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学画画

来源 :祝你幸福·午后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odaotianxia123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父亲遽然去世,我慌忙搭机飞返老家,更令我惊骇的是母亲的模样:一身未换洗、不合身的灰布丧服,骤然霜白而蓬乱的头发上,胡乱结一朵不成形的白棉线花。看见我,她枯而黑的脸颤然,仅咧开嘴,显示了无言而黝深的哀恸。
  我在巴黎3年,任性地做自己艺术家的梦,不察觉间,岁月竟来催讨所有积欠了。父亲去世,母亲能健康而平安地活下去,应比一切都更重要。
  我从旧书摊买来一大堆内容轻快的杂志和小说给母亲,希望能转移她凝定不化的哀伤。翻开书页,她的视线茫然滑开。我这才发现:她不只失去了阅读的习惯,视力也坏到早该配老花眼镜的程度。
  我烹煮一些肉食,笑闹地端到她面前,想引动她的食欲。母亲千般无奈地咬嚼两下,趁我转身,又偷偷把食物吐在碗背后。我这才发现:她不只是因悲伤而忌肉食,她的臼齿早已缺损多时,并没有人促她去装假牙。
  谁想到一向照顾人的母亲,其实已经到了最需要人照顾的时候呢?
  配眼镜、装假牙,母亲都顺从地做了。可是,母亲仍不爱吃东西,也不看书。她两手像无事可做,一支香烟接着一支香煙地抽,从笼罩的烟雾里,追寻往事踪影。
  为逝者折纸钱的时候,母亲的手才又活起来了。银亮的冥纸,在她的手上灵巧转动,瞬息间成为平整的元宝,翻飞飘落在她膝间的竹篓里。这时,她对自己仿佛有片刻的满意,抬头半开玩笑地问我:“反正我已经没用了,到纸钱店接工作,折银元宝赚钱吧?”



  看母親折纸钱的手,学美术的我有了新的狂想:为什么不让妈妈学画画呢?
  母亲无奈地说:“你不要再寻我开心了,我哪里能画画?”
  趁一股孩子胡闹的狂劲,我把画架、画板、画纸、画夹和彩笔都准备好,一股脑堆置在母亲面前。看到这些郑重的装备,母亲呆了。
  以后,好一段时日,我假装不在意,偷偷观察母亲的动态。我看到她在画架前片刻的徘徊、片刻的犹疑、片刻的尝试。这一生没有为自己做过多少事的她,开始怯生生地拿起铅笔,试着在纸上轻淡地画一粒花生米大小的孩子,然后匆匆忙忙涂抹掉,生怕别人看见。
  我没想到,真有这么一天,母亲会认真而着迷地画起画来呢。她从旧书里翻出一些过时的画片,以刺绣般的耐心,一笔一笔地临摹。
  一天,母亲在房里独自大笑起来。许久没听到母亲笑声的我,惊奇地冲进房,只看她一边笑,一边遮掩画纸。
  “画得好丑,难看死了。”母亲笑着说。
  我看到了。画的是一个上世纪30年代打扮、穿旗袍的女人,侧身站立镂花的窗边。稚拙的铅笔痕擦了又改,直到那苗条的女郎天真地巧笑起来。原来,母亲临摹的是金嗓子歌后周璇的旧照。当周璇高歌“龙华的桃花”时,也正是父母亲在上海相识、相恋的年代!
  从记忆深处寻到图像,母亲的郁结似找到宣泄的出口。她居然一张又一张地画起画来了。起初画妇人、孩子,然后又狂热地画起花来,黑白的画面上,开始添加颜色,由淡雅趋于绚烂。
  看母亲蓬松着斑白的头,鼻端架了老花眼镜,聚精会神地凑近艳丽的花朵细心描绘,有时竟连炉上煮着饭菜都浑然忘却。我才了解到:在母亲心底,也藏着一个从未被人注意过的艺术家呢!这艺术家是子女长成、丈夫去世后,才被释放出来的。
其他文献
四月的清明节,是个让人们慎终追远的日子。前一阵有条新闻,“私家车阻挡救护车,患者当天不治身亡”,百度一搜有172000多个结果。  @济南公安的微博上说,北园高架桥上,一辆救护车鸣笛示意让路,前面的一黑色私家车并没有避让,遭到了救护车司机的怒斥。当天下午,救护车病人经抢救无效死亡。  我看了完整的记录仪录像,久久不能平静。黑车旁边没有车,完全可以避让,但是嫌救护车按喇叭催他,竟然急踩刹车别救护车。
期刊
在咖啡厅做服务生时,留意到一对有趣的母女。  女儿十二三岁,看书很快。与其说是看书,不如说是翻书,每本书翻十几分钟后,便站起来换一本。有一次,她拿下一本《性文化史》,厚厚的,红色封面,饶有兴趣地看着。母亲发觉她有段时间没有换书,好奇地问她在看什么,她将封面展示给母亲。母亲的脸腾地一下红了,无助地看着女儿,似乎左右为难,不知该说什么。女儿顽皮地笑了,嘴角上扬,有淡淡的嘲讽,似乎在说,别大惊小怪了,一
