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阅读策略刍议

来源 :语文天地·高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henix5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本是最根本、最重要的语文课程资源,是进行阅读教学的载体和凭借。而对于文本的深度挖掘,却常常是广大一线教师的“软肋”。对文本进行社会学阅读、正确切入文本、巧妙组织内容,是深入研读文本的重要策略。下面笔者以两堂《我的一位国文老师》课为例,谈谈如何将文本阅读推向深入。
  一、对文本进行社会学阅读
  社会学阅读是阅读理论的范畴。从社会学阅读来看,对文本的研读一方面要强调阅读主体的社会学认知;另一方面,文本的研读要考虑阅读客体即具体作品的社会因素。具体而言,即文本所涉及的时代背景、社会状况、作者的特殊社会阅历、作者对文本本身所持的态度和情感,以及作品所反映的思想内容和特定历史条件下的重大事件等。因此,文本的研读应还原到特定的社会历史背景中去解读,从而使教师与学生获得更为深刻的认识,受到感情的熏陶,完成完整的“阅读之旅”。
  对社会学阅读有了这样的基本认知,我们不妨来看一看两位教师(第一位称教师甲,第二位称教师乙)对于文本的处理情况。
  在“自由提问”环节,当学生提出了这样的问题:为什么上午的课全是英语,下午的课全是国文?教师甲作出了这样的解答:你这个问题恐怕要问当时的校长,就像是我今天来给你们上课,这都是学校的安排。
  课程的设置,自然是校方的安排。这样的回答固然无可厚非,却不免失之于随意,而本质上则反映出教师对文本研读的不深入。事实上,学校这样安排,与当时特定的历史背景是分不开的。梁实秋先生于1915年考入“清华学堂”,直到1923年赴美留学才离开清华,在清华生活了八年之久。“清华学堂”是一所留美预备学校,开设学堂的目的是培养翻译人才和为留洋做准备的。学校崇尚西学,而轻视国学。所以,文中才有了这样的叙述:
  我的学校是很特殊的。上午的课全是用英语讲授,下午的课全是国语讲授。上午的课很严,三日一问,五日一考,不用功便会淘汰,下午的课稀松,成绩与毕业无关。
  很显然,执教者进行文本研读时没能将它还原到特定的社会历史背景中去解读,致使教师和学生对文本的认识流于表面,这不能不说是很可惜的事情。究其原因,那就是教师未能对文本进行社会学阅读。
  而教师乙在“再读文本,深交‘这一位’”环节,设计了这样的问题:
  “在这种糟糕的情形之下,徐老先生之所以凶,老是绷着脸,老是开口就骂人,我想大概是由于正当防卫吧。”你如何理解这句话?防的是什么,卫的又是什么?
  然后带领学生,从“这种糟糕的情形”入手,分别从学校、学生、国文先生三个角度进行分析,一步一步引领学生回到那个特定的社会历史背景中去。就学校而言,清华学堂是一所留美预备学校,学生学习是为留洋作准备的。所以,学生轻视国学;就学生而言,我喜欢国学,“上午捣乱,下午安分”,其他学生对于国学,则是不踊跃、不认真;教授国学的先生,大部分“奉行故事,乐得敷敷衍衍”。从而得出如下结论:
  在课堂上骂我其实是正当防卫,防的是当时糟糕的环境,“凶”是他“憎”当时糟糕的情形的一种表现,是对社会的不满。别人乐得敷衍,卫的是深爱的国学以及老师的尊严与责任。说明此“憎”是由爱而生的。那爱什么?爱自己的事业,爱自己的学生,不愿敷衍,是个敬业的好老师。
  这样的阅读,真正做到了使文本的研读活动回溯到特殊的历史环境和社会文化系统,使学生获得了对文本的深刻认知,真正实现了对文本的社会学阅读。
  二、正确切入文本,设计问题科学合理
  恰当的切入点能够唤起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符合学生的学习心理,更好地解决教材中的重点、难点和疑点。而要选择恰当的切入点,教师要做到设计问题科学合理。
  在分析国文先生的人物形象时,教师甲设计了这样的问题:穿着的“脏”和“凶”有无关系?并提示道:应该有,没有不会写。学生一时茫然无措,不知所云。这是自然的,因为他们确实想不明白一个人不良的卫生习惯和他的“凶”有什么联系。最后,教师无奈,作出了这样的引导:人靠衣装,所以干净的衣装往往使人显得分外精神。并据此,得出结论:穿着的“脏”烘托出他的“凶”。
