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鼠颌下腺颗粒曲管细胞内生长抑素、P物质、血管活性肠肽和神经肽Y的免疫组织化学观察

来源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yan_ch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人们已从大鼠、小鼠等啮齿类动物的颌下腺中发现并分离出近30种生物活性物质,它们主要分布于颌下腺颗粒曲管细胞分泌颗粒内。本实验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大鼠颌下腺内生长抑素(SOM)、P物质(SP)、血管活性肠肽(VIP)及神经肽Y(NPY)等神经肽类物质进行定性和定位观察,为深入研究颌下腺对机体功能的影响提供理论依据。 In recent years, nearly 30 bioactive substances have been found and isolated from the submandibular glands of rat, mouse and other rodents. They are mainly distributed in the secretory granules of the submandibular gland granular cells. In this study, immunohistochemistry was used to characterize and locate neuropeptide such as somatostatin (SOM), substance P (SP), vasoactive intestinal peptide (VIP) and neuropeptide Y (NPY) Provide a theoretical basis for further study of the submandibular gland on the function of the body.
其他文献
该文从挂篮荷载计算、施工流程、支座及临时固结施工、挂篮安装及试验、合拢段施工、模板制作安装、钢筋安装、混凝土的浇筑及养生、测量监控等方面人手,介绍了S226海滨大桥
目的 探讨小儿支气管哮喘的护理.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12年1月至12月支气管哮喘患儿31例的护理经验.结果 哮喘的症状收到显著控制或基本消失,呼吸困难的症状明显改善或逐
目的探讨和总结急性闭袢性结肠梗阻的治疗经验、合理的外科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1月至2007年8月间我院收治的25例急性闭袢性结肠梗阻的临床资料及治疗情况。结果本组死
该文从挂篮荷载计算、施工流程、支座及临时固结施工、挂篮安装及试验、合拢段施工、模板制作安装、钢筋安装、混凝土的浇筑及养生、测量监控等方面人手,介绍了S226海滨大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