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硝酸异山梨酯联合麝香保心丸治疗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

来源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pcum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单硝酸异山梨酯联合麝香保心丸治疗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8年1月—2020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37例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心力衰竭病人,采用抽签法分为观察组(69例)和对照组(68例)。对照组给予单硝酸异山梨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麝香保心丸。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血清脑钠肽(BNP)、5-羟色胺(5-HT)、和肽素、心排血量(CO)、左室射血分数(LVEF)、6 min步行距离、第1秒用力肺活量(FEV1)占预测值百分比(FEV1%)、用力肺活量(FVC)占预测值百分比(FVC%)、FEV1/FVC%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血清BNP、5-HT及和肽素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BNP、5-HT及和肽素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心功能指标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CO、LVEF明显升高,6 min步行距离明显增加,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肺功能指标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FEV1%、FVC%及FEV1/FVC%均明显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分别为7.25%、4.4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麝香保心丸联合单硝酸异山梨酯治疗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心力衰竭临床疗效较好,可改善病人心肺功能及血清BNP、5-HT、和肽素水平。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冠心病继发慢性心力衰竭合并Ⅱ型心肾综合征的危险因素及临床特征。方法 选取2012年1月至2020年6月该院收治的588例冠心病继发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328例合并Ⅱ型心肾综合征患者作为合并组,260例未合并Ⅱ型心肾综合征患者作为未合并组,分析两组患者临床特征,采用多因素分析评价冠心病继发慢性心力衰竭合并Ⅱ型心肾综合征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合并组患者男性比例、美国纽约心脏病协
学位
目的探究老年人和青年人身体活动、久坐行为和平衡能力的差异,以及不同强度身体活动水平和久坐行为与平衡能力的相关性。方法选取74名老年人和60名青年人,采用三轴加速度计对其身体活动和久坐行为进行监测,并运用三维测力台对其静态平衡能力进行测量。结果老年女性中高强度身体活动与静态平衡能力之间呈显著正相关关系(P<0.05),久坐时间与静态平衡能力呈显著负相关关系(P<0.05);老年男性久坐中断次数与静态
【目的】分析污泥施用下园林植物单种和混种的生长适应性以及对重金属的吸收积累,为污泥资源化利用和重金属修复的园林植物组合筛选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园林树木秋枫Bischofia javanica、园林地被植物山菅兰Dianella ensifolia、合果芋Syngonium podophyllum和鹅掌柴Schefflera odorata为供试植物,以不种植物为对照,设置4种植物单种、秋枫分别
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HFpEF)是指左心室射血分数>50%的心力衰竭,随着人口老龄化加速,HFpEF发病率逐年上升,约占所有心力衰竭的50%。由于HFp EF患者左心室射血分数在正常范围,心衰症状和体征无特异性,临床上对HFp EF患者心功能和预后的评估仍具有挑战性。近年随着超声新技术的不断发展,尤其是超声斑点追踪成像技术的出现,为评估HFpEF患者早期心功能受损及预后提供了一种新方法。本文就
目的 探究房颤合并射血分数降低的患者衰弱发生情况及相关因素分析。方法 选取2017年1月至2020年1月雅安市雨城区人民医院收治的122例房颤合并射血分数降低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统计发生衰弱的情况,以发生衰弱的为观察组,无衰弱情况发生的为对照组,比较两组血清指标水平,并采用单因素和log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探究房颤合并射血分数降低的患者衰弱发生情况的影响因素。结果 122例房颤合并射血分数降低的
自从非瘟来到中国,中国养猪界的所有成员,与之做了非常惨烈的激战。到现在为止,总结出了防非先净蓝的思路。今天就用中兽医的思维来了解一下蓝耳病。蓝耳病的全称:猪繁殖与呼吸障碍综合症。通过蓝耳病的全称就能了解到蓝耳病在猪场的两大表现形式:一是猪的繁殖障碍(包括种公猪和种母猪);二是猪的呼吸障碍(保育猪、育肥猪的咳嗽、气喘)。在中医的思维当中,是没有病毒和细菌感染之分的。
期刊
运动障碍性疾病,以往称为锥体外系疾病,是一组以随意运动迟缓、不自主运动、肌张力异常、姿势步态障碍等运动症状为主要表现的神经系统疾病,大多与基底节病变有关。基底节病变所表现的姿势与运动异常被称作锥体外系症状,大致可分为三类,即肌张力异常(过高或过低)、运动迟缓、异常不自主运动(震颤、舞蹈症、投掷症、手足徐动症、肌张力障碍),
期刊
目的 分析将微创技术应用至创伤骨科临床治疗中的效果。方法 本次研究对象为医院接受治疗的150例骨科患者,患者的入院时间在2018年1月至2021年1月,将所有患者按照随机抽签法分为两组,即观察组(实施微创技术治疗)和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每组75例。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换药次数少于对照组,创口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在治疗前的生活质
心力衰竭的发生发展过程中伴随钙调蛋白依赖性蛋白激酶Ⅱ(CaMKⅡ)活性升高。心肌细胞内钙离子浓度的升高激活CaMKⅡ,CaMKⅡ通过钙离子超载、心肌细胞肥厚、线粒体功能障碍等途径影响心肌细胞功能,进而促进心力衰竭进展。抑制CaMKⅡ可缓解心力衰竭的进程,现有的小分子CaMKⅡ抑制剂对心肌细胞的特异性较差,尚不能应用于临床。中医药也可通过抑制CaMKⅡ控制心力衰竭症状,显示出良好的应用前景,但目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