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乙二醇α干扰素治疗慢性丙型肝炎效果观察

来源 :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aoyuqi5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α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已成为CHC的标准抗病毒治疗方案.本研究随机、对照观察了聚乙二醇α干扰素(PEGIFNα)抗慢性丙肝病毒(HCV)感染的近、远期疗效,及药物耐受性,报道如下。

其他文献
目的 获得表达量高、抗原性强的基因工程重组抗原.检测不同地区的丁肝患者血清,初步验证其抗原性及在检测不同地区丁肝血清方面的差异.方法 从内蒙古某丁肝患者血清中提取丁肝病毒,经RT-PCR与PCR,使用PET43a表达质粒及HDV L-Ag 5'和3'端引入His标签获得丁型肝炎病毒L-Ag 重组表达质粒,转化BL21(Rosetta)宿主菌,IPTG诱导表达.表达产物经饱和硫酸胺沉淀与亲和层析柱纯
经中华医学会批准,《中华眼底病杂志》第七届编辑委员会于2011年4月13日成立,任期已满4年。根据《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编辑委员会通则》中有关编委会任期的规定,为了充分发挥杂志编辑委员在期刊学术发展中的引领和带头作用,促进本刊的可持续发展,征得本刊主办、承办单位和学组相关领导同意,《中华眼底病杂志》启动第七届编辑委员会的换届工作。
期刊
目的 制备抗HPV16E7CTL表位(49-57)-MHC Ⅰ类分子复合物的特异性单克隆抗体,并对其敏感性、特异性及亲和力进行鉴定,为今后研究HPV16感染后机体对病毒蛋白的免疫呈递途径研究奠定基础。方法制备高纯度的HPV16E7 CTL表位(49.57)肽RAHYNIVTF,将其与TAP缺陷的RMA-S细胞孵育后免疫BALB/c小鼠,常规收集小鼠脾细胞与SP2/0细胞融合,筛选杂交瘤细胞株的阳性
期刊
2005年南通市冬春季节发生麻疹暴发流行,我院1~6月共收治163例儿童麻疹患者,现对其临床资料分析如下。
期刊
目的 探讨采用新型微量离心柱法检测甲胎蛋白异质体AFP-L3在良恶性肝病及肝癌预警中的作用.方法 应用装有耦联了小扁豆凝集素(LCA)的微量离心柱分离甲胎蛋白异质体,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AFP和AFP-L3,并计算AFP-L3在AFP中的含量比例[AFP-L3(%)],分析AFP-L3(%)升高者与良恶性肝病的关系.结果 肝细胞癌患者血清中AFP-L3(%)明显高于其他肝病患者,P值均<0.001,
目的 观察凉血活血法对肝炎高胆红素血症(TBIL)的临床疗效.方法72例肝炎高胆红素血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6例,对照组36例,治疗组在常规西药综合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凉血活血中药煎剂,1剂/d,分2次口服,疗程4周,对照组在常规西药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促肝细胞生长素80~120 mg,10%葡萄糖250 ml静脉滴注,1次/d,疗程4周,治疗4周后比较两组患者肝功能高胆红素(TBIL)、丙氨酸转氨酶
目的 进行NucliSens HIV-1 QT和Amplicor HIV-1 monitor 1.5检测相同临床样品HIV-1病毒载量值之问的比较研究.方法 收集临床样本82份,使用两种方法测定病毒载量,对病毒载量值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未测到核酸的和两种方法病毒载量对数值之差小于0.5的占88.9%;用△log10 VL<0.5的56份样本统计两种方法的相关性,相关系数为0.956.结论 Nucl
一般认为抗-HBs是乙肝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感染或接种疫苗后产生.抗-HBs为保护性抗体,是机体感染HBV后获得免疫力的重要标志,现将解放军第三○二医院感染五科收治一例血清抗-HBs阳性,经肝穿确诊为HBV的患者报告如下。
期刊
甘草酸单胺半胱氨酸氯化钠注射液(阿普甘安)在成人肝病临床应用中具有确切的保肝降酶疗效和良好的安全性,为观察儿童慢性肝病用药的安全性和疗效,我们应用随机、对照的方法开展此项研究,现将初步研究资料报道如下。
期刊
本研究选用人神经胶质瘤细胞U251细胞株作为研究的靶细胞,以细胞形态学改变、细胞超微结构改变以及HCMV-LA的表达为指标,研究人类巨细胞病毒(HCMV)是否感染U251细胞,为进一步探讨HCMV致畸机制奠定基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