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的探索

来源 :当代家庭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eshan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学习中的核心环节。新课程标准对小学语文阅读提出了新的要求,希望教师能够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情况,发扬学生的个性,使学生产生独特的阅读学习体验。因此,教师应明确个性化阅读的重要性,并合理采用教学方法。在本文中,笔者将从教学实践入手,探索小学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 个性化阅读 创设情境 引发共鸣 因材施教
  在很多语文教学中,教师虽然认识到了个性化教学的重要性,但是在教学方法上依然无法摆脱传统教学的束缚,限制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新的时代对人才提出了更多的要求,希望教师能够认识到学生是独特的人、是有发展性的个人,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促进学生的创新能力发展。
  一、创设情境,获得个性化体验
  在小学阶段,很多学生对于阅读学习的认识程度比较低,认为仅仅跟随教师的节奏,学习识字、理解课文即可,无需加入个性化的理解。实际上,小学阶段是培养个性化阅读的关键时期,能够让学生从自己的兴趣爱好人手,从不同角度对同样的教学内容进行理解,实现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创设丰富教学情境,引导学生走人其中,获得个性化的体验。
  例如,在学习《沙滩上的童话》的时候,为了能够让学生更好地对教学内容进行理解,我为学生在多媒体设备上播放了与沙滩、海浪、阳光、沙雕有关的照片,并为学生播放了海浪、鸟叫、风吹树叶的声音,让学生沉浸在沙滩上的氛围中,沉浸在课文的氛围中。很多学生在情境中对沙滩上的生活产生了更多的联想,好像也来到了沙滩上,与课文中的小朋友一起编织着童话。有的学生说:“我想要在沙滩上建造一个城堡,把我的家人都聚集在这里,我们共同欣赏海景,享受生活中的美好。”通过创设丰富情境,使学生能够沉浸在教学氛围中,对课文进行更深层次的体验。
  二、引发共鸣,产生个性化情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教学目标之一,通过阅读教学,能够建立起文本与学生的情感联系,使学生能够引发情感上的共鸣,从而产生精神上的震动。在教学中,教师应注重激发学生的真情实感,让学生的思想与文本产生互动,从而建立个性化的情感连接。
  例如,在学习《父爱深深》的时候,课文讲述了一个父亲为了完成儿子的音乐梦,而帮助儿子制作音响,和儿子一起度过温情时光的故事。我讓学生联想自己的生活,谈谈自己与父亲之间有没有什么温馨的故事。有的学生回忆说: “我对花生过敏,但是又对于花生的味道非常喜欢,总是想趁家长不注意的时候偷吃,每次吃完都会身上起红疙瘩,非常难受。有一次我非常想吃花生,偷拿的时候让我爸爸看见了,爸爸很凶的呵斥了我,抢走我手中的花生,那一刻我放声大哭,爸爸也抱着我哭了。我才知道,原来爸爸的呵斥并不是对我的愤怒,而是对我的担忧。从此以后我再也不吃花生了,对于花生的喜爱也下降了,因为我知道,贪吃的快乐是建立在父母的担忧之上的。”学生实现了与文本的对话,将自己的故事与课文中的故事进行了融合,从而获得了独特的情感体验。通过在教学过程中引发学生与课文的情感共鸣,能够让学生从自己的角度看待问题,从而达到了个性化教学的目标。
  三、因材施教,鼓励个性化阅读
  小学生具有自己的兴趣爱好和个性,有的学生喜欢文学,有的学生喜欢武侠,有的学生喜欢科幻,课堂上的语文阅读教学已经无法满足学生的需求。因此,教师应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因材施教,鼓励学生阅读自己喜欢的书籍,实现个性化阅读。
  例如,在每周,我都会安排学生进行两次阅读课,可以将自己喜欢的书籍带到学校中进行阅读,记录读书笔记,也可以与同学进行分享和交流。有的学生非常喜欢绘本,带了自己喜欢的绘本到教室中,并引起了其他同学的好奇。他向同学介绍了自己带来的绘本: “我今天带来的绘本是安房直子的《下头一场雪的日子》,这本书讲述了秋末一个寒冷的日子,村里的一条路上,不知是谁画上了一个接一个的跳房子的圈儿。女孩跳进圈儿里,玩起跳房子来了突然发现,她前头和后头都是白兔,她被数不清的白兔夹在了中间。这是一个非常纯净、感人的故事,能够让我沉浸在想象中,构建出美丽的新世界。”通过个性化的阅读,学生根据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书籍,在书籍的海洋中感受文字、感受情感,从而实现了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提升。
  总之,21世纪是创新的世纪,是尊重个性、弘扬个性的世纪。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罗杰斯指出:“人的潜能、个性和价值是高于一切的,人是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教育的功能就是要帮助人达到他能达到的最佳境界。”教师应从日常教学人手,注重培养开展个性化阅读教学,使学生能够在文本中获得个性化的体验,从而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创新化、综合化、实践化发展,成为社会需要的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柴丽芳.小学语文有效阅读的教学方法探析[N].发展导报,2018-10-30(017).
