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古诗词教学浅谈

来源 :快乐阅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henix5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全国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学习中国古代优秀作品,体会其中蕴涵的中华民族精神,为形成一定的文化传统底蕴奠定基础。”学习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理解古代作品的内容价值,从中汲取民族智慧,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评价其积极意义与历史局限性。爱国卫家、忠烈刚直等优秀的思想品质是我国五千年文化的精髓,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历经岁月的淘洗越发闪出熠熠的光辉。传承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弘扬中华民族伟大的民族精神,加强学生的语文素养,是“以德育为核心”的素质教育的集中体现,是新课标对语文教学的基本要求,因此和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紧密相连的古诗文更显得重要。
  古诗词鉴赏“置身诗境,缘景明情”是十分重要的方法,这一点在人教版选修的《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中也有体现。所以在诗歌教学中,语文教师就要注意调动各种手段,努力培养学生的联想和想象能力,让作品中描绘的意象和画面一一再现于学生的脑海中,这样学生才能进入诗歌的意境中,获得新奇的审美体验,才能走进文本,体悟诗人的心境。
  教师课堂语言渲染,学生闭眼想象诗境。这点对教师自身素质有着较高的要求,教师自身必须具备很强的语言组织能力,课前还应该做好充分的准备。比如教学《归园田居》,诗人这样写到“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这就是陶渊明向往的质朴洒脱的田园生活,教师可以用语言加以渲染,让学生静静地闭眼想象“离开官场,诗人回到了家乡,站在村口心潮澎湃,依稀可见那一间间茅草屋,熟悉的屋顶还是那一贯的颜色,袅袅炊烟缓缓升起,穿过绿油油的田野,来到家门前,庭前的榆柳已经郁郁葱葱………我陶醉了,陶醉在着日思夜想的田园风光中”。这样的想象,能让学生更深刻地领悟到诗中田园迷人的风光。经典古诗词一般画面感很强,就评老师喋喋不休的分析意象,概括意境,学生是很难真正掌握的,往往还会出现越听越糊涂的现象。所以应该改“老师讲授”为“老师引导,学生自学”的方法,引导学生展开想象,扩写诗句,能让学生更好地想象意境,达到审美的目的。比如《春江花月夜》这篇课文,诗中意象十分丰富,意境宁谧优美。在课堂上,我要求学生找出意象,结合诗句分析意象的特点,最后让他们展开想象,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春江花月夜这一图景,十分钟后,学生就相互交换着欣赏彼此的文字。只有这样通过自己的想象才能让学生真正地“置身诗境”,经过自己的分析和语言加工,学生才真正地获得新奇的审美体验。诗歌是诗人“情动而辞发”的产物,因此在诗歌教学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批文入情”,使学生体悟诗词中丰富的情感,得到心灵的陶冶,这样才能做到新课标要求的“丰富自己的情感世界”。教学中我们常常“缘景明情”,从分析意象出发来挖掘情感,还有就是学会“知人论世”,利用这些方法分析完情感后,如何让人生经历还不丰富的高中生真切地感知作者的心境呢?我认为最好的方法就是朗读,特级教师于漪也说过“要反复朗读,要读出感情,读出气势,如出自己之口,如出自己之心”。
  诗歌翻译是一种高层次的文学审美过程,它注重文学欣赏能力。在全面阅读理解的基础上,提高达意传情能力,是古诗词教学的一种新尝试。
