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乡规民约的道德审视——以《圣谕广训》为核心

来源 :武陵学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1763057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清代乡规民约的具体内容虽较以往的乡规民约更为细致、具体,但没有实质性突破,这在清代乡规民约的典范之作《圣谕广训》中可见一斑。道德主体关系、经济生产伦理、社会秩序伦理等仍是其主体内容,只是它在执行层面开创了皇权御用制度化的先河。清代乡规民约的御用属性使其工具化、形式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清代之前的乡规民约主要是通过道德观念、教化理念来引导村民,而清代的《圣谕广训》等乡规民约却假借道德,实质上依靠刑罚礼制来进行规约,基本丧失了乡规民约的属性,直至清朝晚期乡约局的设立才逐步使乡规民约复归其本真样态。尽管如此,清代关于乡规民约的一些做法在今天仍有借鉴价值:乡规民约必须体现国家意志和乡土文化特色。
其他文献
在钢箱梁施工方案比选中,受现场起重设备等因素影响,顶推施工越来越受工程师青睐。为保证施工安全,减少辅助墩数量,一般需要设置较长的导梁进行辅助施工,因此对导梁和主梁进行安全分析变得尤为重要。以某(50+85+50)m钢箱梁为工程实例,利用Midas Civil对其施工关键工况进行模拟分析,计算结果表明:顶推施工过程中,结构强度、刚度及稳定性满足要求。
期刊
以某钢箱梁桥工程为例,依据桥梁运行状况及对其桥面、支座标高、支座脱空等的检测结果,发现14#墩和17#台支座脱空病害日益严重,在分析支座脱空危害及产生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两种支座脱空处理方案,并对两种方案实施对支座反力及梁体竖向位移的影响进行量化分析和比较,最终推荐方案二(施加配重+支座垫板高度调整)作为该钢箱梁桥支座脱空病害的处治方案,处治效果良好。
期刊
[目的]农业生产活动产生的碳排放已经成为我国碳排放主要组成部分,因此研究农业生产活动过程中产生的碳排放对推动农业低碳减排具有重要作用。[方法]基于2012-2021年西部地区12省、市、自治区的数据,从作物种植、牲畜养殖和农业物资投入3类碳源对西部地区农业碳排放总量进行测算,再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法对测算出的西部地区农业碳排放进行空间关联网络特征结果分析。[结果](1)西部地区农业碳排放总量呈现上升-
期刊
内镜评估在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的临床管理中发挥重要作用,通过内镜评分可客观评估UC的疾病活动严重程度和疗效。目前常用的内镜评分系统包括溃疡性结肠炎内镜下严重程度指数(UCEIS)和Mayo内镜评分(MES),近年针对UC病变范围提出了新的DUBLIN评分和TIGER评分。本文就不同内镜评分在UC疾病活动性、临床结局预测和疗效评估中的应用作一综述。
期刊
体外预应力加固连续箱梁难点在于确定合理的体外预应力度,该文以某高速公路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比分析静载试验与有限元计算结果,推断箱梁刚度折减情况,得到了桥梁实际损伤状况,并结合体外预应力加固设计原则合理确定了各跨需施加的体外预应力,经加固前、后静载试验数据对比,验证了加固效果良好,桥梁承载能力满足要求,确保了桥梁安全运营。
期刊
随着科技的发展,数字交互技术开始广泛应用于公共场景,这有助于拓展公共空间的设计思路、丰富公共空间的艺术表现形式、优化公共空间服务于民精神内涵。基于IFR理论的情感化公共场景数字交互设计研究以敦煌设计形态学研究院数字交互设计作品为例,提出了基于IFR理论的情感化公共场景数字交互设计策略,以期公共场景中的数字交互设计能够满足受众良好的感官参与体验,为弘扬国家文化自信、推进精神文明建设做出积极贡献。
期刊
报纸
牛丛自明代中期以后伴随汉人迁徙西南(以云南为主)边远山区而兴起。在明朝,牛丛是乡村防御力量的重要部分,兼具保甲性质。随着清前期的裁卫并县、改土归流等推进,官方控制深入社会基层。清中期以后,牛丛组织与官方矛盾越来越明显,成为官方严禁对象。进入晚清,由于社会群体之间的矛盾冲突加剧,牛丛弊端更进一步展现,加剧地方动乱,成为官方平乱所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官方虽严厉禁止,但直到清末牛丛依旧影响着乡村冲突的处
期刊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保甲由乡村走向城市,开启了城市基层政权建设的进程。在保甲制度率先推行的豫鄂皖赣,武汉是其中城市化水平较高的大都市。正因如此,保甲制度在武汉经历了由自治到保甲,保甲与自治同时停止,再到保甲的一波三折的确立过程,其中涉及新旧制度、社会结构、区域差异、人事关联、国家政策等多方面因素。基于制度理念与城市结构的张力,武汉保甲在编组、经费、人员等方面遭遇相当挑战,进而影响着城市保甲的调控等效
期刊
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和可持续发展理念的不断深入人心,生态住宅设计逐渐成为当今住宅建筑设计的重要考量之一。生态住宅设计旨在通过整合自然界和人工环境的元素,创造一种更加健康、环保和可持续的居住环境,满足人们对高品质住宅的需求,同时也为保护环境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基于此,本文将从生态住宅的概念入手,深入探讨生态住宅设计的核心理念、设计原则、技术手段等方面的内容,旨在为住宅建筑设计师和相关研究人员提供有价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