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义文化“润”乡村

来源 :四川党的建设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lianlw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耕读传家特色民俗祈春仪式、古法榨油体验、汉式集体婚礼体验……像这样内容与形式丰富多彩的“耕读传家”民俗文化旅游节,已在游仙区梓棉镇连续举办了两届。
  这是游仙区将信义文化培育融入乡村文化振兴的生动体现。近年来,游仙区大力推动“信义游仙”建设,旨在通过建设一批信义文化载体、选树一批信义先进典型、形成一套信义测评体系、构建一套信义奖惩机制、打造一批信义文化品牌,着力形成全社会有信仰、讲信誉、守信用、尊道义、尽忠义、重仁义的公序良俗。随着乡村振兴战略深入实施,游仙区将信义文化融入乡村文化建设,出台《“信义游仙”建设的实施意见》,坚持“三个融入”,着力培育信义文化,探索乡村文化振兴路径,充分发挥文化对乡村振兴的引领作用。
  ? 重诚信 融入农事生产全过程
  “生态循环,绿色有机”,这样的质量承诺,在游仙区柏林镇洛水村有机葡萄标准化种植示范基地的田间地头随处可见。“我们将信义文化融入葡萄种植、销售的全过程,不仅让种植大户在葡萄园内立牌进行产品质量宣誓,还要签订《绿色产品信义合同》和《产品质量公约》。”柏林镇镇长何昇林说,“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保证葡萄的绿色种植,确保产品品质,助推柏林农业产业提质量、树品牌”。
  葡萄种植基地内的信义文化长廊上展示有葡萄种植销售的过程、《农产品质量公约》,也有种植大户的质量承诺,还有传承培育信义文化的先进人物,散发着浓郁的乡村信义文化气息。
  洛水村润沁春葡萄产业园合作社负责人黄昭强作为“信义能人”,其先进事迹被张贴在信义文化长廊上。“诚信种植和经营,是我们发展葡萄产业的根基。”黄昭强言行合一,在经营过程中,充分展现了一个守信誉、有担当、有社会责任感的现代农村产业带头人的风采。
  黄昭强先后共流转土地508亩用于葡萄种植,严格按照《农产品质量公约》进行种植、销售,其创立的“润沁春”品牌受到市场的好评与欢迎。“我们在种植的过程中,全部用农家肥,并邀请有关科研院校的专家进行指导,力争形成生态循环的现代农业产业。”黄昭强表示,“润沁春”品牌的葡萄在各级农残检查中全部达标,已成功获得国家绿色食品认证,并敲开了百盛超市有机食品专柜的“大门”,极大提升了品牌知名度和含金量。
  这是游仙区大力倡导涉农企业和种植养殖户完善追溯体系建设,重信誉、守信用种植农产品的一个缩影。近年来,游仙区将信义文化培育融入农事生产全过程,已成功培育柏林镇洛水葡萄、凤凰乡木龙胡萝卜等一批具有影响力的诚信农产品,并建成无公害农产品和绿色食品标准化生产基地10个,“三品一标”农产品达97个。
  ? 扬美德 融入文明细胞创建全过程
  “她特别孝顺,还肯帮助别人,从不和邻里拌嘴,连红脸都没有过。”在游仙区新桥镇同福村村民眼里,童丽蓉不仅是孝顺体贴的好媳妇、与人为善的好邻居,还是助人为乐的好村民。
  多年来,现已50岁出头的童丽蓉与丈夫从事农村房屋承包建筑施工。尽管工作很累,但她对患病的婆婆照顾得无微不至。不仅如此,乐于助人也是她经常被大家赞扬的品质。2012年,童丽蓉承包了村里一户人家的房屋修建施工,可修建完成后,户主仅有的存款全部用于材料采购,暂时无钱支付承包款。童丽蓉没有硬逼着户主拿钱,可她雇的工人都指望着工钱补贴家用,于是她拿出积蓄并向银行贷款3万元,先行支付了工人工钱。
  这个事情很快就在村里传开了,大家都对童丽蓉竖起了大拇指。童丽蓉长年累月的善行被大家看在眼里。她被村里评为“好媳妇”、其家庭被评为“文明家庭”,也是自然而然的事情。
  “像童丽蓉这样的村民,在同福村并不少见,大家都争做文明人、争创文明家庭,形成了优良的文明乡风。”新桥镇党政办主任、同福村驻村干部杨晓琴表示,同福村常年开展“兴家风、纯民风、正社风”主题活动,通过评选“好公公”“好媳妇”“好邻里”“好女婿”等系列文明乡风建设活动,营造了崇德尚善的良好氛围,同福村也成功获评为“国家级文明村”。
  同福村刮起的文明乡风,与游仙区着力推动信义文化培育融入文明细胞创建全过程密切相关。近年来,游仙区持续开展文明村镇、“四好村”、星级文明户等系列文明细胞创建活动,全区共评选信义明星、最美家庭等先进典型380余人次,其中29人被评为市级以上道德模范、身边好人和感动人物,并成功创建全国文明村镇两个、省级文明村镇1个、省级“四好村”11个。
  ? “存”道德 融入基层治理全过程
