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最早科学记述络新妇的是德国动物学家彼得·西蒙·帕拉斯,1772年,他在专著《动物学拾遗》 (SPICILEGIA ZOOLOGICA)中描述了来自南美洲北部圭亚那的角络新妇(Nephila cuta,当时用名Aranea comuta).1815年,英国动物学家威廉·埃尔福德·里奇建立了络新妇属(Nephila),随后有数十种蜘蛛被归入该属.2019年,斯洛文尼亚学者马迪亚·昆特纳将络新妇属下的一个亚属提升为属,即毛络新妇属(Trichonephila),并将26种和亚种移入该属.据《世界蜘蛛目录》 (World Spider Catalog,2020)记载,目前络新妇属共有11种.两个属均广泛分布于热带地区.在中国,已记录有2种络新妇和2种毛络新妇,即劳氏络新妇(N.laurinae,见于广东和海南)、斑络新妇(N.pilipes,国内见于华南和西南地区,国外见于南亚、东南亚及澳大利亚)、星毛络新妇(T.antipodiana,见于海南)和棒毛络新妇(T.clavata,国内见于华北以南的广大区域,国外见于中国周边的南亚、东南亚和东亚地区).但朱明生等(2003)认为劳氏络新妇和星毛络新妇可能为同种,需要进一步研究加以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