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与Betatrophin的关系

来源 :国际呼吸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zhuyund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是一种非常常见的睡眠紊乱疾病,它的主要特点是打鼾、呼吸暂停、睡眠周期异常、睡眠时多次低氧血症以及高碳酸血症等。它的高危因素是肥胖。Betatrophin是一种新近鉴定的循环激素,在脂肪组织和肝脏等组织中产生,目前已经明确了糖尿病、肥胖以及脂代谢异常等与Betatrophin有关。因此,Betatrophin可能通过调节脂代谢、胰岛素抵抗等,参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的形成。

其他文献
三阴三阳开阖枢理论首见于《黄帝内经》,阐明了阴阳离合运动的六种象态。本文通过阐述三阴三阳中阳明与太阴的关系,分析了阳明、太阴功能失常导致的疾病病机。麦门冬汤为《金匮要略》中的名方,笔者通过分析麦门冬汤的组方原理,认为其具有“降阳明、开太阴”的作用,并通过辨别阳明、太阴“欲解时”的时段症状,辅助诊治麦门冬汤证,为临床治疗提供了理论依据。
目的:研究通窍健步汤对血管性痴呆(VD)大鼠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将48只VD大鼠随机分成假手术组、模型组、尼莫地平组、通窍健步汤组,每组各12只。采用改良2-VO法制备VD模型,治疗结束后,用Morris水迷宫试验评价大鼠的认知功能,并检测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含量。结果:大鼠的逃避潜伏期、跨越平台次数及血清SOD、MDA水平,模型组与假手术组比较,尼莫地平组、通窍健步汤组与模型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通窍健步汤能改善VD模型大鼠的认知能力,其机制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研究附子-细辛对高血压病的作用机制。方法:运用TCMSP数据库挖掘出附子-细辛的有效成分及药物预测靶点,采用5个生物信息数据库检索出高血压病的疾病预测靶标,构建药物靶点-疾病靶标交集,使用Cytoscape生物信息分析软件绘制“成分-靶点-疾病”中药调控网络,基于STRING数据库构建“药物-疾病”相关靶点的蛋白互作网络(PPI),并对其进行GO和KEGG的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通过生物利用度和类药性筛选得到附子-细辛的有效成分29个,对应药物靶点1807个,高血压病的疾病靶标
痛风是临床上常见且易反复发作的无菌炎症急性或慢性疾病[1],主要是由于长期的嘌呤代谢紊乱和(或)尿酸排泄障碍,血尿酸升高导致尿酸盐结晶沉积于组织、器官,从而出现各种疼痛及其他症状。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痛风被逐渐定义为自身免疫性炎性疾病,代谢-免疫-炎症构成一个相互影响的复杂网络,导致疾病发生发展[2]。本病临床上可发生于各个年龄阶段,男性更易患病,发病率为0.28%~0.37%[3]。有报道显示,全球痛风性关节炎的发病率约为0.1%[4]。
Among the over 7,000 heritable disorders,at least 1,000 of them have cutaneous manifestations.Some of these conditions are exclusively limited to the skin,thus
期刊
背诵是学习中医知识点和经典原文的重要方法之一。传统的背诵流程方式学生受外界干扰影响较大,难以集中注意力。此外,学生只能在一个固定的地方学习,不能充分利用碎片时间。基于这些中医药学等专业学生传统背诵流程的不足,本团队设计了一个操作简便的安卓手机软件,以方剂学知识点为例,整合中医学习资源,借助志愿者进行试验,以此在调查结果中确定其可行性。此软件不仅仅能解决传统背诵流程的不足,还在中医学习与互联网结合中探索了一条道路,为日后开发功能更加丰富多样的中医学习软件提供了思路。
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ian syndrome,PCOS)以长期无排卵和高雄激素血症为主要特征,临床表现为月经稀发、闭经或不规则子宫出血、不孕、肥胖、多毛、痤疮等。有研究显示,我国有34.1%~43.3%的PCOS患者合并肥胖[1]。肥胖包括以体质量指数(BMI)为判定的全身性肥胖(BMI≥25 kg/m2)和以腰臀比(WHR)为判定的腹型肥胖(WHR>0.85)。
吞咽障碍是临床神经科常见症状之一,主要表现为患者对液体或者固体食物的摄取、吞咽发生障碍,吞咽时发生呛咳与哽噎。因其影响人体正常的营养摄入,且易发生呛咳、误吸等危险后果,是临床治疗难点之一。本病常伴有局部器质性疾病、心理疾病及小儿先天发育异常等,而引起吞咽障碍的常见原因多为脑血管病、脑外伤、脑肿瘤等脑器质性病变。在临床治疗及康复中,治疗基础疾病的同时,改善吞咽障碍更是关注的重点。本文就近年关于吞咽及吞咽障碍的西医理论研究与舌针疗法治疗吞咽障碍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耳鸣,古称为“聊啾”,《内经》亦以“耳中鸣”“耳苦鸣”称之,《外科证治全书》载:“耳中有声,或若蝉鸣,或者钟鸣,或若火熇熇然,或若流水声,或若簸米声,或睡着如打战鼓,如风入耳。”现代中医学将“自觉耳内鸣响,妨碍听觉”的症状定义为耳鸣。耳鸣发病不外乎实证与虚证两类:实者多为风邪外袭、痰瘀阻滞、肝胆火盛,导致清窍被扰;虚者则因脾胃虚弱、肾精亏损、心血不足而致耳窍失养。据统计,耳鸣人群中30岁发生率约7%,80岁达到21%,发生率与年龄增长及疾病状态相关,与性别、职业等关系不大[1]。
With the improved power and precision with genome sequencing,the body of relevant literature on genoder-matology has grown rapidly in recent years.In this study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