  《悲士不遇赋》是司马迁因李陵事件罹祸后写的,作者为自己的遭遇感到不平,对当政者的专断横暴、“昏昏罔觉”表示极大的愤慨,控诉他们善恶不分、公私不明,揭露统治集团的互相倾轧、贪生恶死,好贵夷贱。
  例如“士生之不辰”的翻译,有两名学生的翻译都是“我生不逢时”,课文中的注释是“生不逢时”,两名学生都依据课下的注释来翻译,老师在肯定了学生“士”翻译为“我”这种自我感情表露的最好载体的同时,老师点拨学生再联系作者生活的时代背景再翻译,学生于是翻译出:我出生在一个多么糟糕的时代。“糟糕”这个词语就是达意传情的最佳表达。它把作者司马迁的极大愤概表露出来,也把司马迁的忠烈刚直个性鲜明表现出来。这种做法体现了新的教学理念,注重了语文学科的特点,在人文内涵和情感的丰富上能给学生以极大的提高。
  对文言文教学而言,首先要让学生读通读懂,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关注作者的思想和感情是用怎样的语言表达的,要指导学生反复品读语言,细嚼慢咽。品读语言的方法很多,可从关键词语、句式、表达方式、句子在文章中的位置、修辞方法、节奏、平仄等方面入手。 在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的同时,还要着重引导学生语言训练,重在语言表达,要把选词、造句、调序、补充、押韵等方面能力的训练落在实处。孙绍振教授在他的《名作细读?自序》中说道:“缺乏微观基础的空话、套话、大话、胡话乃至黑话”,“对于文本内涵的分析却有时如蜻蜓点水,有时如木偶探海。”在文学作品中,思想是依赖文字这一载体而存在的,脱离了文本的阅读教学难以真正提高学生的鉴赏领悟水平,因此真正有效的诗词教学最终离不开对文本的深入研读。
  古诗词鉴赏教学,考纲把它定位在“初步”诗词的语言、形象、表达技巧、思想内容上,但实际上学生得分较低。许多学生望之生畏,这就需要广大教师树立“低耗高效”的指导思想,落实“有效性”课堂策略,有的放矢,多角度思考,多方面努力,引领学生徜徉于诗词的长河。
  (作者单位:河南省宁陵县教师进修学校)
  编辑/张俊英
其他文献
亨利·法约尔是西方古典管理理论在法国的杰出代表。他提出的一般管理理论对西方管理理论的发展有重大的影响,成为管理过程学派的理论基础。文章主要论述了法约尔的主要理
从目前大学生信息检索能力需求出发,谈如何提高大学生信息检索能力的有效途径,并提出了"利用学生为学生服务"是高校图书馆检索服务的可行模式。
HCV相关HCC癌组织能检出HCV RNA负链,但许多学者检测不到或对其检测方法的准确性产生怀疑。作者收集13例HCV相关HCC标本,采用严格的负链检测方法和PCR半定量方法系统地比较了HCC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HCV总RNA和负
随着国家电网公司SG186工程的实施,电力信息系统运维管理多头、运维项目多、运维人力成本呈倍数增长等问题随之出现。为更好的解决现存问题,有必要将电力信息系统中运维相关
音乐课程改革的成与败,最为关键的因素还在于音乐教师。音乐教师是课程改革的主要实施者,音乐教师的专业能力、教育教学能力和较为广博的知识面,是影响其改革进程的主要方面,
从建立科学合理的馆藏体系、制作学科导航、加强馆际合作3个方面论述了网络环境下中专图书馆藏书建设的发展方向。
比较静脉注射三七皂苷Rg1(20mg/kg)与胺碘酮(10mg/kg)对正常麻醉犬的心室电生理作用。24只正常犬被随机分为生理盐水对照组、Rg1组和胺碘酮组。麻醉后沿正中开胸,暴露心脏。应用心脏电刺激及单相动作电位
采用定量分析的方法,以《法学研究》(2008年—2009年)的147篇载文为研究对象,从载文和作者两方面入手,对载文来源单位、载文来源地区、载文来源类型、作者合作情况、作者职称分
图书馆编目业务外包是大势所趋。结合本馆编目外包的实践,指出异地编目加工应为外包的通用模式,并认为对该模式下编目数据的接收、检查、返回等流程应加强管理。
政治教育,本就是一门理论性比较强的学科,仅仅是依靠理论的教育很难达到教书育人的真正目的。而引导学生的学习动机、端正其学习态度、激发其学习兴趣,说到底就是在思想政治课教