期刊
她的婚姻几乎是完美婚姻的典范,老公温柔体贴,百依百顺,她想做的一切事,他都支持,她不想做的一切事,他都放弃。而他对她,几乎没有什么要求。不工作可以,他养着她;不做饭也没问题,他下班回来做;不喜欢做家务,那就雇家政。一切都好商量,只要他回到家能看到她的笑脸,仿佛什么都值了。  她并不是很美,普通女人一个,连她自己有时候都想不明白,为何幸福会如此眷顾自己。这是一切女人梦想中的完美生活,她很满足。闲来无
期刊
Q:  父母一直以来都是我内心中引以为傲的两个人,但是最近的种种事情让我产生了怀疑,甚至要推翻我一直觉得要孝顺他们的想法,产生了厌恶和憎恨的情绪。  我母亲一直以来都是家里的管家婆,这个管家婆是褒义词。就是管得很多,亲戚有关系的没关系的事情她都会问一下,从小孩取名字到嫁人、找工作。本身她自己的脾气就不是很好,说起话来不会注意别人的想法,但是这个在她自己看来并不是问题,而仅仅只是她不会说话,而且别人
期刊
只要对别人有所期待,你就会陷入“现实”与“期待”的落差,受焦躁不安的情绪所苦;而且不管哪一种情绪,都只会消耗你的能量。价值观的框架就算不是沉重的负担,也是心灵的包袱,使人活得辛苦。为了自己,更应清楚了解“别人不照你的想法做事,是很正常的。”如此“接受现实”,心灵的包袱才会减轻。  想做“好人”的人:讨好别人,只会削减心灵的能量  明明自己的工作已经堆积如山,却没办法拒绝别人的请托,只好照单全收。尽
期刊
每一个生灵,都有一段平凡而又神奇的故事。  这是一株古树,没有人知道它活了多么久,甚至就连它自己也不清楚。它只记得,自己还是一颗树种的时候,便随着亲切的风,穿过辽阔的草原,越过巍峨的高山,最后降临在这个安静的小山村旁。  自己一天天长大,看着小山村的变迁,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似乎日子就要这样平凡而安详地过下去。  直到那一天。  小村庄里的人每天都要上山砍柴,起初自己只是瘦弱的小树苗,所以没有被村
期刊
路边,有人挑了竹筛、竹匾来卖。初冬暖融融的阳光下,青黄的竹篾泛着清冷的光泽,竹条交错穿梭,纯手工编制的物件,虽然略显粗糙,却有一种朴实的美。  大大小小的竹器,随意地摆放在街道边,几个妇人围绕着,七嘴八舌地点评着,挑选着,一边讨价还价。看见这些竹器,心里激荡了一下下,瞬间热乎起来。指着其中一种小竹筛,问了价格,20元一只,不算貴。儿子在旁边插嘴,你打算买它回去晒什么?  自从家里开了一家小饭馆,解
期刊
Q:  我最好的闺蜜这些年认识了不少所谓的有钱人。她自己本身是普通家庭、工薪阶层,但现在有了一群很有钱的朋友,出入的场合慢慢和我们这些一起穷大的闺蜜不再一样了。  起因是前段时間久别小聚,她却在临出门前说带了两个朋友一起。说实话我心里是拒绝的,但不好开口。最后饭也吃了歌也K了,带来的两个人其中一个买了单,一晚上花了一万多,我却玩得不太开心。  闺蜜以前提过在学高尔夫,我也觉得有时间,找个200块钱
期刊
一  去年在海南住的地方比较好,到处是闲置的别墅,走几步就是大海,海边大片草地绿植,空无一人。  今年來海南住的是个平民小区,大部分是小公寓,人声嘈杂。  看房子的时候因为拖着行李不方便,又累,第一个房子就匆匆同意了。窗外三分之一是山,三分之一是海,夹在中间的是一片布满水泥池子的不明建筑,也没顾上研究是什么。  房东是一家东北老头老太太,住在遥远的另一栋楼上。老头老实不爱说话,老太太一眼看上去就厉
期刊
或者是对于时尚渐行渐远,或许是我早已经远离了时尚。  所以看到春寒料峭中衣著单薄的女孩子,想到的不是那些属于当下的时尚元素而是担心她们是否会冷?对了,这是典型的“有一种冷叫你妈说你冷”的感觉。  自然,我也就不知道很多事儿:眼下的时尚是穿裘皮呢,还是穿布草?脚下该高跟靴子,还是增高球鞋?女儿照片中穿着绿色的风衣,衣裾飘飘,脚下是一双通红的跑步鞋,疑惑“红配绿赛狗P”的老话是否过时?  衣着的种种混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