教学,师生举手投足间便心领神会,和睦相处,其乐融融,教学成绩就能稳步上升。
  爱是教育的前提。教师对学生的爱是教师的天职,是一种具有伟大意义的情感活动。每一个教师都有爱,但能否对后进生倾注更大的热情和更多的关爱是检验一位教师师德好坏的重要标准。“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情感教育以“爱”为核心,离开“爱”就谈不上情感教育。教师要学会利用情感的特点,用自己的爱去感化每一个学生,尤其是差生,使之逐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对在课堂上屡屡犯规,表现出无所谓的学生,除指错外,更多的则是在生活和学习两方面给予特别关照,用爱心去抚慰他们,久而久之定能融化其心灵的坚冰,他们就会变得懂事、可爱、好学。
  此外,成功感是英语学习中非常宝贵的情感的体验,它能大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如讲故事,做游戏,办板报英语角、举办英语竞赛活动等,让他们充当其中能胜任的角色,从而在参与中充分表现他们的才干,在活动中培养他们的自信。自信心总是和自主性联系在一起的,教师应鼓励学生主动参与,独立思考,自主活动,让他们体验成功的喜悦,体会到自己的力量,从而树立信心。激发自信不是教师的最终目的,更重要的是要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勇敢的付诸实践,让他们不断以自信的心态、进步的愿望,自觉地投入到学习当中,努力提高成绩,增强综合素质,争取成功。只有这样,他们的自信才能在成功的作用下成为源源不断的动力。
  总之,情感是成功教学的总要因素,它贯穿于每一节课,深入到每一个学生的心扉。情感是开启学生心灵窗户的钥匙,在和谐的氛围中交流,学生才会有活跃的思维、高涨的热情。教师要尊重、信任、热爱、鼓励每一个学生,消除师生间的心理距离,成为学生可信赖的指导者,从而使课堂充满生机和活力。将情感教育融于英语课堂教学之中,在每一堂课上,都做到饱含热情,面带微笑,体现爱心,持之以恒,那么,45分钟的课堂教学定会收到令人满意的教学效果。
其他文献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它特有的魅力昭示了勃勃生机,我们的课堂教学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以往的“鸦雀无声”变成了“畅所欲言”,“亦步亦趋”变成了“自主探索”,学生的个性得到了张扬,教学气氛异常活跃。这一切确实令人欣慰。课堂教学是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主阵地,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渠道,所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我们每个教师的责任,是每个教师孜孜不倦、不懈追求的目标。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首先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有
量刑程序有助于加强对量刑的监督,提高诉讼效益,实现量刑公正,使得判决结果更加科学合理.虽然我国于2010年引入了这个制度,但由于试行的时间不长,相关经验的短缺,存在不少弊
近几年,教坛上“快乐教学”的呼声越来越高,但是多年的教学经验令我们深刻感受到:不仅教师教学工作做得辛苦,小学生们学习语文也是非常辛苦的。具体的辛苦体现在教师安排的大强度、硬性记忆训练和频繁的阅读训练、作文训练压得他们喘不过起来。那么,怎样才能让小学生们快乐的学习语文呢?  一、实现学生的快乐  身为语文教师的我们清楚的认识到:课程标准的教育精神,重视学生的主体性,不可以将自己的位置摆在学生之上,相
期刊
课堂教学目标是指教学活动预期达到的结果,是教育目的、教学目标和课程目标的具体化,也是教师完成教学任务所要达到的要求和标准。是教师了解学生的原有知识基础和认知能力的起点。  从学习者一般特征出发,学习者从事学习产生影响的心理、生理和社会的特点,包括学生的年龄、性别、年级水平、认知成熟度、智能、学习动机、个人对学习的期望、生活经验、经济、文化、社会背景等因素。它们与具体学科内容虽无直接联系,但影响教学
期刊
民众教育馆是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由政府建立并主导的一种社会教育机构,它是中国特有的一种教育制度,同时也是民国时期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同于传统的学校教育,其主要以
埃尔斯特是分析的马克思主义的重要代表人物,在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进行研究的过程中,形成了独创性的埃尔斯特方法论个体主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绿色发展理念作为“十三五”规划中的五大发展理念(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之一,有着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它的指导作用可以通过分析绿色发展理念产生的现实背景,解读
摘 要:师德的核心是师爱。只有将爱心贯穿于教育教学中,才能铸就高尚的师德,赢得学生的爱戴。不管是在课堂内外,不管从事教学工作或者德育工作,每个教师都应该具备细心和耐心,以平等的心态保护学生的自尊,以宽容的心态鼓励更多的学生。  关键词:师德;师爱;教育教学;细心;耐心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指出:“教师的人格是进行教育的基石。”高尚而富有魅力的师德就是一部活的教科书,其榜样作用让人受益终身。 
摘 要:随着经济不断发展,教育理念也不断更新,作为小学语文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教学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小学语文新课标改革后,更是强调了阅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基础地位。阅读不仅是学习重点,更是语文教学学以致用的具体表现。阅读教学应充分发挥作用,培养学生阅读习惯,提高阅读能力,理解作品情感,形成良好的阅读素养和语感,帮助学生养成自主阅读思考的思维方式。  关键词:阅读习惯;阅读能力;兴趣;阅读氛围  
文艺作品作为一种特殊的意识形态,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大学生的思想行为表现.其鲜明的时代性,强烈的感染力和吸引力,深受大学生的追捧.由于大学生自身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模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