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PCR-DGGE技术的浓香型白酒发酵过程中微生物种群变化研究

来源 :工业微生物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li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变性梯度凝胶电泳(PCR-DGGE)技术对浓香型白酒大曲生产过程中细菌和真菌群落的多样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6 S rDNA的条带数、优势度、多样性和相似性在DGGE模式中明显不同,反映了不同阶段存在的细菌群落的广泛多样性.
其他文献
为研究高水位红砂岩地层基坑降水开挖引起的变形规律,以兰州东方红广场地铁车站深基坑工程为背景,对基坑降水开挖过程中桩体水平位移以及坑周地表沉降进行现场监测.采用有限差分软件Flac3D对基坑降水开挖过程中的位移进行模拟计算.监测结果表明:随着基坑开挖深度的增加,桩体最大水平位移的位置逐渐下移,最终靠近基坑底部,大约在坑底以上1~2 m;地表最大沉降值出现在距离基坑边5~7 m处,大约0.29~0.41倍的基坑开挖深度;桩间水土流失是造成地表沉降过大的主要原因.模拟结果与实测结果对比分析得出:地表沉降模拟值与
利用ABAQUS建立考虑长期荷载作用的内配工字型钢方钢管混凝土轴压短柱数值分析模型.通过与已有试验数据对比,验证建模方法的可行性.在此基础上对该类新型组合柱进行力学性能分析,同时与不考虑长期荷载作用的结果进行对比.最后,分析长期荷载比、混凝土强度、钢管含钢率、型钢含钢率等对长期荷载作用下构件变形和承载力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长期荷载使组合柱中钢管和型钢提前进入塑性屈服,增大组合柱达到极限承载力时二者与混凝土的接触应力,改善其对混凝土的约束作用,使组合柱极限承载力提高,对应应变增大.参数分析表明:混凝土强度
引入了广义k阶Jacobsthal序列的概念,得到了k-Jacobsthal序列的发生函数以及相关的组合恒等式.通过研究两种格路的计数,给出了k-Jacobsthal数的两种组合解释.
探讨非齐次热方程侧边值问题,这类问题是严重不适定的.应用迭代正则化方法,得到问题的一个正则近似解,并分别在先验和后验正则化参数选取规则下给出正则解与精确解之间的H?lder型误差估计,数学实验表明使用迭代正则化方法求解这类问题是有效的.
针对一类同时具有介质访问约束和随机时延的网络化控制系统,研究了其中的动态输出反馈控制设计问题.考虑到介质访问约束和随机时延的影响,将系统建模为一类具有参数不确定性的马尔可夫跳变系统,基于李雅普诺夫稳定性理论和LMI技术推导出系统稳定的充分条件,并且设计了相应的动态输出反馈控制器,使得闭环系统鲁棒稳定并具有给定的H∞性能,最后通过仿真算例证明了所提出方法是有效的.
作为C3模的真推广,引入广义C3模(简称G-C3模)的概念,研究这类模的基本性质,证明遗传环R是右V-环当且仅当每个有限余生成R-模是G-C3模当且仅当每个有限余表示R-模是G-C3模.
引入了强并超格的概念并给出了强并超格上超理想和超滤子的定义,探讨了元素a生成的超理想及I(a∧b)的分配性.进一步研究了带“*”条件的强并超格,并在此基础上给出了素超滤子定理.
本文对植物乳杆菌AR307(Lactobacillus plantarum AR307)发酵产生的两种(LPE-1和LPE-2)酸性胞外多糖(Exopolysaccharide,EPS)的物化性质进行研究.通过乌式黏度计测定LPE-1和LPE-2的固有黏度分别为3.32 dL/g和3.85 dL/g.热重分析表明LPE-1和LPE-2具有较高的降解温度,分别为285℃和290℃左右.扫描电镜观察到LPE-1固体粉末的表观形貌呈现分支化状链状结构,而LPE-2分子则是多孔网状结构.LPE-1和LPE-2在0
基于热电材料特性,通过热电平衡方程和本构方程,得出热电材料梁瞬态模型的控制方程.采用分离变量法结合模型的初始条件和边界条件求出热电材料梁的非线性瞬态温度场,根据热应力理论分析求出瞬态热应力场,利用数学软件MATLAB给出了热电材料梁的呈抛物线分布的瞬态温度场和瞬态热应力场的特性曲线,研究了热冲击载荷下的热电材料梁在热电耦合环境中的热应力分析.讨论了不同时刻温度场和应力场随厚度的变化,以及对比p型和n型Bi2 Te3热电材料梁热应力特性曲线.结果表明:瞬态温度场受其瞬态项的影响随厚度增加有增有减;瞬态温度场
简单介绍了石墨烯增强复合材料的问题;综述了石墨烯泡沫的主要制备方法,有自组装、模板法、溶胶-凝胶法,讨论不同制备方法对石墨烯泡沫结构和屏蔽性能的影响.综述了采用不同方法制备的石墨烯泡沫(GF)复合材料的电磁屏蔽性能,复合材料不仅屏蔽性能高,且GF的添加量远小于石墨烯悬浮液的添加量.最后展望了石墨烯泡沫将大规模工业化生产,提出了未来应集中发展三元或多元杂化GF增强聚合物基电磁屏蔽(EMI)材料,还需要通过大量的实验来获得高孔隙率、均匀孔径和更长连续性的G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