  这其实是值得商榷的。诚然,干净的穿着往往使人显得分外精神,这是没有问题的。但若说“一个人穿着的‘脏’便烘托出他的‘凶’”,怕也是不合逻辑的。因为实在说来,二者并没有必然的联系,而应该作为人物的两个方面的特征罢了。其实,无论是写“凶”还是写“不良的习惯”,作者实际上是在通过这些富有个性特征的描写来突出国文老师的有趣和可爱,同时也与下文写老师的认真、敬业、爱生形成了表和里的反向衬托——外在的丑正衬托了内在的美。
  我们再来看看教师乙对这个问题的处理情况:在“读文本,认识‘这一位’”环节,设计了这样的问题:初读文本,我觉得梁实秋回忆老师就如同司马迁写历史,“不虚美,不隐恶”。请从“恶”“美”两个角度初探人物形象,概括特点。然后一步步引领学生概括出国文先生的形象特点:
  “恶”:①凶:绰号“徐老虎”、神情兇、语言凶;②丑:相貌古怪;③不修边幅,生活习惯差;④脾气暴躁。
  “美”:①开通、有见识;②教学有方;③素养极高;④认真负责、敬业爱生。
  显而易见,教师乙是把“凶”和“不修边幅、生活习惯差”作为人物特征的两个方面来解读的,而且只是并列的两个方面。这样解读文本,问题指向清晰明确;以这样的问题引领学生,学生参与度很高,很容易就找出了国文先生的这些特征。
  问题设计得科学合理,也就做到了文本的正确切入,自然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顺利解决文本中的疑点和难点,取得理想的课堂效果。
  三、巧妙组织内容,创造性研读文本
  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教师巧妙组织教学内容,能够创造性研读文本,引发学生创造性思维和个性化阅读文本,从而有助于教学目标的达成。
  教师应根据课文的教学目标和内容,选择教学策略、教学方法、教学媒介,对教学效果进行预测,根据个人的教学艺术风格和学生的接受心理,把课文内容的精华有效组织起来,使之脉络清晰,点面结合。
  此外,对于某些具体问题的研读,教师乙对于文本的处理也非常巧妙。比如,在分析“徐先生教我许多作文的技巧”时,巧妙地引领学生用本文来印证,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研读文本的积极性,学生踊跃参与课堂,甚至出现了抢答的现象;在体味“这一位”环节,教师乙巧妙地引领学生由对文中“国文先生”的分析到“谈一谈自己印象最深的老师”,积极挖掘学生的兴奋点,以致学生讲述时动情流泪。这种设计可谓“神来之笔”。而之所以能取得这样的课堂效果,和执教者巧妙组织教学内容、创造性研读文本是分不开的。
其他文献
核心素养要求教师关注两个问题:一是培养对象,二是培养方法。因此,培养学生“发展素养”是基本途径,落实“立德育人”才是根本任务,怎样把这个根本任务具体化系统化,这是重点,也是难点,需要一线教师在教学操作层面进行探索。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把任务的多向性转化为指向性,其中提高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既是新背景下语文学科教学的要求,又是散文文体教学的追求,通过解读散文之美——语言美、场景美和哲思美,把握文本的
期刊
白居易是中唐诗坛最为璀璨的一颗星。他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写下了不少揭露黑暗的现实主义诗篇,《琵琶行》就是其中著名的一首叙事诗。在当时,“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此诗主要叙述了一位琵琶女的不幸遭遇,那段琵琶女弹奏琵琶的描写,因为有众多生动形象的比喻而精妙绝伦。《琵琶行》虽然是一首叙事诗,但它在抒情艺术上的高超技艺同样不容忽视。只有把握了这一点,我们才能真正读懂身