  [2]林高明.浅析小学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J].学周刊,2018(31):117-118.
其他文献
摘要:教师在课堂教学评价中要更新观念,要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以不同标准评价不同学生,达到不同目标,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的强标。用激励性的评价语言,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关注学生学习的情感与态度。  关键词:学生 教师 课堂教学 评价  《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 “评价的目的是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历程,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评价也是教师反思和改进教学的有力手段。对数学学习的评价要
期刊
摘要:课堂教学是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动态生成过程,学生是富有主观能动性的个体,因而在课堂教学中出现一些“意外”在所难免。下面就巧妙应对课堂“意夕卜”谈谈自己的一点认识和尝试。  关键词:小学数学 课堂教学 精彩  一、辨析误解,变“杂音”为“福音”  “真实有效的课堂教学往往是不确定的,是可以预测,但无法规定的。”在教学中难免会出现一些“节外生枝”,偏离原先教师预设的生成轨道,给我们的课堂教学带来
期刊
摘要:近些年来,音乐融入体育学科教学E成为当今体育课一种势不可挡的趋势,德国伟大的音乐家贝多芬认为:音乐是比一切智慧、一切哲学更高的启示……音乐具有感动人、影响人、改变人的功效。每一种体育运动都有一定的节奏,当这种节奏和音乐的节奏巧妙融合在一起时,会使我们的体育课充满律动感,会大大激发学生进行体育运动的热情,而且还会提高学生完成动作的准确性,同时会减轻体育老师的负担。所以,把音乐巧妙的,适当的融入
期刊
摘要:新的课堂教学要求学生间是平等、互助、合作、交流。教师应主动给学生创设有效的合作学习氛围,让学生在和谐民主的交际氛围无拘无束地进行口语交流,让他们感受到合作交流的成功,从而形成一个和谐的课堂。  关键词:创设情境 用活教材 关注语言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 “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必备的能力”,语文教学“应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针对小学生的
期刊
摘要:游戏是孩子们的天性,游戏教学法是适合学生学习的有效教学方法。处在小学阶段的学生活泼好动、注意力难以集中、生理和心理上都不够成熟,如果用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式展开数学课堂教学。不仅达不到既定的教学目标,还会压制孩子们的天性,造成孩子们的厌学心理,严重不利学生的全面健康成长。因此,游戏教学法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应用,不仅是小学数学课程教学质量提升的要求,也是促进小学生全面健康发展的需要。
期刊
摘要:做事情、干工作,情有独钟是最容易获取效果的。因为对事建立起情感,而且就是理想情感,往往多不一样。本文从感情、激情、痴情角度谈及一般农村小学书法研究思考。有值得人们借鉴之处。  关键词:感情 激情 痴情 书法研究  近5年时间,对学生习字和书法进行研究,不是笔者自身书法有多造诣,而是出于其情,出于对学生习字和书法的情有独钟。在这5年,应当说学生习字和书法的课题研究还是获取着一定成果的,在其情的
期刊
摘要:语文教学的根本目的是要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而语文素养的提高则要依赖于学生学习、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语言的学习、感知和应用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递进循环法就是一种很好的循序渐进的教学方法。所以,小学语文教师要把递进循环法运用到教学工作中来,通过循环往复式训练帮助学生巩固和提升语文成绩,从而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关键词:小学语文 递进循环法 写字 识字 阅读  递进循环法是指教师在进行
期刊
摘要:数学是一门比较抽象的学科,学生理解起来比较费劲儿,教师需要结合现代化教学手段创设生动化的教学情境,以便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使他们透彻领悟数学理论知识。针对上述情况的阐述,笔者将结合自身实践经验,就情境教学在小学数学中的有效应用展开初步分析,以此希望为广大教师带来一些启发。  关键词:情境教学 小学数学  情境教学是指教师利用各种教学手段创造具有美的感知形式的场景内容,采取心理暗示、心理移情等
期刊
摘要:幼儿的读写具有“早期性”和“奠基性”,早期读写学习主要是以习得的方式进行的。早期读写的习得性主要表现在学习情境的真实性和学习目的的间接性,学习过程的互动性和创造性以及学习结果的经验性等方面。了解早期读写习得性的意义在于,幼儿园早期读写教育应当以创设真实的有意义的读写情境为原则,以整合读写教育和其他领域的教育、整合日常读写活动和专门读写活动、整合口语学习和书面语学习为基本教育策略。  关键词:
期刊
摘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开发智力和能力的前提和条件,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对于教育教学更具有特殊的意义,如果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就能激活学习主体乐学的心理,最佳的吸收教学信息,有效地诱发良好的学习动机,当学生对学习一门功课产生强烈的兴趣时,他们就会愿意学,主动学,教学效率和学习效率才会随之大幅度提高。  关键词:培养 学生 学习 学习兴趣  兴趣,是指人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