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石塔下 情定化学

来源 :科学导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tao8705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黄志镗1928年5月20日生于上海,4岁时被送回母亲老家浙江黄岩县城,跟随外祖父母生活。年幼的他从此把黄岩作为自己的故乡,而非祖籍温州永嘉。
  1939年黄志镗读完小学,正值日军侵略活动加剧,县城地处偏远,交通不便,虽没有遭日军攻占,但已经历了数次轰炸。在这种情况下,县立中学初中部4个班于1938年9月迁至黄岩西乡灵石书院。灵石得名于东晋年间从天而降的一块陨石。灵石书院藏于群山深处,可以有效地躲避空袭。最显眼的是大雄宝殿前的一座灵石寺塔。休学半年的黄志镗于1940年升入初中,进入县立中学初中部春季一年级读书,1944年进入高中部春季一年级。
  上海沦陷后,一些高校的教师流亡到黄岩,充实了黄岩中学的教师队伍。其中一位是曾任中央研究院化学研究所助理研究员、交通大学讲师的袁积诚先生,他担任了初高中化学和高中矿物课教师。袁积诚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化学功底十分深厚,对教材更是倒背如流,尤其能够从学生感兴趣的事情入手,教会学生很多实验。有袁积诚这样的老师来任教,那几届黄岩中学的学生是非常幸运的。黄志镗说:“袁积诚先生对我影响最大,可以说是独一无二的影响。”高中二年级开设化学课,就是从那时起,黄志镗对化学产生了强烈的兴趣,甚至已“醉身于化学之中”。当时他非但阅读了可以到手的有关化学的书籍,而且在那样困难的条件下,还尽量做些实验,以电灯泡来代替烧瓶,到南货铺中搜罗药品。黄志镗认为:“如果说我对化学的研究有成就的话,应该说是那时袁先生给我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抗战结束,这批名师返回上海,读完高二的黄志镗也到上海投奔母亲。母亲托人替他在上海的银行找到一份练习生的差事,这在当时是相当不错的工作。可是已经痴迷化学的他不顾母亲的反对,通过一位同乡的关系,到化学试剂厂当了学徒。后来一名同学给他弄到一张高中毕业证书,黄志镗即准备直接投考同济大学。填报志愿时,他毫不犹豫地选择化学系,并最终被录取。
其他文献
西安奇芯光电科技的创始人程东正在准备新款光电转换模块集成芯片的量产。“我们的产品是全世界最好的。”程东告诉笔者,当前,电子芯片已经接近发展极限,光学芯片产业正处于爆发前夜,新产品让奇芯光电的企业估值从200万元猛涨到2亿多元。而在两年前,因缺乏资金,此项目曾一度陷入困境。  “中科院给我们提供了很好的平台。我们和西安光机所成立的联合实验室刚申请到中科院的先导专项,参加国家项目——大规模三维光电集成
期刊
在“双创”热潮涌动的今天,创业是个热词。开发APP、做“互联网+”,是大多数创业者的起步之路。西安光机所偏偏与众不同:他们的孵化器,有楼房,更有厂房;他们的创业者,会用互联网,更依靠“硬科技”。  西安中科晶像光电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赵洪信就是这样一个创业者。“我们做LED光源投影,这个技术过去存在两大问题。一是成本高,做到2K分辨率的一颗显示芯片就要两三万元;二是亮度不足,正常的100英寸显示,
期刊
作为一名退伍军人,徐卫强身上始终保留着严肃认真的军旅作风。2009年担任空气1#机组机长后,他常年工作在钻机上,放弃了与家人团聚的机会,保证了机组的安全生产,培养了一支大局意识强、能吃苦善钻研的钻探队伍。日常工作中,他总是把质量标准管理放在所有指标的首位,重质量、盯细节、抓落实、勤检查,无论是清理井场,还是施工操作,都严格要求员工按照操作规程进行作业,保质保量进行施工。徐卫强根据沁水盆地地质地貌结
期刊
9月4~5日,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十一次峰会在杭州顺利举行。此次峰会以“构建创新、活力、联动、包容的世界经济”为主题,旨在为世界经济繁荣稳定把握好大方向,推动世界经济走上强劲、可持续、平衡、包容增长之路。  在人类历史上,当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国际分工出现、世界市场形成,各国经济被逐渐联系在了一起,世界经济便在各国间日益频繁的商品流通、资本流动、劳务交换、技术交流中形成并不断发展。当前,世界经
期刊
硬科技投入大、周期长、见效慢,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很多社会资本不愿意投向硬科技,很多企业也不愿意“苦练”硬科技。2014年,全国开展R&D(研发)活动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只占总数的16.9%,拥有研发机构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只占总数的12.6%。  去年,笔者在西安光机所采访时就曾注意到一家叫作中科微光的初创公司。这家公司做出了全球最细的内窥镜导丝,在血管导航手术领域抢占了技术先机。同时他们又研发出一
期刊
他是晋煤集团蓝焰煤层气公司勘探队雪姆钻机机长,在这个平凡而艰苦的岗位上,凭着一名退伍军人踏实、好学、肯干的工作作风,为煤层气勘探开发事业奉献着自己的光与热。他所带领的钻机队伍在近几年公司钻井任务中,数次作出突出贡献,特别是施工完成的水平羽状井,更成为助推企业加快科技兴企步伐的重要动力。2011年荣获晋煤集团“特级劳模”称号,他就是徐卫强。
期刊
2013年10月22日,徐卫强接到了打蓝焰煤层气公司第一口自主水平多分支井的任务,接到这个任务,雪姆钻机机组人员既兴奋又紧张,兴奋是因为雪姆钻机是施工水平井的专业设施,这次终于有了用武之地,紧张是因为这是由公司自主施工的第一口水平井,责任重大。10月24日,雪姆钻机搬入井场,机组所有人员放弃休息,开始紧张工作。凭借着长期积累的钻井经验和先进设备的独特优势,至2014年3月8日,历时4个多月共计13
期刊
除了常年驻守深山,完成公司下达的钻井任务,徐卫强和他的钻机工友们还多次赶赴矿山抢险,成为集团公司一支独特的“救援先锋队”。2010年6月3日,东沟煤业郊南煤矿发生透水事故,事故发生后,空气1#钻机作为第一批救援人员火速赶往救援现场。由于郊南煤矿身处山区,地理条件差,路面起伏大,使得钻进工作不得不在半坡作业,加之小煤矿井下巷道建设不标准,与钻井数据的计算有很大误差,这一切都给救援工作增加了不小的难度
期刊
黄志镗院士的科学研究生涯,与新中国的科学事业几乎同步开始和成长,经历了几十年的风雨起伏。痴迷化学的他,始终坚持在科研第一线。黄志镗的学生们都赞叹他有着超群的记忆力和深邃的学术洞察力,在许多领域都有开拓性贡献。
期刊
黄志镗考入同济大学的这一年,正值学校回迁上海,整个过程历时一年多,所以黄志镗这一届新生推迟到1947年春才开学。由于原有校舍已不复存在,被迫临时分散到市内多处。在同济,入学第一年要进入新生院学习一年的德语。德国化学工业长期领先于世界,学习德语无疑是学习化学的一种有效工具。  1947年下半年开始,黄志镗进入正式的大学学习。“在此四年中,虽然我对各种课程皆有兴趣,但最有兴趣的还是有机化学,我除应做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