期刊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当学生又一次诵读起《春江花月夜》这首“孤篇盖全唐”的绝世名篇时,这首诗中所渗透的美便让我浮想联翩,不能自持。记不清是第几次教这首诗,也不知道多少次吟诵它,每一次都会有不同的美感享受,我会把我的这些体验传达给学生,让他们和我一起涵泳,一起感動。《春江花月夜》就像一颗硕大的夜明珠,璀璨的光芒散发出的美让人目不暇接,留连忘返。  一、
期刊
培根说:“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博采,足以长才。”的确,读书不是为了炫耀,也不是为了应付考试,而是为了满足内心的需要,充实自己的生活。生活经验越丰富,读书的欣赏和理解力也就越深广,也就越能领略书中的真味。然而,这些年,中学生阅读能力偏低却是不争的事实。学生的阅读普遍存在着这些问题:一是阅读量太小,阅读时间明显不足,大部分学生每天用于课外阅读的时间不超过10分钟,有些学生平时几乎不看课外书。二是阅读面狭
期刊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长久以来,传统灌输式的阅读教学方式并未从根本上得以变革。普遍存在的现状是,语文教师成为阅读活动的主体,学生反倒成为被动接受的客体。阅读课上,教师往往会根据考点,将一篇完整的文章分解成一道道练习题。学生做完习题后,教师会将参考书或答案上对阅读材料的理解分析——从字、词、句的理解到文本结构特点、内容要素、语言风格等——转授给学生,学生根据答案记笔记或更正练习。阅读
期刊
《长江三峡》中有丰富的描写内容,作者抓住三峡特点,引经据典,生动描绘,向我们展示了“大自然的伟力”。课堂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展开景色描写赏析,让学生在学习语言特色时,能够深入理解作品思想内涵,接受更深刻的教育,提升语言赏析品位,这是教师需要特别关注的问题。  一、理清写景方向,初步感知文本意境  《长江三峡》第一段是标准的总领,具有设悬用意,“为这样一种大自然的伟力所吸引了”,给读者带来遐想,跟随
期刊
《直面苦难》是周国平的哲理散文,其特点当然是哲理性、思辨性、逻辑性。但高中生思维较为欠缺、能力较为薄弱,甚至因为其艰深、晦涩的语言而对阅读兴趣不大。笔者认为,学习哲理散文当然应该理解作者的哲思,但思想是通过语言体现的,哲理散文要上出语文味。我们必须带领学生进入语言的内核,在对语言的辨析中领会思想。  一、以形象的事例理解抽象的哲理  记叙类的文章大多形象鲜明,通过具体生动的事件、鲜活典型的人物形象
期刊
文艺有文艺的土壤,教学有教学的根基。如今,网络文学、网络语言、网游文化土壤不断冲击着传统的语文知识形态。当下的语文教学,如何在品读诵咏美文散文中培养学生对待母语的思维态度,在古诗文中契合时代而培养健全的人格,从文艺作品中审视祖国语言似乎缺少系统的有针对性的研究与变革。语文工作者应以怎样的情怀去坚守语文教育的真谛、延续母语生命的责任意识,下面笔者从以下三点进行阐释。  一、语文教育离不开政治情怀  
期刊
费孝通在谈论中西文明交流摄取时说:“美人之美,美己之美;美美互美,世界大同。”大致意思是说:“以他人的文化为美,以自己的文化为美,两种美相互交流融合,世界就会融合。”我们姑且把它套用在古典诗词的教学中,古典诗词本体是美的,而教学方式也有一万种美的可能,两种美相互融合,整个古典诗词教学课堂才会类似美的大花园,真正熏陶学生,实现美育价值。  关于教学方式的运用,教师可以使其与古典诗词蕴含的美相对应。例
期刊
时至今日,在新课改大潮的推动下,越来越多的教师明白教学不再是一厢情愿之事,教者心目中要有学生。对于莘莘学子而言,这无疑是期待已久的一大福音。但是,怎样使福音变成现实版的福利,这就需要广大教师持续努力了。下面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见闻和实践,以李密的《陈情表》为例,谈谈课堂教学的一些基本策略。  《陈情表》是语文必修第三册第一单元“至爱亲情”话题的第一篇,它文质兼美,可以说是“言”之典范,“文”之精品。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