  “积极带领群众致富,结对帮扶低收入农户,记两分;主动制止和化解矛盾,记两分;无偿献血200毫升,记两分……”翻开游仙区新桥镇新桥社区的“公民道德银行”台账,一笔笔账目清清楚楚地记录着居民们的善行。
  “大家对‘公民道德银行’的关注度非常高,都愿意积极参与进来,生怕比别人落后了。”新桥社区党总支书记陈兴平说,“公民道德银行”建起来后,奉献爱心、服务他人逐渐成为越来越多社区居民的选择。一周前,社区居民尤昌明就做了一件好事。下午两点半左右,尤昌明开车从新桥镇桐籽村路段经过,看到一名老人在路边等车,便停下来询问得知,老人要前往镇上的车站坐车去云凤镇。尤昌明没有犹豫,扶着老人上了车,免费送老人到了镇上的车站。这件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被“存”入了“公民道德银行”。“我们就是要弘扬这样的美德。”陳兴平说。
  “公民道德银行”产生的带动作用在新桥镇持续发酵,东华村村民颜宗军捐资10万元用于村组道路建设,并连续3年向村里的290余位老人发放慰问金共计14余万元;同福村村民刘贵全、刘天华等主动拆除占道房屋及围墙,没要任何经济补偿……
  新桥镇建设“公民道德银行”始于2015年。其仿照银行运营模式,居民的义务活动与善心好事都可以形成积分,储存在“个人道德存折”上,达到一定积分后,就可以到“公民道德银行超市”兑换物品。几年下来,“存好心、做好事、当好人”的价值取向在新桥镇蔚然成风,逐渐成为大家共同维护的“道德公约”。
  推行“公民道德银行”建设,只是游仙区将信义文化培育融入基层治理全过程的创新方式之一。近年来,游仙区不仅推行建设“公民道德银行”、道德评议堂等移风易俗载体,并组建乡贤理事会、红白理事会、村民议事会、民主评议会等群众组织,突出基层治理的道德引导功能,还依托村委会、学校等建设信义展览馆、农耕博物馆、家风家训馆、乡贤馆等宣传阵地42个,推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治理体制得到进一步完善。(本稿支持单位:游仙区委农工委)(责编:蒋筱青)
其他文献
近年来,四川不断优化服务环境,积极鼓励返乡农民工自主创业,筑牢乡村振兴人才支撑。越来越多的农民工回乡融入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热潮,在基层党组织的支持和培育下,一些有知识、懂技术的返乡农民工发展壮大产业,带领当地群众增收致富,从“归雁”变身为“头雁”,为家乡脱贫攻坚贡献力量的同时,更成为基层党建和乡村振兴的生力军。  引人用人,拓宽返乡创业成长空间  最近,华蓥市明月鎮三合团村正大兴土木,修路建房,村
中国蚕学会广东分会召开的桑田管理省力化、高效益研讨会于1994年6月15—16日在翁源。此次研论会有科研、教学、生产等15个单位的教授、专家、蚕业工作者共31名代表参加。省
在改革开放40周年这一重要历史里程碑之际,成都郫都区勇立新时代潮头,持续全面深化创新改革,一个集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服务于一体的创新管理体系,正书写着郫都知识产权改革的全新篇章  300年前,郫都人用郫县豆瓣演绎了吃在中国、味在四川、魂在郫县的川菜传奇  30年前,中国第一家农家乐在郫县诞生,开创了郫都农民创新创业新模式  3年前,郫都区利用闲置楼宇开展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被评为全国首批双创
<正>~~
曲江县蚕桑生产有着近三十年的历史。据了解,从1964年开始就有人种桑养蚕,历经风风雨雨,艰难曲折。其实,我县发展种桑养蚕气候适宜,土地资源丰富,有充足的劳动力,提供了非常
中国蚕学会广东分会栽桑学组一行六人,于1992年10月6日至12日和11月2日至5日,先后到河源市的郊区、紫金县、连平县,惠州市的惠阳县、博罗县进行为期11天的考察活动。考察期间
为了推广应用新蚕品种,加强对新蚕品种的管理,促进优良蚕品种的培育与推广,提高我省蚕茧质量和茧丝质量,提高蚕桑生产的经济效益,我省于1990年在省蚕种繁殖试验所开展了桑蚕
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和省丝绸公司的支持下,有关部门的密切配合和广大蚕农的努力,从1986年开始,逐年扩大发展抗青10号(简称抗青桑)的种植面积,至1990年底,全县抗青桑面积达
体育课程是小学教育中不可或缺的实践知识,体育的学科特质对培养学生实践活动能力、增强身体体质以及培养独立思考能力都有着较大影响。加强多元化多层次教学模式在小学体育
3月1日,山東潍坊老人刘建德正在家中整理他所收集的与于雷锋有关的藏品,他想借藏品来宣传雷锋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